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名义:家里有国服,政坛你得服 > 第132章 省委局势

第132章 省委局势


雨势渐小,周明远客厅的落地窗上挂着水痕,将窗外的省委大院分割成斑驳的光影。

赵立春捏着温热的茶杯,听着周明远用钢笔尾端轻敲茶几的声响,那节奏像是在叩问汉东官场盘根错节的根系。

“汉东常委九个人,表面和气,实则三个山头。”周明远将茶杯重重一放,茶水溅在“吴德高”的调查材料上。

“新来的王书记两年前空降,带来了吕秘书长,又把我从吕州调上来,再加上李建群书记——这是他能直接掌控的四票。”

钢笔划过空气,在虚拟的棋盘上点出四个坐标。赵立春想起今天上午王正年被带走时,李建群那意味深长的眼神,突然意识到老书记的放权并非单纯退让,而是新书记布局的一环。

“老省长张启山没当上书记,心里憋着气。”周明远的声音沉了沉,“他拉着纪委书记,还有组织部部长王铁军——这三人是老班子的核心,握着三票,天天和王书记对着干。

上个月财政预算案,就是他们联合卡的脖子。”

窗外的蝉鸣突然尖锐起来,像极了京州干部大会上那些干部颤抖的膝盖。

赵立春想起父亲赵振邦在电话里那句“汉东水浑”,此刻才明白这“浑”字背后是怎样的波谲云诡。一个省的最高决策层,竟被撕裂成三个互不相让的派系。

“最麻烦的是政法委刘书记。”周明远放下钢笔,指尖敲了敲茶几上的红色笔记本,“他和常务副省长李为民书记是铁杆,手里两票,但真正的杀招是吴德高——省公安厅掌握着全省治安和部分监察权,这张牌打出来,足以撬动平衡。”

雨声彻底停了,赵立春却觉得后颈发凉。他想起吴德高在电话里的嚣张,想起王正年被带走时国土局局长那惊慌的眼神——原来在自己大刀阔斧反腐时,早已身处三个派系角力的漩涡中心。

“老师,”赵立春的声音有些干涩,“我父亲和岳父......”

“他们送你来,就是为了破局。”周明远打断他,目光锐利如鹰,“汉东经济连续三年增速垫底,不是因为没资源,是因为这三个山头把精力全用在内耗上!王书记想改革,老省长就堵资金;刘书记想安插人手,王书记就卡编制——你说,这样的省怎么发展?”

钢笔在周明远指间旋转,映着台灯的光。

赵立春突然想起在福省当秘书时,石书记深夜改方案的模样——那位如今在魔都的市委书记,当年也曾在派系倾轧中艰难推进改革。

原来调自己来京州,不是简单的提拔,是要在这盘死局里落下一枚活子。

“王书记需要一个敢动刀子的人,来撕开腐败的口子,震慑老省长派系。”周明远站起身,指着墙上的汉东地图。

“而你动了王正年,就等于断了刘书记和吴德高的财路。他们绝不会善罢甘休。”

赵立春的手机在裤袋里震动,是京都的母亲苏雪发来的短信,附着赵瑞龙在校园获奖的照片。

照片里孩子笑得灿烂,胸前的红领巾像团燃烧的火。他突然想起赵刚老爷子五年前在奥运前夕说的话:“当官不是为了坐高位,是为了让老百姓能笑着过日子。”

“老师,”赵立春抬起头,目光扫过地图上京州的位置,“他们把我当棋子?”

“是棋子,也是利剑。”周明远从书柜深处取出个木盒,里面整齐码放着赵立春在金沙县、福省工作时的调研报告复印件。

“你在基层干出的实绩,就是最好的武器。王书记看重你的闯劲,老省长忌惮你的背景,刘书记则想把你拉拢过去——但是这就是你的机会。这场斗争说是三家争霸。你赵立春京州市市长,半步省常委。很有概率可以浑水摸鱼。在这场斗争中,获得最大的利益。”

蝉鸣不知何时停了,空气里弥漫着潮湿的泥土味。

赵立春想起父亲赵振邦作为中央党校主任时,常说的“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此刻他才明白,汉东的“山中贼”是派系倾轧,而“心中贼”则是那些将公权当私器的贪念。

“吴德高以为我是王书记的人,老省长觉得我是外来的愣头青。”赵立春的手指划过地图上光明区的位置,那里即将破土动工的安置房,像极了棋盘上唯一的亮色,“但他们都忘了,我首先是个共产党员。”

周明远看着学生眼中重新燃起的光,想起当年自己在云省当市长的时候。

他从木盒里取出封信,信封上是赵振邦的字迹:“立春亲启:汉东之困,不在派系,而在是否以民为本。若需后盾,京都家门永远为你敞开。”

“明天全省公安大练兵,吴德高肯定会去作秀。”周明远将信推过去,“你带着光明区的群众代表去现场,就说要调研‘平安京州’建设——记住,要让他在老百姓面前,把那身画皮撕下来。”

赵立春将信小心翼翼折好放进口袋,指尖触到陈知夏今早塞给他的平安符。他想起儿子在电话里说:“爸爸,老师讲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只要坚持,大山也能搬走。”

走出周明远家时,月亮从云层里探出头,将六号楼的影子拉得老长。赵立春抬头望着省委大楼顶层的灯光,知道那里正上演着无数个不眠之夜的权力博弈。

但他不再感到惶恐,因为他终于看清了棋局的全貌——而破局的关键,从来不是依附某个派系,而是握紧“为人民服务”这把最锋利的剑。

车载收音机里正在播报光明区改造的最新进展,主持人激动地说:“首批安置房地基已完成浇筑,三千户居民有望年内搬入新家!”

赵立春踩下油门,看着车窗外掠过的霓虹,想起周明远最后说的话:“汉东的天要亮,得先有人把窗户纸捅破。”

此刻他终于明白,父亲和岳父将自己送来汉东,不是让他在派系斗争中选边站,而是要他做那个捅破窗户纸的人。

无论前方是哪个山头的阻挠,只要想着光明区那些盼着新房的眼睛,想着儿子画里的太阳,便无所畏惧。这盘复杂的派系棋局,终将在为民请命的决心面前,露出破局的曙光。


  (https://www.02ssw.cc/5038_5038196/4365098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