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大明圣帝 > 第150章 衍圣公进京

第150章 衍圣公进京


“嗯,还有,军法司有些严肃了,不适合和底层士兵接触,其长官就叫做教导使。

    教导使,这个称呼一听就亲切。”朱厚照脑子里冒出了这个称呼,立即说了出来。

    “教导使~!”王守仁念叨一声,颔首道:“陛下所思甚好,教导使这个称呼的确很亲切又不失威严。

    就以营级教导使、团级教导使、卫级教导使、军级教导使掌握各级军法司。

    再往上就是司法部。”

    “司法部直接改为军法部吧,统一下。”朱厚照直接道。

    王守仁颔首,认真道:“陛下、接下来就是要重新确定各级军官的品级了。

    从底层士兵到军级指挥使,由七层指挥、变为了六层指挥,相应的品级也应当改变。”

    “军指挥使从二品,这点不变,副指挥使正三品。

    四司司长从三品,军法司不同,军级教导使也正三品。”

    “卫一级,卫指挥使从三品或者正四品,副指挥使和卫级教导使正四品或从四品,其余三司司长从四品或者正五品,这都是给他们立功的空间,以此类推如何?”朱厚照道。

    “这样的话,团指挥使正五品或从五品,团副指挥使和团级教导使从五品或者正六品,其余二司正六品或者从六品。

    营将从六品或者正七品,营级教导使正七品或者从七品,后勤司从七品或正八品。

    总旗长、副总旗长在正八品、从八品、正九品,班长从九品。”王守仁思维清晰道。

    “嗯,大体如此,具体的老王你补充一下。”朱厚照道。

    “臣明白。”王守仁应下,这种只是相应的主官品级,主官各自下面的品级,都需要确定,这也不难。

    “对了,军学院朕想让顾朝惜来负责,他现在能回来吗?”朱厚照问道。

    顾朝惜去晋地,帮助王守仁也已经快一年了。

    教导学子如何当一位教导使,恐怕也只有老王能跟顾朝惜相比了。

    “一旦正式确定军制,顾侍郎一月后便可以返回。”王守仁沉吟下道。

    “好。”朱厚照点下头,忽的笑道:“老王你回来了,正好见见李靖,也将新的军制跟他说说。

    明天,将新军制写一份奏折,朕下旨正式确定。”

    “是,臣也想对陛下如此看重的这位李靖,好奇不已了。”王守仁真心笑道。

    “他肯定不会让你失望。”朱厚照立即兴致勃勃的说了起来。

    王守仁含笑听着,对那位李靖更好奇和看重了。

    大明军中这么多人,包括那位来自隋国的伍云召,李靖是陛下最看重的军事人才了,还要隐隐超过顾惜朝。

    现在也不能这么说,军法部的作用如此巨大,将来品级提升是必然。

    顾惜朝是只忠于陛下、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

    的确是极为适合执掌军法部的人选。

    未来····

    又说了一会,朱厚照拉着王守仁去京城外打了一场。

    京城外两百里左右。

    一阵地动山摇、天色变换,天地之力遭遇了极大的混乱,良久方才平静。

    “哈哈哈,老王、你的意志还真是越来越强大了,朕都抢不过你的天地之力。

    不过你不修武道,力量全凭对天地之力的掌握,战力不怎么样啊。”朱厚照大笑几声、颇为痛快的道。

    武道是自身为根本,天地之力是辅助。

    而老王的儒道,却是全凭对天地之力的掌控,战力自是不如武道。

    “陛下、我是读书人,不会打架。”王守仁笑吟吟的摇头道。

    “好像也是。”朱厚照又期待问道:“老王你的儒道,跟军势之力磨合的怎么样了?”

    “应可掌握十五万大军,但五军初立,尚未全部成军势,未能一试。”王守仁如实道。

    “哈哈哈哈,十五万大军、好。

    老王你要快点,把这五个军全部练出来,到时候咱们直接横推一切。”朱厚照大喜道。

    “是,臣尽快。”王守仁应道。

    一旁默不作声的郑公不禁多看了一眼王守仁。

    十五万成军势的精锐大军!

    天人之境也得退让。

    而且以王守仁的谨慎,是只能掌握十五万大军?

    还是手下没有、也没试过更多的大军、所以就不说?

