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与未来的沪市首富见面
“这两天沪市作协那边想举办一个研讨会,你有时间吗?”
刘良看向了陈述。
“看这样子,不像是好事儿啊。”陈述寻思道。
“当然了,沪市作协的几个副会长,对你有些意见。”刘良说道,“不过呢,这也是好事儿,有碰撞才有热度嘛。”
“另外,沪市的电视台还想采访你,这也是出版社在为你新书出版预热。”
“以及……”
“停停停!”陈述连忙打断了刘良的话,“老刘,我来沪市这边是来旅游,顺路来编辑部看看的,怎么一下子多出了这么多的工作?”
“没办法,谁让你现在是大名人呢。”
老刘指着窗外,别的不说,“要是那些读者知道你在《收获》杂志编辑部的话,我估摸着明天咱们编辑部的门槛都要被踏烂了。”
“最起码有上千人在外面,想要见你一面,催你尽快写完。”
催更?
陈述一怔,“老刘,我上个月可是发疯的写,一个月写了24万字。”
“读者肯定是不会满足的,别说24万字了,就是240万字,他们也觉得你写的慢。”刘良笑道,“不过你也别灰心,有读者看终归是好事儿。”
“总比你没办法发表,自己一个人自娱自乐强吧?”
“说句难听话,读者就是你的衣食父母,现在是市场化经济,不像之前了。”
“你的文章一旦写的不好,没人看的情况下,谁敢发表你的文章?”
这话倒是真理。
读者就是作家的衣食父母,没了这些读者,估计作家得饿死。
“那你觉得你现在更新的还多吗?一个月才24万字?”刘良发出了灵魂拷问。
“等到从沪市回去,我肯定好好写,争取一个月写30万字出来。”陈述寻思道,“不能让衣食父母失望啊。”
“哎,不对,我忽然想起来了,我多写的这些稿子,大部分都是供给出版社。”
“你们杂志社每个月不是只刊登八万字左右吗?”
杂志社这边,当初聊的是每个月提供六万字的稿子。
后来因为陈述写的《明朝的那些事儿》太火了,所以篇幅不断扩大。
基本上每一期要提供四万字稿件。
按照刘良的预估,明年的时候,差不多每个月要供稿10万字左右的篇幅。
“这……这个嘛,那你别管。”刘良笑道,“你还是努力更新吧。”
“我待会儿把接下来具体的行程打印出来,你拿着。”
“提前下点功夫,准备一下。”
“作协的那些老古董可不是善茬,有时候还真挺让人头疼的。”
刘良揉了揉脑袋,“我能告诉你的也就这些了。”
“你先在沪市逛一逛吧,到时候准时参加就行。”
《收获》杂志是沪市作协下属的机构,所以沪市作协的研讨会,刘良觉得陈述还是参加一下比较好。
虽说陈述的后台是张副总编,但毕竟张副总编估计在《收获》杂志编辑部也待不了多久。
估摸着再有段时间就会调走了。
人家来这儿是增加履历镀金的。
暂时没有适合她的岗位,所以先解决了她的级别待遇问题,再往其他实权部门调。
还是尽量不要和沪市作协发生冲突比较好。
那里面有几位老古董,别看年纪大了,待遇和级别也都在那儿呢。
最厉害的一位,还兼任内陆作协副会长。
这是内陆最高级别的作家协会,论级别的话,也达到了从三品。
虽然不像其他从三品那样,拥有庞大的实权。
但依旧不容小觑。
“放心吧,我会按时参加的。”
陈述点了点头。
……
今天陈述来沪市作协,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签署合同。
没想到却又凭空多了许多任务。
没办法!
人红是非多啊!
中午是在《收获》杂志编辑部吃的午饭,下午的时候,陈述和钟小艾则是在沪市附近转悠了起来。
第一站,是沪市的名牌大学——震旦大学。
这是一座创建于近90年前的名校,出了不少闻名于世界的人物。
陈述本来是不想来的,但是钟小艾非要来震旦大学看看。
汉东大学在国内也算是名校了,但是和震旦大学相比,还是要差了不少。
两人漫步在震旦大学校园内。
虽说已经放假了,但是学校里还有零零散散的一些研究生。
也有一些住在沪市的学生,寒假闲的无聊,跑到学校图书馆里借阅图书。
因此,整个学校并不显得冷清。
“同学,能不能帮我填一份调查问卷?”
就在这时,一位身材瘦削,带着眼镜,穿着一件黑色外套,有些秃顶的男人站在陈述的面前。
他的手里拿着一沓调查问卷,态度极为诚恳。
“你……你是……”
陈述好似有些眼熟。
眼前这位不正是未来沪市的首富老郭吗?
此时的老郭26岁了,但是看起来着实有些显老。
他89年,也就是22岁的时候,从震旦大学本科毕业,然后又继续攻读了震旦大学的研究生。
之后老郭留校任教,本来去年中旬的时候,他打算出国留学。
但是在一次去隔壁省份调研的时候,发现民营经济热潮涌现。
于是他果断放弃了留学,辞职下海创业。
这个年代,辞职下海远比铁饭碗好的多。
大把的机会摆在面前。
于是老郭和朋友合伙,凑了38000块,创办了一家咨询广告公司,可惜没什么生意。
直到今年的时候,事情才发现了转机。
弯岛那边,一家食品公司刚进入内陆市场,打算寻找一家咨询公司帮忙出谋划策,顺便帮他们公司打响名气。
老郭看到了这个机会,于是跑到街头,四处发调查问卷。
因为老郭诚恳的态度,获得了那家食品公司老板的赏识,于是奖励了老郭2万块。
而且老板还将每年三十万的广告费,给了老郭的公司。
92年的时候,老郭创业,93年这一年,老郭赚了100万,94年的时候老郭赚了1000万,等到95年的时候,这个数字又翻了十倍,达到了1个亿。
(https://www.02ssw.cc/5038_5038380/4356687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