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抗战:从军校校长到军工之父 > 第 90章 地方工作

第 90章 地方工作


林风的到来,让772团众人十分高兴,他们正忧愁怎么展开工作,管理城市。

程团长、政委张海立即通知下去,让各团、连、还有原本县城中,名声好的各界人士们聚集在一起。

林风哭笑不得,本来想着过来找铃木交易军火名单,同时让对方准备一些汽车,他积攒了三十多万功勋点,还有几个月的签到物资都想放出来。

反正有大阪师团兜里,这些都不是问题。

下面众人坐在一起,林风坐在最前面位置。

张海、程团长坐在旁边,还有几位各界爱国人士。

林风在上级给出任命,让其发展经济的时候,就做过提前准备工作,即使突然面对演讲,也没有任何心虚,有太多前辈可以借鉴的经验,再结合上实际情况有了总结。

他不看稿子,看着下方众人说道:

“各位同志们、我是林风,大家都是打仗的好手,这管理行政和打仗差不太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打仗呢,讲究知己知彼,了解敌我双方实力,管理县城呢,也是如此,首先第一步,就是摸清楚县城、镇、村的具体实际情况。

简单来说,就是摸清楚地理与资源。

找到县城、镇、村本地向导,要走出去,不要在家里听,去实际看看,地理位置图,记录耕地面积、水源(河流  /  水井)就能知道来年的收成。

了解手工业基础如油坊、铁匠铺、染坊等等、地方是否有小型煤窑  ,铁矿资源。

程团长、张海政委眼中满是惊喜,林风来的太及时了,一下就为他们找到了工作方向,知道该干什么。

张海立即记录下来,字写的很漂亮,知道可能不仅仅是他们772团,可能其他兄弟单位,上级也需要这个东西,所以要把每个字都记下来。

不懂的东西会议后再进行请教。

林风根本没用稿子,看着大家认真记录继续说道:

“了解完地理,就要了解人口结构。

每个村、镇、县有多少人?

统计各地总人口,一定要进行人口结构区分,例如这个镇有多少农民、手工业者、商人、地主、流民?

重点记录  “积极分子”如曾参与支前的农民、读过书的青年和  “关键少数”开明绅士、地主、有影响力的族长、商户带头人等等。

在当地建立村委会、镇委会、县委会。

行政是行政,军事是军事,要分开管理,不能混为一谈。

二、制度问题。

大家都知道,我在部队推广的是三三制度,在行政上也是如此,也要推行三三制度。

什么叫三三制?

那就是咱们“当”员、积极进步分子、各界中间分子各占  1/3,需快速组建核心班子

首先就是成立县委会。

选举县长、与县委书记配合,确定  3-5  名核心成员,其中要含  1  名军事干部负责县大队地方武装,这样也方便我们军队脱离后,地方管理。

这些核心成员要分工覆盖民政、财政、武装、民运。

按照目前上级要求,书记就是张海政委,你要选好成员,让各负责一块,你管总就好,那块有问题,就找对应负责人,出问题就找他,不行就换人。

咱们搞行政呀,必须认真听取当地百姓的意见和想法,不能蛮干,积极吸纳本地力量。

要从  “积极分子”  中选拔  村干部进入县助理岗位

例如咱们之前的妇救会,邀请  几名开明、名声好的绅士担任参议会代表给提提百姓的建议、他们的需求问题,再让商户推选  几名代表参与商业管理,例如负责协调集市、商户关系。

各行各业都要选举几名代表,还有农民、工匠等等。

多听听大家需要什么,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

同时呢,要明确好法规,立下规矩,咱们军队有纪律,不拿百姓一针一线,三大纪律,八大注意事项,有想法不能一刀切,直接蛮干,最好是先找两个村进行试点工作。

若是试点没问题,再从镇、县推广开来。

三,咱们根据地的  “政.权”  不是单纯的  “行政.机关”,而是  抗日统一战线的载体。

要通过制度设计,让各阶层都能参与管理,减少不必要的内耗。

刚才我说了,要组建代表,什么代表呢,人民代表!

