第76章 攻克难关
第七十六章 攻克难关
工程学的问题。
“工程学问题,他的意思是,理论上已经没有障碍了。”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院士扶了扶自己的眼镜,声音激动,。
“白板上这些,这些就是所有关键节点的理论解法。”
钱秉文院士的目光死死地落在那块写满了公式的白板上,
他的呼吸变得急促,
困扰了他们几十年,耗尽了无数人心血的理论迷宫,现在,出口就明晃晃地摆在眼前。
苏清清站在人群外围,感觉自己像个误入神仙打架现场的凡人。
她一个字都看不懂,
这些平日里高山仰止的国之栋梁,此刻激动得手足无措。
。
这个世界,终究还是太魔幻了。
“林凡同志。”
钱秉文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翻涌的心绪,他走到林凡面前,语气前所未有的郑重,
“你说得对,接下来就是工程学的问题。请你,给我们下达指令吧。”
下达指令。
这四个字一出,所有院士齐刷刷地看向林凡。
林凡点了点头,
他走到主控台前,目光扫过上面密密麻麻的参数显示屏。
“第一个问题,偏滤器靶板材料的热负荷问题。”
他开口了,
“现有的钨基复合材料,在面对稳态一亿度高温等离子体时,撑不过三十秒就会出现结构性损伤。我的方案是,改变材料结构。”
他随手拿起一支电子笔,在旁边的一块小屏幕上飞快地画出了一个复杂的三维分子结构图。
“用碳化铪陶瓷纳米涂层,结合三维多孔钨骨架,形成梯度功能材料。表层抗高温烧蚀,内部骨架负责快速导热。理论上,可以将热负荷承受能力提升至少五十倍。”
主攻材料学的李卫国院士整个人都傻了。
他呆呆地看着那个分子结构图,
“碳,碳化铪纳米涂层,三维多孔,我的天,这个结构,这个结构太天才了,它怎么可能,”
他研究了一辈子新材料,想破了脑袋也只是在原有基础上小修小补,而林凡随手画出的这个结构,简直就颠覆整个世界,
“李院士。”
林凡看向他,
“给你一个材料小组,三天时间,能不能把样品做出来。”
“能。不,不用三天。”李卫国院士激动得满脸通红,
“给我一天,一天就够了。我亲自带队,不,我亲自上手。这种艺术品,必须由我来创造。”
林凡点点头,目光转向下一位。
“第二个问题,等离子体约束线圈的超导性能衰减。”
他指向另一块屏幕上的数据。
“目前的超导磁体在长时间强磁场环境下,存在不可逆的性能衰退。原因在于磁场波动引发的微小涡流热效应。”
“解决方案,改变线圈绕组方式,采用亥姆霍兹无感线圈与常规螺线管线圈复合嵌套的模式,并在超导层之间增加一层石墨烯绝缘缓冲层。这样可以互相抵消大部分涡流效应。”
负责超导磁体项目的张院士,听完之后直接瘫坐在了椅子上。
他喃喃自语:“亥姆霍兹,无感嵌套,我怎么就没想到,我怎么就没想到呢。原来这么简单,”
困扰了他整整五年的技术瓶颈,被林凡用两句话就捅破了。
“张院士。”
“到。”张院士一个激灵,猛地站了起来,站得笔直。
“给你一个工程小组,负责线圈改造,五天。”
“保证完成任务。”张院士的声音铿锵有力,
接下来,主控室就变成了一场林凡的个人秀。
“第三,氚自持循环系统的增殖效率问题,解决方案是液态锂铅包层内加入铍球混合中子倍增剂…”
“第四,能量转换装置的热电效率问题,改用基于朗道量子隧穿效应的固态热光伏电池阵列…”
“第五…”
林凡的声音平稳,别人每提出一个问题,都会立刻给出一个无比精妙的解决方案。
整个庞大的研究基地,以前所未有的效率疯狂运转起来。
苏清清全程目睹了这一切。
她看着自己的师兄,站在主控室的中央,从容不迫的指挥,
他身上散发出的那种自信和掌控力,让她感到一阵阵的陌生。
自己的师兄跟自己也没差几岁,怎么这么厉害,
她突然有点明白,为什么这些国宝级的大佬会对他如此信服。
因为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言语都是苍白的。
不到一个小时,原本挤满了人的主控室,就变得空空荡荡。
林凡看着空旷的主控室,轻轻舒了一口气。
总算是把这些技术宅都打发出去了,再让他们围着,他感觉自己都要缺氧了。
他转过头,看到了还愣在原地的苏清清。
“师妹,吓到了。”
苏清清回过神,看着林凡脸上熟悉的温和笑容,那种陌生感才稍微消散了一些。
她张了张嘴,想说点什么,
最后,她只能憋出一句。
“师兄,你,你这是带飞全场啊。”
林凡笑了笑。
“基本操作,勿六。”
苏清清:“……”
行吧,还是那个熟悉的有点皮的师兄。
“那现在,我们做什么。”
苏清清看着空无一人的主控室,有些茫然。
“等。”林凡言简意赅。
“等。”
“对,等他们把所有的工程问题都解决掉。”
“所有的理论和技术难题都已扫清,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
他顿了顿,轻声说道。
“最多一周,我们就能进行第一次点火实验。”
(https://www.02ssw.cc/5038_5038418/1111107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