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病榻悟道!刘表:琦儿,荆州给你
良久。
刘表目光落在屋内悬在墙壁上的“汉室宗亲”匾额上,眼神沉了沉。
刘表是汉景帝之子鲁恭王刘余的后裔,虽非嫡长正统,却也自幼以帝胄自居。
如今,自董卓乱政之后,汉室倾颓,诸侯并起,天子蒙尘。
刘表安定荆州之后,心中又何尝没想过像世祖光武帝那般匡扶汉室、再造乾坤?
可如今呢?
五十有六,病骨支离,别说匡扶汉室,就连守住眼前这荆州基业,都已力不从心。
这心思,刘表原以为要带进坟墓里,结果如今却在刘琦身上,看到了一丝微光。
“世祖.....光武皇帝.......”
刘表忽然低声喃喃,指尖无意识地叩着榻沿,“长沙定王刘发之后,不也是旁支?
当年天下大乱,他起于南阳,昆阳一战定乾坤,最终光复汉室,延绵四百载……”
这话越说,刘表眼神越亮。
刘秀是景帝旁支,他刘表亦是。
刘秀乱世起兵,刘琦如今临危破敌——这何其相似?
刘琦有嫡长之名,有实战之功,若真能将荆州交给他,未必不能复刻刘秀的路:先守荆州,再图江夏,待羽翼丰满,北上中原,重振汉室。
到那时,他刘表这一系,便不再是偏安江汉的诸侯,而是能像刘秀那般,让刘氏血脉再兴盛几百年的“世祖”之基!
刘表先前对刘琮的那点偏爱,在“乱世存续”“汉室延续”的念头面前,忽然变得轻飘飘的。
加之他年过半百又染风寒,本就精神耗损,白日与伊籍、韩嵩议事费神,晚间再经蔡夫人挑拨搅得心神翻涌,此刻心意既定,那股强撑的气力便泄了去,困意如潮般涌来。
刘表缓缓闭了眼,嘴角却难得勾起一丝浅淡的笑意——嗣位的事,他想明白了。
而与此同时,远在荆南的武陵郡。
武陵郡治临沅(后世常德市)的城头,蒯越扶着垛口,望着南方连绵的山脊,眉头拧成了死结——三天前,他派往沅南县的斥候,至今没一个回来。
昨日从城外抓回的蛮兵斥候,被打得皮开肉绽才吐实:“沙摩胥大王(蛮首)和向家(武陵豪强)的人,已经占了辰阳、酉阳,还烧了通往零陵、桂阳的驿馆,现在通往南边零陵郡的路,全断了!”
从蛮兵俘虏拷打出来的像块尖刀扎进蒯越心里,将蒯越心中那荆州世家大族的优越感,给砍的七零八落,如今只剩满心的羞愤与难堪,脊梁骨都透着股发凉的臊意。
蒯越来武陵平叛时,带了八千襄阳兵,本以为“蛮夷乌合之众,一月可平”。
却没想到这武陵蛮竟然已经与当地豪强勾结在一起。
而当地豪强算准了蒯越身为世家大族轻视蛮族的心里,于是武陵蛮故意连输两阵,丢盔弃甲似的溃逃,连营寨都来不及拆。
蒯越果然中计,带着兵马猛追,可蒯越偏初来武陵不熟地形,一头扎进了壶头山的狭长峡谷。
刚进谷中,两侧山壁突然滚石如雷、箭矢如雨,襄阳兵顿时乱作一团。
也算蒯越运气好,是以文臣将兵,行军时落在后队,见势不妙,便得以快速退出峡谷。
若是换做其他武将将兵,免不了就要步入黄祖后尘,被这武陵蛮给阵斩了。
要知道沙摩胥之子沙摩柯,一手箭术刁钻,一出手便将两名试图组织起士卒抵抗的襄阳军都伯射杀,若蒯越领兵在前,怕是早成了箭下亡魂。
壶头山峡谷一战,蒯越被沙摩胥用滚石箭矢伏击,折了一千五百兵。
随后,军中粮草又被越武陵蛮勾结的豪强子弟趁乱烧毁大半。
出师未捷又加之粮草被焚毁,蒯越只能无奈领兵返回郡治临沅修整,以及重新筹备粮草。
而随着蒯越被击退,武陵蛮声势大振,不少先前还在抵抗的城池瞬时间不是开城投降,或在城中豪强的出卖下,城破人亡。
一时间,武陵郡情形直下,南部诸县皆落入叛军之手,仅剩下沅南、临沅、汉寿等数县还在蒯越手中。
临沅城头的风越刮越紧,蒯越望着南方的眼神从最初的侥幸,慢慢沉成了铅色——三天了,沅南的斥候连个影都没见,恐怕已遭遇不测了。
果然,没过两个时辰,南边烟尘滚来,武陵蛮的身影渐显,而走在最前头的正是武陵蛮少族长沙摩柯,此时的沙摩柯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骑在高头战马上,肩扛铁胎弓,腰间弯刀斜挎,一身蛮族兽皮甲沾着未干的血渍,却半点不显狼狈,反透着股刚胜的戾气。
当来到临沅两百步时,沙摩柯勒马停下脚步,目光扫过临沅城头时,嘴角勾起毫不掩饰的桀骜,连马鞭指城的动作都带着轻慢——仿佛这坚城在他眼里,早是囊中之物。
沙摩柯挥了挥手,身后的蛮兵中就立马有几人往前跑了几步对着城头喊:“蒯越!沅南已破!你再不献城投降,这校尉,就是你的下场!”
