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名义:撞钟三十年,我问鼎汉东省 > 第45章 穿着黑丝的钟小艾

第45章 穿着黑丝的钟小艾


“小艾啊,你都发话了,我哪敢不从啊?”张佳惠笑道,“正好这次陈述来了,我原本就和总编商量了,将价格提到千字150,这两天就能签新合同。”

“这个价格可不低啊,我们给许多大师的价格才千字120。”

“除非像莫大师、余大师那样的世界知名作家,才有可能超过千字200。”

别小看这个价格,千字150,写一篇1万字的超短篇小说,就有1500的稿费收入。

陈述这篇小说下来上百万字呢!

虽说陈述为杂志社带来了许多盈利,但是更高的价格,肯定会引来非议。

毕竟他们是官方杂志社,上面还有主管单位。

加价也得一步一步来。

“谢谢张总编!”

陈述连忙道谢。

这个价格已经比他预期的要好很多了。

“行了,我这儿也没啥好看的,让刘主编带你们在杂志社看看吧,等会儿咱们一起去吃饭。”

而后,张佳惠看向了刘良:“老刘,你带陈述和小艾在社里转转,熟悉一下环境,也让大家认认人。尤其是那些年轻编辑,可都天天盼着见见平川先生呢。”

“好嘞,张总编,交给我您放心。”刘良笑着应下,起身对陈述二人说:“走,我带你们参观参观咱们这文学阵地。”

三人走出副总编办公室,重新回到略显昏暗却充满书香的走廊。

刘良一边走一边介绍:“这边是编辑部,那边是美编室和通联室……我们社看着楼旧,但可是出过无数经典的地方。”

他们首先来到一大间开放的办公室,里面摆放着七八张旧办公桌,每张桌子都如同小山般堆满了稿件、书籍和校样纸。

几个看起来比陈述他们也大不了几岁的年轻编辑正埋头工作,有的在用红笔仔细校对,有的在“哒哒”地敲着打字机,神情专注。

刘良拍了拍手,提高声音道:“大家先停一下手头的工作。看看我把谁给你们带来了?”

编辑们闻声抬起头,目光中带着询问。当他们的视线聚焦在刘良身旁那个高大英俊、气质沉稳的年轻人身上时,很快就有人反应了过来,脸上瞬间浮现出惊喜和难以置信的表情。

“这位就是《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平川先生——陈述!”刘良隆重介绍道。

办公室里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之前的安静被一阵低低的惊呼和骚动取代。

“真是平川老师?”

“哇!比想象中还要年轻!”

“刘主编您真把大神请来了!”

一个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的男编辑猛地站起身,激动地有些语无伦次:“平…平川老师!我太喜欢您的《明朝》了!写得真好!幽默又有深度,跟我以前看的历史书完全不一样!”

他连忙从桌上翻出一本有些卷边的《收获》杂志,快步走过来,“能…能请您给我签个名吗?”

“当然可以。”陈述微笑着接过杂志和笔,流畅地签下了“平川”和自己的本名“陈述”。

他的态度平和,没有丝毫架子。

这一下仿佛打开了闸门。其他年轻编辑们也纷纷围了过来,拿出自己手边的杂志或是笔记本,争先恐后地请陈述签名。

“平川老师,您是怎么想到用那种笔法写历史的?太绝了!”

“后续的稿子带来了吗?我们都等着看呢!”

“您来沪市待几天?有机会能跟我们聊聊创作吗?”

问题一个接一个。

这些年轻编辑们毫不掩饰自己的崇拜,让陈述切实地感受到了自己作品产生的影响力,心中不免也有些感慨和激动。

刘良看着这场面,笑呵呵地对陈述说:“瞧见没?你现在可是我们社里这些年轻人的偶像了。你的稿子一来,他们都抢着做第一读者。”

陈述连忙向各位编辑表示感谢:“谢谢大家的厚爱,我只是尝试用一种新的方式讲故事,还有很多不足,需要向大家学习。”

他又和编辑们简单交流了几句,回答了一些关于创作灵感、史料运用的问题,言谈间显得既谦虚又有见地,更是赢得了大家的好感。

离开大办公室,刘良又带他们参观了排版车间和资料室。一路上,遇到的其他部门的编辑、工作人员,但凡认出陈述的,无不投来好奇和敬佩的目光,或点头致意,或小声议论。

“看,那就是平川……”

“写《明朝》的那个?真年轻啊!”

“听说还是京州大学的高材生……”

“……”

今天大半天时间,陈述都在和这些年轻的编辑交流。

至于钟小艾,她站在这里左右无事,索性去了表姐的办公室。

一进来,钟小艾就悄悄的凑到了表姐的耳边,询问了起来,“表姐,我看到沪市这边有人穿丝袜,咱们这边也有卖的吗?”

“丝袜?小艾,你打听这个干什么?”表姐张佳惠笑道,“是为了你的那个小情郎吧?咋滴?他喜欢黑色丝袜?”

“应该……可能吧。”

钟小艾寻思道。

刚到沪市不久,钟小艾就看到陈述盯着别人腿上穿着的黑丝。

那女人穿上后确实很漂亮。

钟小艾有些心动。

“估计只有一些大商场有卖的,你就算要穿,也得私下里穿,我总觉得这些衣服露骨。”张佳慧提醒了一句。

“知道了,表姐,放心吧。”

钟小艾点了点头。

距离《收获》杂志编辑部大概一公里的地方,就有一座大商场。

这座商场是私营的,热闹程度比国营要高很多倍。

钟小艾离开杂志社后,就直奔这里。

……

晚饭是《收获》杂志编辑部请的。

总编没来,但是张佳慧这位权柄很大的副总编亲临现场。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在杂志社声望很高的老编辑也都来捧场了。

桌上觥筹交错,聊的很热闹。

“陈述小友这么年轻,能写出这样好的文章,实属难得。”一位老编辑笑道,“陈述小友的才华这么好,不知可否赋诗一首?”

这些老编辑就喜欢酒桌上聊这些内容。


  (https://www.02ssw.cc/5038_5038380/4356688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