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名义:撞钟三十年,我问鼎汉东省 > 第154章 万一喜欢呢?

第154章 万一喜欢呢?


虽然是边缘,但好歹也混了个主席台。

吴成自然是没有这种机会的,只能坐在台下。

今天一整天,吴成都有些心不在焉。

尤其是来到了省作协后,他更是不知道该干什么,脑海里一直在胡思乱想。

想着接下来该怎么和陈述道歉,取得陈述的原谅。

这事儿要是不处理好,以后他就别想在单位里待了。

一直到会议开结束了,吴成还没有缓过神来。

还是郭山拍了拍他的肩膀,吴成才猛然清醒,吓了一跳。

“郭主任!”

吴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想什么呢?心不在焉的?开会的时候我就看到你双眼无神,这会儿都开完会了,你还在神游呢?”郭山问道。

“没……没想什么!”

吴成连连摇头。

“走吧,回单位了!”

郭山吩咐道。

眼看着时间差不多是下午快五点了,就算是回了单位,估摸着也要下班了。

“郭主任,我还有点事儿,要不我先走?”

陈述问道。

“行,走吧,权当是提前下班了。”

郭山挥了挥手。

陈述在省作协门口打了一辆车,直奔汉东大学。

今天去取车,然后再把钟小艾接过来。

如果吴老师今晚不怎么管芳芳的话,也可以趁机把高芳芳接过来。

陈述打着好算盘,然后来到了汉东大学。

片刻后,钟小艾来了车旁边。

“芳芳来不了吗?”陈述问道。

“吴老师让她今天下午回家吃饭,估计是没机会了。”钟小艾俏皮一笑,“怎么?我一个人满足不了你吗?”

“那倒不是,我就问问。”

陈述心虚的笑了笑,然后发动车子,朝着小院赶去。

回到小院后,陈述开始马不停蹄的做饭。

等吃完了饭,洗了碗之后,时间一晃到了晚上七点。

陈述趴在桌子上,开始伏案写作。

算上八月份写的稿件,再加上现在写的这部分,《激荡十五年》这本新小说已经写了快八万字了。

速度比写《明朝的那些事儿》要慢了不少。

主要还是现在上班了,应酬变多了,写作的时间变短了。

钟小艾也不急,静静的坐在一旁,看着陈述写小说。

月光透过窗户洒了进来。

已经进入了秋季,没有蚊子是最大的享受。

白色的蚊帐也已经取了。

这个季节不冷不热,正是赏秋的好时节。

钟小艾已经盘算好周日的时候去哪儿玩了,还在京城的时候,可以去看看香山的红叶。

而京州市这边的话,只能去钟山或者其他的几座山爬山。

反正陈述现在有了车,直接开到山脚下。

等爬完了,再开回来。

亦或者,去江边游玩,乘船欣赏两岸的美景。

一天的周末还是有些太短了!

“睡吧!”

就在钟小艾思考的时候,陈述已经写完了。

“好!明天我把草稿带到学校里誊抄。”

钟小艾点了点头。

……

月上树梢。

寂静的小院内,响起了一阵床板咯吱声。

不知过了多久,终于停下了。

翌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

陈述先送钟小艾去了学校,然后开车去单位。

即将到单位的路口,有一家报刊亭。

这会儿已经是上午十点了,陈述停下了车,冲着报刊亭的老板说道,“老板,拿一份最新的《钟山》杂志。”

“好嘞!”

报刊亭老板收了钱,将一份杂志递到了陈述的手中,“您来的真巧,这已经是最后一份了。”

“这么热销吗?”陈述询问道。

“那可不!尤其是平川先生的大作,在《钟山》杂志上发表了。”

“他写的上本小说名气那么大,新作自然会引起不小轰动。”老板笑道,“《钟山》杂志以前每期也就两三万册,现在都冲着八万册去了,听说下一期要印刷十万册呢!”

“那您觉得这本小说写的怎么样?”

陈述询问起了老板的意见。

“写的嘛,还是不错的,就是吧……感觉不如上本书,这本书感觉有内涵了一些,不如上本书那么欢快。”

“我们这些平头老百姓,就喜欢看一乐。”

“上本小说有时候边看边笑,这本小说就失去了许多趣味了。”

“我觉得这本《激荡五十年》绝对没上本小说卖得好。”

老板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最近这段时间,汉东省作协天天打广告,就连汉东日报上都印了好几遍,一次采访分了五天发,基本就是在说这个平川要在《钟山》杂志上发表新小说。”

“热度这么高,但《钟山》的销量还是不如《收获》杂志。”

“哈哈哈,确实!”

陈述点了点头。

他倒是没想到,汉东省作协这么舍得下本钱,居然在汉东日报上发文章。

这种文章带有软广性质,不仅没有稿酬,还要付广告费。

一期最少几千块。

若是版面大的话,估计得几万块。

陈述还记得后世有部电视剧叫大时代(非港版),描绘的就是90年代几个大学生创业,95年的时候在一家大报社打一年广告,需要200万。

而主角陈顶天为了让对家的广告撤下来,让自己的广告登上去,直接拿了100万,只打三个月的广告。

报纸在这个年代,影响力很广。

不是每家每户都有电视机,所以报纸成了最大的传播载体。

回到单位里,陈述找到了汉东日报,仔细看了一下,上面果然有《钟山》杂志社编辑采访他的报道。

“都来了,等会儿打扫一下卫生,虞部长会过来一趟。”

刘处走了进来,冲着众人说道,“另外,谁去给我买几本《钟山》杂志。”

而后,刘处的目光又落在了陈述的身上,“小陈啊,你来我办公室一趟。”

片刻后,陈述走进了刘处的办公室。

“听说你又写了一篇新小说?”刘处亲自给陈述泡了一杯茶,“和我说说,这本小说是怎样构思的?”

省里的大人物喜欢看《明朝的那些事儿》早就已经不是秘密了,至于陈述的新书,那些领导喜不喜欢看,刘处心里也没底。

万一喜欢呢?

所以得提前找陈述打听一下细节。


  (https://www.02ssw.cc/5038_5038380/4351598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