蛮兵喊话间,就有蛮兵压着一个十字架走到城下。
城上的蒯越定眼看去,木架上绑着的,正是前几日自己任命的沅南县守将王校尉。
蒯越扶着垛口的手猛地攥紧,指节泛白,羞愤的火气往上冲,却又被孤城困守的无力死死压着。
沙摩柯手腕一扬,没等城头蒯越吭声,两个蛮兵已扑到木架前。
蛮兵手中刀刃寒光乍闪,“噗嗤”一声闷响,王校尉的头颅滚落在地上,鲜血顺着木架缝隙喷涌而出,侵染红城下黄土,连碎石都浸得通红发亮。
而沙摩柯身后蛮兵当即爆发出野性喝喊,纷纷举起缴获的襄阳军军旗,那些染血的青黑旗帜被挥得猎猎作响,满是炫耀的凶悍。
可沙摩柯只淡淡抬手,欢呼声戛然而止。
他拨转马头往前挪了几步,抬头望着城头,眼底戏谑藏都藏不住,活像戏耍老鼠的猫。
城上蒯越看得目眦欲裂,胸口憋得发疼,猛地抽出佩剑,“哐当”劈在垛口青砖上,火星四溅。
“沙摩柯!”
蒯越咬碎牙,声音发颤却带着狠劲,“欺人太甚!斩我校尉,辱我将士,日后我必斩你!”
沙摩柯见蒯越剑劈垛口,反而笑得更猖狂:“日后必斩我?”
“老子倒要看看,你这孤城能撑几日!”
蒯越却没再理他,转身对着城头将士沉喝:“都给我听着!蛮夷斩我校尉,是要断我志气,今日起,谁敢言降,立斩不赦!”
话音落,蒯越当即传令:“把府库压箱的滚木、礌石全搬上城,百姓家的门板、水缸也征来,门板挡箭,水缸储水,再挑五十个精壮,日夜盯着城墙根,防着蛮兵挖地道!”
将士们本被城下惨状惊得发怵,见蒯越硬气,也都攥紧了兵器。
蒯越又快步下城,回到衙署提笔疾书,如今武陵蛮势大难制,仅靠自己手中的六千余士卒是难以平定乱局了,是以蒯越只能派敢死之士从沅水支流突围,往襄阳求援。
自壶头山峡谷一战,蒯越八千襄阳士卒,死伤千余,退回临沅后,蒯越又分兵千余给沅南县王县尉,使其能守住沅南县。
谁知才几日,沅南县便被武陵蛮攻破,损兵折将不说,还更进一步打击了蒯越军士气,今日城头上上到将校,下到士卒,见武陵蛮无不面露惧色。
想到这,蒯越不禁有些悔恨的一拳捶在案几上,当时,蒯越退回到沅南时,就有将校建言,沅南城小,城周不过二三里,城墙是夯土板筑的老墙,最高处也不过一丈余,且此城无险可守,粮草又少,不如汇集兵力专守临沅大城!。
一步错步步错,说的便是如今的蒯越。
单论军事角度而言,那将校的建言实在是半点没错。
沅南小城,墙矮粮少,本就不是守御之地,若当时蒯越听劝,将千余兵力收回临沅,如今手里握着七千士卒,底气也能足上三分。
可蒯越不是寻常将领,他是刘表倚重的荆州别驾,是荆州政堂里仅次于州牧的二把手。
壶头山一败已让他脸上无光,若是再未接敌就弃了沅南,传去襄阳,满朝文武会怎么说?
