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咸阳市中卖烤红薯
阿旺手脚麻利地搭建起了烤炉,而后将蜜薯一个一个的放进去,用木炭慢慢烘烤,少说也得烤一个时辰。
赵九元等不了,吩咐阿旺小心看着摊子,自己去了酒楼听曲。
这小日子过得相当滋润。
“赵先生,您可终于来了。”
赵九元一进入酒楼,酒楼蔡老板就迎了出来,热情地邀请她进去。
“今日喜妹有新舞蹈,至于那歌,客人都说快听腻了,不知赵先生可有新词?”蔡老板安置赵九元坐下,立刻倒上一杯茶水,又要吩咐小二上些茶果。
赵九元摆了摆手,制止他道:“茶我喝,这茶点就免了。”
每次赵九元都会拒绝蔡老板的茶点,实在太难吃了。
“新词,有的是,你要几首?我给你打折。”
“那可太好了,自从酒楼有了您曲子,客人可真是络绎不绝呀,今日可否写出十首来?”蔡老板嘴角差点勾成耐克嘴。
“恭喜蔡老板,发大财,不过十首,你也太贪心了些。”
“区区十首,对于先生来说自然不在话下。在下就喜欢赵先生这样的实诚人,如今我楼中设了一论辩台,每隔三日便有人论辩,算算日子,今日便有一场,先生可要听?”
“先写词吧。”赵九元想了想,而后颔首道。
蔡老板将赵九元引到大堂一处僻静地,让她能一边听曲,一边看热闹。
而后又取出竹简和刀笔放到她面前。
赵九元提笔便写,一士子凑过来,好奇道:“你也是来参加论辩的吗?”
赵九元没理他,那士子觉得无趣,便又去看别的热闹了。
逐客令后,客卿回来了大半,嬴政觉得一些人着实不堪大用,苦人才久矣。
他听闻近日咸阳酒楼之中设有一论辩台,于是翘班出来看看是否有大才之人。
他微服出访,身边只跟了蒙恬和李信两人。
蔡老板听闻三人喜欢僻静之后,便将三人安排在赵九元身侧的一处桌案旁。
赵九元将写好的竹简递给他道:“写好了,诚惠,十金。”
蔡老板看了后,高兴道:“好嘞,在下这就为您取钱去。”
李信睁大了眼,就写个破竹简,得十金?
嬴政也来了兴趣,此人只在竹简上写些东西,就能让老板给出十金的天价,着实有趣。
十金入账,赵九元拿在手里颠了颠,而后将其放进了荷包里,随后对正在跳舞的喜妹道:“今日这舞甚美。”
喜娘从屏风后探出头来:“多谢先生夸赞,不知还有什么地方可调整的?”
“动作幅度有些小了,再放大些,我今日写了些欢快的曲子,你回头看看。”
“多谢先生赐。”喜娘捂着嘴笑道。
赵九元摆了摆手,表示不用这样客气。她起身就要离开,这劳什子论辩她并不感兴趣,她就是来听曲挣钱的。
岂料还没走出去,便听到有人说:“秦王收回逐客令,各路客人陆陆续续返秦,秦王朝令夕改,可知何意啊?”
“诸位难道没读李斯先生的《谏逐客书》么?”
有人问:“怎么一个章程?”
赵九元本已半站起身,衣摆窸窣,闻言却顿住了。
她原是打定主意要走的,这茶楼里的高谈阔论向来与她无关,今日若不是为了那碎银几两,顺带听听小曲儿,她也不会来。
不过既然听到了李斯的大名,那就要多听几耳朵了。
邻桌一个白衣学子摇头晃脑:“李斯此文,辞藻华丽,却句句戳心。当初的商鞅、张仪、范雎,哪个不是客卿?若没有这些外人,哪有今日之强秦?”
“李斯更狠的是最后一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逐客就是自断根基。”又一人大声道。
“听说秦王看到这里,冷汗都下来了。”一人压低声音道,“秦王当天就撤了逐客令,派人快马加鞭去追已经离开的客卿。”
“可大王当初为何下逐客令?”茶博士提着铜壶过来添水,顺势插了一句。
赵九元低头吹开茶沫,听见角落里一个苍老的声音答道:“还不是因为郑国渠那件事,韩人郑国来修渠,原是行疲秦之计,秦王恼了,才迁怒所有客卿。”
“郑国也是客卿,本来郑国渠快修通了,一道逐客令,把郑国也给赶了出去,新上任的渠监是个不懂修渠的,最后把郑国找回来才解决了此事,如今郑国渠通了水。”
赵九元忽然笑了起来,随后摇了摇头。
若真的仅仅是因为郑国案,那就太过简单了。
她虽然长居于乡野之中,但刚来那一年,咸阳城内的动荡她可是亲眼目睹的。
嫪毐之乱,嬴政之怒,那一年一次性处死了许多人,咸阳城的那片广场的土壤都被染红了。
这是秦国国内的几大势力在打擂台呢。
以华阳太后为首的楚系,以嫪毐赵太后为首的赵派,还有嬴姓宗室,以及得众人拥护的秦王政。
嫪毐可不仅仅天赋异禀,他的侯爵和封地可是实打实的,他的出身也不简单。
嬴政登位之后,由于年纪小,并未亲政,朝堂政治把握在赵太后、华阳太后和吕不韦手中,可见赵太后也不是个善茬。
嬴政刚肃清嫪毐为首的赵派,急着收回权柄,楚系上交了一部分,吕不韦就成了众矢之的。
吕不韦门客众多,且都对他十分拥护,嬴政早已不能容忍,但他却不能杀了吕不韦,吕不韦对他有教养之恩。
正好又出了郑国间谍案。
嬴政干脆一竿子全打下去了,彻底将朝中客卿清洗了一遍,又趁机打压了那些自命不凡的企图扩张的宗亲。
由此嬴政彻底掌握了秦国朝堂,成了最大的赢家。
这也是她开局选择避世的真正原因,秦国高层正在进行权力更迭,她冒然冲上去,就是去送菜的。
要论玩权谋,她一个现代人单枪匹马的还真玩不过这群经营多年的老鬼。
冷兵器也不是她这血肉之躯能撞的,当然先保住小命要紧。
嬴政听着旁人说他的八卦,又将赵九元的反应尽收眼底,莫名有一股羞耻之感。
好像被开处刑了。
这群人哪里是论辩,分明就是八卦。
而且秦王都收回逐客令多久了,到现在还在讨论逐客令,这群人没赶上热乎的啊。
赵九元起身,缓步离开。
待赵九元走后,李信立刻招来蔡老板,问道:“刚才那位先生到底写了些什么,竟然让你心甘情愿给出十金?”
