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赵楚会谈
第二条早上晨光穿透四合院的雕花窗棂,在八仙桌上投下斑驳光影。赵刚与楚云飞相对而坐,碗里的豆浆腾起袅袅热气,却驱散不了两人眉间的凝重。
昨夜抵京时谈笑风生的轻松不再,此刻楚云飞握着碗的手微微收紧,望着窗外摇曳的海棠枝桠,率先打破沉默。
“琉球的局势,比你想得更棘手。”他推了推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深邃如海,“表面上是民生经济的账,底下全是鹰酱插的钉子。这些年他们在港口驻军、扶植亲鹰势力,当地议会里半数议员的背后都有鹰方影子。”
赵刚的手指在桌沿叩出规律的节奏,这是他思考时的老习惯。作为曾站在权力中枢的老人,他太清楚地缘政治的复杂性,但从楚云飞口中听到这些细节,仍忍不住心头一沉:“当年你退到琉球,以为只是权宜之计,没想到拖成了今日困局。”
“何止是困局。”楚云飞苦笑,左额的伤疤在晨光中泛起淡红,“鹰酱打着‘自治’旗号,行分裂之实,连教科书都在篡改历史。现在年轻人张口闭口‘独立公投’,却忘了琉球本就是华夏故土......”
他突然攥紧拳头,骨节发白,“老赵,你说我们这些从抗日战场活下来的人,要是看到国土沦丧,九泉之下有何颜面见祖宗?”
赵刚起身走到墙边,抚摸着挂在那里的军用地图,指尖停留在琉球群岛的位置。良久,他沉声道:“当年打鬼子,我们用小米加步枪都没怂过;现在国力强盛,还怕摆不平几只域外恶犬?”
他转身时目光如炬,“必要时,武力收回并非不可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这是底线,不容谈判。”
楚云飞猛地站起,茶杯中的豆浆溅出,在桌布上晕开深色痕迹:“好!我就知道你还是当年那个敢在战场上拍板的赵刚!”
他激动地来回踱步,“琉球百姓心里都有杆秤,只是缺个揭竿而起的时机。只要大陆亮剑,我第一个站出来发动侨胞响应!”
两人正说着,赵振邦匆匆走进来,西装上还沾着晨露。他刚从中央党校的研讨会上赶来,一眼瞥见父亲与楚云飞凝重的神色。
立刻明白了话题的方向:“两位放心,中央对琉球问题早有预案。这次扫黑除恶行动震慑的不仅是国内,更是向境外势力亮明态度——任何妄图分裂的行径,都不会得逞。”
与此同时,在千里之外的金沙县,赵立春正站在县中学的操场上。清晨的阳光洒在崭新的塑胶跑道上,不远处传来学生们琅琅的读书声。
距离遇袭已过去三个月,他身体早已康复,身上那件洗得发白的衬衫被风吹得微微鼓起,步履沉稳地穿梭在教学楼间。
“赵县长,教育局送来新学年的预算报告。”秘书小李抱着文件小跑过来,“还有农业局拟定的特色种植推广方案。”
赵立春接过报告,目光扫过“中小学危房改造”“乡村教师补贴”等条目,眉头越皱越紧。
县长因涉黑落马后,他临危受命代管教育工作,才发现全县三分之一的村小还在用八十年代的校舍,许多优秀教师因待遇问题纷纷离职。
“通知农业局和教育局,下午三点开联席会议。”他合上文件夹,望向远处的青山,“我们要打一套‘组合拳’——教育是长远之计,农业是立身之本,两手都得硬。”
当天的会议持续到深夜。会议室的白板上写满密密麻麻的计划:推行“茶园+学校”结对帮扶,让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同时增加茶园用工;建设远程教育平台,邀请省城名师线上授课;引进高附加值的中药材种植,与药企签订保底收购协议......
散会后,赵立春独自留在办公室。月光透过窗户洒在他的办公桌上,与台灯的光晕交织。
他翻开青岩镇的脱贫日志,将那些成功经验逐条拆解,试图找到适合全县推广的模式。
手机突然震动,是爷爷发来的消息:“你只管在基层踏实做事。龙国的天塌不下来”
赵立春会心一笑,回复了个“放心”的表情。他深知,自己在金沙县做的每一件小事,都是在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添砖加瓦;而父辈们在更高层面的谋划,也终将化作护佑这片土地的坚实力量。
窗外,县城的灯火渐次亮起,如同繁星坠入人间。赵立春望着这片他深爱的土地,握紧了手中的笔。
无论是跨海而来的忧思,还是脚下热土的期盼,都终将汇聚成推动时代前进的磅礴力量。
(https://www.02ssw.cc/5038_5038196/4365101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