咱们都是从穷苦农民走出,也要回归,多听听代表的建议。

成立镇、县人民代表大.会、从从农民、工人、商人、地主、知识分子中选举代表,农民、工人占比不得低于60%,每月开  1  次会,讨论征粮、生产、支前、管理等大事。

村一级也要落实,要在村设村长,村长由村民选举,优先选有威望、肯干事的农民。

同时也要配  1  名文书,文书要识文断字者,负责记账、写通知,主要职责是传达县、镇政策、组织生产、统计人口多任务。

还有就是咱们老传统不能舍弃,一些民间组织,例如农救会,农民之间相互帮助、妇救会、儿、童.团、地方民兵组织等等。

林风停下来,讲的口有点干了,喝了一口水,下面传来热烈的掌声,掌声久久没有停歇,足以看出林风的想法让战士们多么开心。

这是真正站在百姓、工农阶级来考虑的,和之前完全不一样。

四、发展经济,生产粮食,突破封锁、优先保障吃、穿、用。

农业是生产线,保住粮食生产任务,要明确谁来种问题,开荒协调问题,推广良种,提高产量,兴修水利,扩大土地面积。

手工业要解决穿、用问题,军民互助问题。

重视纺织业、用好妇救会,鼓励百姓多生产布、鞋,咱们将开办公社,也就是商店,利用钱、粮食将布、鞋收回来,再销售出去。

既能给百姓创造收益,又能帮助有需要的人,

军工辅助上,鼓励各地铁匠铺打造农具的闲暇时,生产地雷壳、手榴弹柄、砍刀等物品,咱们也要花钱收回来,创造双重效益

熬硝盐。

在无盐区组织群众收集厕所墙根、老房子地基的硝土,用  “草木灰过滤法”  熬制粗盐,由县供销社统一分配。

在县城、镇上设立公商社,主要卖粮食、布匹、盐、药品、商品,所有物品明码标价,不涨价,对待军属、有困难家庭,根据村出具的证明,给予一定折扣优惠。

五、民生保障上,要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他们最关心的就是吃饭、看病、家里缺少壮丁,有生活困难”,要多从这些  “小事”  入手,让他们感受到  根据地是自己的家。

六、统一抗战宣传、巩固内部团结,一致对外,孤立敌人。

团结一切力量,只要不勾结鬼子、欺压百姓,不做的太过分,都是我们团结的对象。

要在县、镇、村设立醒目标语,征兵政策、优待政策。

设立举报有奖信箱,定期锄奸,对于举报汉奸、勾结鬼子行为予以奖励,匿名提供保护,一经核实后,要开办公开审理大会,轻则游街,重则直接枪毙。

林风又喝了一口水,放下杯子说道:

“核心逻辑就是八个字,军民一体,生存优先。

所有政策都要围绕,顶住鬼子压力、让百姓们愿意留下来。

咱们要减租减息不是单纯打地主”,而是想让穷苦农民们有地种。

地主不投靠鬼子,可以酌情处理。

要多发展手工业不是追求  “工业化”,咱们没有这个基础,路要一步步走,要让让军队有鞋穿、群众也有衣穿。

最关键的是  “接地气”

大家都是百姓,都是农民出来的,办事让大家少讲空话、漂亮话,多解决具体问题。

谁家缺水就去组织挖渠,哪个百姓家缺种子就协调互助组支援一下,这才是真格的。

你们要用实际行动让群众相信  “跟着八路军能活下去、能打跑鬼子”。

这正是咱们发展的根本目的。”

林风讲完,现场全体人员站起来,激动的啪啪啪鼓掌。

掌声持续了足足五分多钟。

林风多次伸手往下压都没压下来,这是讲到大家心坎里了。


  (https://www.02ssw.cc/5038_5038259/4361800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