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平安格勒战役大捷
平安县城的硝烟尚未散尽,残阳已将城墙染成暗红。李云龙拄着滴血的大刀站在城头,看着担架队抬下最后一批伤员,焦黑的城墙下,横七竖八躺着日军的尸体,破碎的膏药旗在风中簌簌作响。
张大彪跑过来时,脸上的硝烟混着血污,却咧着嘴笑:“团长!鬼子的装甲车全炸成废铁了,山本那龟孙的指挥刀在这!”说着举起一把鎏金战刀,刀鞘上的樱花纹已被鲜血浸透。
李云龙接过刀猛地抽出,寒光闪过:“告诉炊事班,今晚炖羊肉!给老子把所有的酒都搬出来!”
话音未落,远处传来马蹄声,赵刚带着满身硝烟疾驰而来,军装上的绷带渗出鲜血:“老李,太原方向的鬼子撤了!丁伟和孔捷把他们打得屁滚尿流!”
两人对视一眼,突然爆发出一阵狂笑。李云龙重重拍着赵刚的肩膀,眼中泛起泪光:“老赵,咱们做到了!平安城拿下来了!”欢呼声从城墙下响起,战士们举着缴获的枪支弹药,将帽子抛向天空。
消息像插上翅膀般传遍晋西北。旅部的嘉奖电报最先抵达,旅长的字迹在电报纸上力透纸背:“独立团此战扬我国威,全团记集体一等功!”
紧接着,师部的嘉奖令也到了,总指挥特意提到:“李云龙、赵刚二人,胆略过人,指挥有方,实乃抗日之栋梁!”
最让全团振奋的是延安发来的嘉奖电。当通讯员颤抖着念出“独立团以少胜多,重创日寇,为抗战立下赫赫战功”时,不少战士红了眼眶。
赵刚抚摸着电报上的红印,想起半年前化整为零的艰难抉择,喉咙发紧:“老李,这是兄弟们用命换来的。”
就连重庆方面也破天荒发来了嘉奖报。委员长的电文措辞工整,称赞独立团“忠勇可嘉,堪为表率”。
李云龙却撇着嘴把电报扔到一边:“净来虚的!老蒋就会动动嘴皮子,连盒烟都舍不得赏!”
相比之下,楚云飞那边却是实打实的喜讯。358团因在阻击战中表现神勇,被扩编为358旅,楚云飞升任旅长。
消息传来时,李云龙正在啃羊腿,听闻后差点噎着:“好你个楚云飞!一转眼成旅长了?这老小子捡了个大便宜!”
赵刚却笑着倒了碗酒:“老李,这次多亏了358团帮忙。楚云飞在松谷岭用美式山炮轰得鬼子哭爹喊娘,换作旁人,还真顶不住那波装甲部队。”
李云龙闷头灌了口酒,嘟囔道:“算他小子够意思!等老子见了他,非得敲他几瓶好酒!”
庆功宴当晚,独立团团部张灯结彩。战士们围着篝火载歌载舞,有人拉起缴获的手风琴,有人敲着弹药箱当鼓。李云龙和赵刚坐在土坡上,望着满天繁星,身旁堆着缴获的日本清酒。
“老赵,你说……”李云龙突然开口,“要是大扫荡那会儿,咱们有现在这家底,是不是能少死些兄弟?”
他想起王承柱、孙德胜,声音不自觉哽咽。赵刚望着跳动的火焰,轻声说:“但正是那些牺牲,才让我们走到今天。平安城这一仗,就是给他们最好的告慰。”
远处传来战士们的歌声,苍凉而激昂。李云龙猛地站起来,举起酒碗:“来!敬牺牲的兄弟!敬打不垮的独立团!”赵刚也站起身,碗中的酒洒在焦土上:“敬胜利!也敬还没打完的仗!”
这场胜利的余波远远超出了晋西北。延安的报纸用头版报道“平安城大捷”,八路军的威名再次传遍全国。
重庆的军界大佬们私下议论,都说“土八路里藏着虎狼之师”。而在日本华北司令部,指挥官们看着战报脸色铁青,不得不重新评估八路军的战斗力。
几天后,楚云飞骑着高头大马来到独立团团部。他换上崭新的少将军服,胸前的勋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李云龙大笑着迎上去,照着他肩膀就是一拳:“好你个楚旅长!升了官也不请我喝顿酒?”
楚云飞笑着打开随身带来的木箱,里面是几瓶珍藏的汾酒:“早就备好了!李团长这次可让我大开眼界,平安城这一仗,打得漂亮!”
两人在窑洞前对坐饮酒,谈论着战场上的惊险时刻,时而大笑,时而叹息。
夜色渐深,楚云飞望着独立团营地中闪烁的灯火,突然说:“云龙,你有没有想过,等打完鬼子,咱们会怎样?”
李云龙灌了口酒,望着远处的山峦:“管他呢!先把小鬼子赶出中国再说!到时候,老子要在平安城摆三天三夜的流水席!”
赵刚在一旁笑着摇头,为两人斟满酒。寒风掠过营地,却吹不散胜利的喜悦。
平安城的解放,不仅是一场战斗的胜利,更是一个新的起点——它让所有人坚信,只要团结一心,胜利的曙光终将照亮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
(https://www.02ssw.cc/5038_5038196/4365109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