蔡老板哈哈笑道:“这可是本店的一道金字招牌,赵先生写的歌词,喜妹唱了,本店生意越来越好。”
“可否一观?”
“自然不行,不过过气的词可以给你看看。”蔡老板拿出旧竹简。
李信扫了两眼,便将其递给了嬴政。
不是《诗经》也不是《楚歌》。
“闲时立黄昏,笑问粥可温,君画梅竹深,晚霞任纷纷。”
“好词,这竟是一男子写出来的么?”蒙恬惊讶道。如此温柔的词,《秦风》许久不见了。
他国都在嘲讽秦国,说当年《秦风》尚有《蒹葭》,而今只有《无衣》了,现在竟又出新曲了。
嬴政淡然开口:“跟上去。”
三人在蔡老板疑惑的眼神中出了酒楼,一路跟着赵九元来到咸阳市。
只见这个皮肤白净,面容柔和的男子随手掀起了摊上的炉子,一股香甜的气息顿时弥散开来。
“主子,已经出香味了,待会儿一定能卖个好价钱。”阿旺笑呵呵地说道。
“嗯,就五钱一个吧。”赵九元随口定价道。
她今日就是来钓鱼的,不是真的卖烤红薯。
不得不承认,有时候智障系统也有点用,至少能探查一些人的行踪。
阿旺点了点头。
周围的人显然已经被这香气吸引,李信立刻走了上去,开口问道:“什么东西这样香?”
阿旺拿起麻布擦了擦炉子的边缘,但他嘴笨,面对旁人的时候,说不出几句话来。
赵九元道:“是红薯,先生可是要买红薯?香甜软糯,五钱一个。”
几乎是天价了,即便如此,也十分火爆。
赵九元让阿旺取出一个来,用竹片切开了,蜜薯烤得里面流油,一切开香味直接散得老远,把四周的人给馋坏了。
“什么东西这样香?”
“好香啊!世上怎么会有这样香的东西?”
“多少钱,额要买!”
李信见人一窝蜂地涌上来,干脆也不多问了,直接丢下钱袋:“给我来三个,要大的。”
“阿旺,给客人装三个大蜜薯。”赵九元从钱袋子里捡了些钱出来,又将其还给了李信。
阿旺收到指令,当即选了三个大蜜薯,用粽叶给裹了,又取了三根竹勺递一并递给李信。
“用勺子吃。”赵九元嘱咐了一句。
蜜薯的香气是最好的招牌。
“大家别抢,别抢,有两筐呢!”
“排队,理性购买。”
而后周围人像疯了一样涌上来,将她的声音给淹没了。
烤好的蜜薯在顷刻间被人抢光了不说,剩下的没烤的也被人买走了。
赵九元没想到自己第一次出来卖东西,会被人抢到这程度。
又去市令处走了一遍流程,赵九元便让阿旺收摊,准备回家了。有人还问这东西哪来的,赵九元含糊地糊弄过去了。
目的达到,以后再不出来卖烤红薯了,这些古代人太热情了。
“先生请留步。”
李信拦住赵九元的牛车,而后拱手道:“有位秦先生想请先生入一叙。”
阿旺顿时警惕起来,赵九元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无妨,光天化日,想必也不会做出格之事,且让我上去会一会。”
赵九元淡然的跟着李信进了一间雅舍,俗称高级茶楼。
嬴政面前还摆着吃剩下的粽叶,赵九元看了后顿时明白了,这是钓到大鱼了。
“先生请坐,这位是秦先生。”
“方才见先生在市中卖这红薯,生意火爆,不知先生这东西从何而来?”嬴政开口问。
赵九元道:“师门所传。”
“听先生的口音……你是南郑人,能在咸阳市中卖东西,想必就住在咸阳。”
“秦先生打探这些做什么?”赵九元语气淡淡地。
这人身上的衣裳一看就不是普通人能穿的,佩剑上镌刻着秦国的图腾,非王室不能佩。
语气又十分严肃,好似在审视她。
蒙恬道:“先生不要紧张,秦先生只是好奇而已。”
“这蜜薯是我等从未见过的东西,所以想问清楚它的来历。”蒙恬又补充道。
“原来如此。”赵九元颔首:“我就住在城外小坎村,这蜜薯是红薯的一个品类,适合烤来吃,软糯香甜,蜜里生油,所以香气才会那般浓郁。”
“方才还见先生在那酒楼之中,随便一写,便得了十金,今又见蜜薯,先生真是多才多宝啊。”嬴政道。
“不敢当。”赵九元道:“不过一乡野粗鄙之人尔。”
看来这三人就是先前在酒楼那三人,跟来这里,还单独相谈,一定有所求。
(https://www.02ssw.cc/5038_5038185/4365047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