“蒯别驾领兵平叛,未胜先怯,弃城而走”这话一旦传出去,那他蒯越日后在荆州政堂再难抬头,蒯家在荆襄世家间的颜面也得丢尽。
所以哪怕明知分兵是险棋,蒯越也只能咬着牙干。
当时便将王县尉叫到帐中,把一千兵马交给王校尉手里,蒯越:“沅南虽小,却也并非一触既碎,你务必守够十日!”
“十日之内,我必率援兵赶到,解你之围!”
蒯越这话半是打气,半是给自己撑场面,蒯越哪敢说援兵尚无音讯,只能先把这口气绷住,赌一把能撑到求援信有回音的那天。
而另一边江陵城外,蔡瑁大营的炊烟与城内的练兵声,已对峙了七日。
蔡瑁每日派人在城下喊话“州牧之令快到了,长公子还不离城”。
可刘琦压根不接茬,若是蔡瑁有刘表调自己出城的军令,蔡瑁就不会只派人在那喊了。
这日清晨,刘琦刚在官署坐下,探江夏动向的斥候校尉便匆匆赶到,躬身禀报道:“主公,江东军动静已摸清!”
“那孙策似乎是肩伤复发,斥候以多日未见其出现巡视军营,周瑜已弃守沙羡,率部退守夏口,另外周瑜向外宣称已派使者拨往吴郡催援,只是这则消息是周瑜宣称,真假属下不得而知。”
斥候校尉话音落,刘琦指尖在案几上轻轻敲了两下,没急着下判断,随后又接连问了斥候校尉几句其他如江东军在夏口的布防等细节。
待斥候答完,刘琦上前拍了拍对方肩膀:“连日奔波探查,辛苦了。”
转头便叫亲兵:“带校尉下去歇息,按军功等次领赏。”
斥候谢过,躬身退下。
刘琦独自站在案前,目光落在江夏舆图上,指尖点向夏口的位置——周瑜这“催援”的消息,是真急着等救兵,还是故意放出来的烟幕弹,得再摸清楚,可这不妨碍他先做筹谋。
当即对着堂外的亲兵喊道:“唤黄忠!”
不多时,黄忠赶到。
黄忠大步走入,抱拳行礼:“末将在!主公有何吩咐?”
“你麾下水师操练得如何了?斗船、楼船可都备妥?”
黄忠朗声回道:“回主公,麾下斗船三百艘、楼船十五艘已尽数备好,船上弩机、撞角都按先前的吩咐加装完毕,将士们的登船结阵、水上弩射之术,也已操练得炉火纯青,随时可战!”
刘琦听罢,猛地拍案而起,决定不等刘表回应了,如今孙策受伤,随孙策西进的江东主力被自己几乎一网打尽,眼下留守江夏的江东军士气动荡。
而周瑜为了不被各个击破,连沙羡的放弃了。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眼下江夏江东军收缩,只不过是兵力受损无奈之举,但一旦江东援军抵达必定会重新占据江夏郡治‘沙羡’
而刘琦能先占举沙羡,其政治意义巨大,能鼓舞江夏其他还未陷入敌手的城池。
“好!那便不等了!”
“汉升,我命你为东征先锋,你即刻点齐水师五千,明日一早从江陵港出发,先取沙羡,拿下江夏旧治后,再挥师逼近夏口,务必趁江东援军未齐,占尽先机!”
黄忠闻言,双目骤然一亮,双手抱拳重重一拱,甲胄碰撞间发出清脆的铿锵声,连声音都带着抑制不住的振奋:“末将遵命!”
黄忠那年过五旬的脸上竟透着股少年般的锐劲,久在江陵城内待命,早憋了股上阵杀敌的劲头,如今得任先锋,正是遂了心意。
“主公放心!明日一早,末将必带水师直扑沙羡,定将那座空城给公子拿下来,绝不让江东残兵有半分喘息之机!”
说完,黄忠转身快步离去筹备。
次日晌午,襄阳来的使者快马奔入江陵,翻身下马时,甲胄上还沾着未散的风尘。
使者径直来到官署,手中捧着封裹着红绸的绢诏,刚进官署便躬身道:“长公子,州牧亲笔诏,特嘱先告知公子——州牧近日风寒已退,体尚安,请公子宽心。”
刘琦迎上前,接过绢诏打开。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8_5038395/4356335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