    郑公看了王守仁已经快八九年了,他倾向于后者。

    回到京城,王守仁跟李靖见了一面,二人直接彻夜畅谈。

    李靖精神抖擞,仿佛收获了很多。

    王守仁面露惊喜之色,当他见朱厚照、递上新军制的奏折时,笃定道:“陛下慧眼识英,李靖乃是天下奇才也,未来定可为我大明攻灭敌国。”

    “哈哈哈,是吧,朕就知道,朕肯定不会看错人。”朱厚照骄傲高兴的大笑道。

    没有耽误时间,朱厚照接连下达圣旨。

    新军制彻底确定,令晋地十军、十一军、十二军、十三军、十四军、京城一军全部按照新军制建立。

    同时,下旨进行军事科举,今年四月十日举行,选取一千五百人。

    凡是从十八岁到三十岁之间,能读书识字者都可以考取。

    考中后,统一培训成为军中文职,永不会转为政事官员。

    考试的内容也很简单,大明军纪军法为主。

    还有就是军阁麾下的司法部、改名为军法司。

    这三道圣旨下去,第一道、第三道还没什么。

    第二道的圣旨,则是再次掀起轩然大波。

    什么时候有军事科举了?

    还不限功名,只有年龄限制。

    这对很多文官来说,都是难以理解、并不能接受的。

    因为这意味着很多读书人,不用层层考取功名,可能直接一步登天,成为朝廷官员。

    哪怕是军中文职官员,那也是货真价实的官员啊。

    这让他们苦读多年的努力,显得白费。

    但不管他们怎么想,没人能阻止。

    已经在往京城汇聚、准备科举的士子们,则是情绪比较复杂。

    既难受别人可能会一步登天,又喜悦自己多了一条退路。

    如果文试科举不中,自己也可以去试试军事科举啊。

    各种议论纷纷中,返回晋地的王守仁和李靖,完全没有理会外界的声音,一心扑在了新军建立上。

    完成新兵三个月训练的李靖,于半月前再次开始招募,这次招募两万人,短短几天便完成了。

    然后继续热火朝天的大练兵。

    朱厚照则是从新军制文职中,想到了一点。

    这天他把内阁、吏部、礼部的人叫了过来。

    “军中文职以后只能垂直升迁到上级部门,因为他们不懂打仗。

    朕就想到了一点,那些擅长司法的文官,如果让他升迁到户部、或者工部之类的部门,他能做好吗?

    那肯定是做不好的,其他官员一样,各自有擅长的。

    所以朕觉得,日后官员升迁,得往他们擅长的领域升迁,你们觉得呢?”朱厚照有些得意道。

    众人听得若有所思。

    “陛下,吏部考核、官员升迁调动,也是会考虑到这一点的。”马文升颔首道。

    “考虑还不够,要更为明确一些。

    还有,对官员的选取、培养,也应该按照这方面来。

    比如科举方面,今年的会试以时务为主,来年再办一次,可以六部的需要举办。

    专门选取对口的人才,你们觉得呢?”朱厚照骄傲的道。

    他觉得,这对科举选才、还有朝廷都是好的。

    “陛下,这一下改变太大,恐学子们无法接受啊。”李东阳有些头疼道。

    陛下这是又要折腾了。

    “有什么不能接受的?我大明学子哪有这么脆弱?

    还有,乡试也要改。

    朕决定了,从乡试开始,就分为几科,选取更为专业的人才。

    当然,全能更好,可以多参加几科。

    具体的情况,你们去商议一下吧,到时报给朕。”朱厚照不容置疑的道。

    这是要重新让百家齐放吗?

    众臣心里不禁嘀咕一句,除了少数人,都很是抗拒。

    可沉默下,没人反对。

    他们退下去商议了,朱厚照心情不错的继续去逛一圈各部门了。

    各部门越发忙碌时,二月初四这一天,孔家的两父子、终于进入了京城。

    这一路,不过千里而已,他们用了二十多天。

    不仅仅是孔弘绪的身体不好,更因为他们在前来京城之前,就开始联络京城的大员了。

    这些也需要时间。

    到此时,这些高官大员都已经联络好了,他们自然是该进入京城中了。

    至于花费这么多时间,老家的厂卫调查,他们根本不放在心上。

    厂卫再凶恶,又岂敢撕咬他们圣人之家?

    进入京城后,孔氏父子没有联络其他任何人,直接前往吏部、礼部通报。

    消息很快便在文官中、以及京城越发多的士子中传了开来。

    衍圣公来京了!

    正值科举将近之时,很多士子都是感到振奋。

    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让衍圣公这三个字,掀起了一股巨大的影响力。

    到处都是谈论衍圣公、谈论圣人之事的声音。

    朱厚照也第一时间得到了吏部、礼部的禀报。

    不过这孔氏父子进京的消息,他当然早就知道了。

    表面上磨磨唧唧的,暗地里在京城中活动的事,他也知道。

    这让他对这父子俩没啥好感。

    (第二章。)

    ······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8_5038293/1111100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