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名义:撞钟三十年,我问鼎汉东省 > 第141章 宣传部来了个年轻人

第141章 宣传部来了个年轻人


1993年,9月1日。

对于陈述来说,算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日子。

因为是第一天去省委宣传部报到,所以陈述没有开车,显得太高调了。

乘坐着公交车,当他从公交车上下来,走到汉东省委大门前的时候,陈述深吸了一口气。

在向门卫出示了自己的报到证后,陈述朝着里面走去。

省委很大,进去的一栋大楼就是省委宣传部,加挂了省新闻出版局(省版权局)、省电影局的牌子。

同时省宣传部新闻出版社也在这里。

宣传部后面的那几栋大楼是省委组织部的,再往后是一片花园,在花园的正中心则是省委机关大楼。

至于省政府的话,距离宣传部并不远。

从南门出来,往东走不到三百米,就到了省政府机关单位了。

而在宣传部的西侧,则是政法委大楼。

政法委后面是省委老干部局。

至于汉东省公安厅的话,从省委的南门一直往东走,越过省政府的路口然后再往东走三百米,完后往南走二百多米就到了。

祁同伟就在那边的办公。

距离不到一公里。

不多时,陈述来到了省委宣传部的楼下。

整个汉东省为宣传部一共有24个处室,下属10个二级单位。

“小伙子,找谁啊?”

就在陈述进去后,不多时迎面就碰上了一位短发大姐,冲着陈述问道。

“您好,我想问一下,人事处在哪儿?”

陈述问道。

“新来的吧?走,我带你去。”

大姐还是蛮热情的,走在陈述的前面,为陈述带路。

然后边走边聊。

“怎么9月份来报到了?我记得报到日期上不都是8月下旬吗?还有几个小伙子7月底就过来了,为部门分摊工作。”

大姐笑着说道。

“我的报到证上就是9月1号。”陈述也没说太多。

还不知道眼前这位大姐的身份呢,言多必失。

事实上,陈述和那些毕业分配的大学生并不是一批的,那些大四学生一般是六月上旬最迟中旬就毕业了。

而陈述则是要参加大三的考试,修完所有学分,所以比大四学生要晚一些。

毕业的分配也就推迟了一段时间。

“那个学校毕业的?”

大姐倒是蛮热情的,一直在询问。

“汉东大学,政法系。”

陈述说道。

“政法系好啊,咱们单位就缺政法系的。”

大姐笑了笑,颇有种没话找话的感觉。

政法专业和宣传部没什么合适的,最合适的还是政法口。

不多时,大姐带着陈述来到了人事处的办公室门前,她敲了敲门。

不多时,人事处的大门打开。

眼前是一位三十岁左右的干事,冲着大姐笑了笑,“田姐,今天怎么有空来我们人事处串门了。”

“这不是又来了一位新人嘛?我给他带带路。”

被称呼为田姐的大姐说道,“对了,要是分人的话,往我们处室也分一分,都是一些老头子,一点意思都没有。”

“哈哈哈,一定,不过新人的处室分配这个又不是我说了算的,到时候看郭处的意见,要不您和郭处聊聊?”

三十来岁的干事笑道。

“别了,老郭那家伙太死板了,我可不乐意和他打交道。”

田姐摇了摇头,“人我是带到了,也没我的事儿了,小陈,你跟着进去办手续吧。”

“好嘞,谢谢田姐。”

陈述连忙道谢。

“谢什么?都是一个单位的,天天见面呢。”

田姐挥了挥手后,转身离开了。

“陈述是吧?你可算来了。”

杨干事朝着陈述笑了笑,“这一批新来的同事基本都分配好科室了,你来的最晚,目前还不知道该怎么安排呢。”

“这样吧,你和我去郭处的办公室,看看郭处是什么意见。”

……

人事处最里面的那间办公室,是处长郭英文的专属办公室。

他今年五十五了,也干不了几年就要退休。

再想往上面动一动,难比登天啊!

不说别的,省委宣传部的虞部长,年纪和他差不多一般大。

人家是省委常委,实权副部级。

而他呢,只是正处级。

隔壁处室的那个老杨,两年前辞职下海,听说都赚了好几十万了。

家里也在催促着,让他实在不行下海算了。

毕竟还积累了不少资源,还有一些老同学老战友在岗,可以动用这些资源赚钱。

但郭英文寻思,都快退休了,还是别那么折腾了。

还是让年轻人折腾去!

想到这里,老郭看起了桌上的文件。

这是今年新进单位的年轻人名单,几乎每个人的名字后面都有单独的备注。

比如第一个杨云,是省政府副秘书长推荐的。

听说还是亲戚关系。

不过能进省宣传部,学历也是过硬的,学历上显示是西交大毕业的。

还有个赵松,汉东师范大学毕业的。

推荐的人是组织部的老赵。

听说老赵快升任组织部的副部长了,都马上退了,还往上提了一提,倒是让老郭有些羡慕。

虽说现在的大学生还不是很多,可是从82年开始,陆陆续续的大学毕业生进入各部委、省厅工作,差不多名额都满了。

现在想进省厅级别的单位工作,要么有关系,要么就是学历顶尖而且在校成绩优异,获得了学校的推荐。

前面的八九个新来的人已经安排了,就是名单最后一个名字——陈述。

据说是今天才来报到。

而且这个人关系很硬,是虞部长亲自交代的。

让人把他从汉东省大学要来。

就连他的档案都是有专人去汉东大学取的。

听说他好像是个作家,特别出名的那本《明朝的那些事儿》就是他写的,上面有很多大佬都喜欢看这本书。

老郭没看,他都快退休了,自然不用曲意逢迎。

站好最后几年的岗吧。

“砰砰砰!”

就在这时,门外的敲门声响起。

“进!”

老郭将桌子上的名单文件倒扣在桌面上,然后冲着门外说道。

“吱呀!”

随着办公室的门打开,杨干事领着一个年轻人走了进来。

“郭处,陈述来报到了!”


  (https://www.02ssw.cc/5038_5038380/4356678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