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我寄人间雪满头
秦王政二十七年的春末,远在南方百越之地的刘季终于拿下了中留,又配合王贲、李信大军荡平了西瓯。只待北上,与巴蜀郡守两面夹击,一举拿下西南之地。
“将军,这是南山侯给在下的聘书和任职文书,中留置县,在下要留任中留县令。”刘季拿出一份保存得很干净的文书来。
王贲看过后,拱手道:“能攻下西瓯部族,多亏了先生从中斡旋,南山侯果然没看走眼。”
刘季拱手问:“不知南山侯在咸阳可安好?”
王贲一顿,旋即垂下头去。
“去年冬日,南山侯于咸阳病逝了。”
刘季脸上的笑意霎时凝固了。
他踉跄一步,扶住了身旁的旗杆。
南方的春日本就潮湿,此刻却仿佛有寒意从四面八方涌来,钻进他身上的铠甲,刺入他的骨髓。
还说要回去效犬马之劳……你却死了。
刘季震惊之余,瞥过头去轻笑:“这文书一式三份,加盖大印,我这辈子就留在这儿了。”
一个死了,还要算计所有人的人,这样的人得亏早早去世,不然还不知道有多少人要栽在她的手上。
刘季笑着笑着,垂下了头,他真的被算计到了。
始皇二十八年冬,秦三十万大军拿下西南之地,设三国两郡县,封国派遣相国前去代为治理,待公子长大,再派人前去就藩。李牧大军直捣匈奴王庭,灭匈奴单于,迁匈奴人于河曲之地,世代为大秦牧马。
二十六年冬末,大秦痛失南山侯,后续一年,整个秦庭陷入了低迷状态,除了一些正常基础建设外,嬴政没有大兴土木,甚至宣布轻徭薄赋,有与民休息的意思。
太子扶苏戴孝外出游历,深入基层,进行调研。
此举得益于赵九元一句话: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阳滋公主每日准时在王翦的家中报到,与韩信、项羽一起练武。
项羽终于明白当年为何先生会说那样一句话,他的祖父是个英雄;祖父是楚国的英雄,尽管楚国已经湮没在了历史的洪流里。
先生是大秦的英雄,而他日后也要成为一个被万民称颂的英雄。
吕雉接手了赵九元留下来的一切,每日好好吃饭,用功读书,研读老师留下来的手稿,顺带去小坎村寻黄石公学习阴阳理论和兵法。
萧何与张良已经正式入朝,一个任职吏部郎官,一个任职户部郎官,樊哙则成了军中小将。
活着的人总是要向前看,大秦这座巨大的国家机器将继续运转。
…………………………………………………………………………………
忽有故人心上过,回首山河已是秋。
始皇四十七年秋,五十九岁的嬴政终于登上了终南山。
尽管已是秋,终南山中依旧苍翠一片,没曾想,山顶竟然有人雕刻了一座赵九元的神像。
苍颜白发的嬴政伸手取下长在雕像上的青苔,待看清楚脸后不禁失笑:“你若是知道他们把你雕刻得如此难看,定然会气急败坏。”
嬴政碎碎念,却没发现远处的山脚下有一户人家。
赵高躺在躺椅上假寐,他年轻时候为了修路落下了太多的病痛,后来为了完成故人的遗愿,跟随方士一起寻仙,走过了许多地方。如今风烛残年,身子越发不济,他已经许久没有爬上山去看看故人了。
“终南山竟比泰山还难登,二十年前,寡人在泰山封禅,一口气便爬上泰山,李斯那老小子跟不上寡人的脚步,寡人还嘲笑他年岁大了,身子骨不中用,而今这小小的终南山却耗尽了寡人的力气。”
嬴政擦了擦雕像脚下的底座,靠在雕像旁,看着远处的林间飞鸟,还有一棵高耸入云的巨木。
他仿佛陷入了某种回忆之中。
“在下赵九元,拜见秦王!”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下是个利禄之徒,在没确定利益几何之前,何必过于显摆自己的才华呢?”
“道路泥泞,以石铺之,草棚低矮,可建高楼,规矩繁多可破旧立新,这些皆非难事,难的是——掌权者敢不敢容得下一个扭转乾坤之人。”
“还请先生教我!”
“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强则国家强!”
“若是天下百姓人人皆自称秦人,再无楚人、赵人、燕人之别,纵观天下,皆是秦土,天下百姓皆是秦人,这才是真正的大一统!”
“先生可愿跟随寡人入咸阳?寡人愿以国士待之,愿先生辅佐寡人!”
……
嬴政依靠在雕像下,低低地笑出了声。
山间缓缓升起一股朦胧的水汽,水汽渐渐凝结成一团白色絮状的云雾。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他又碎碎念。
“都怪你提什么退休,李斯刚到七十岁,就跟寡人乞骸骨了,还说什么一辈子没有闲过,老了也该享受几天安稳的生活了。”
“可他终究没有享受过一日,寡人还没下诏同意,他便在梦中去世了。”
“你把十年的时间给了寡人,寡人如今也是白发苍苍,李斯走了,王翦、蒙武走了,尉缭也走了……大家都走了,唯有寡人还留在世上。”
寡人这一生平定匈奴,收服羌人,一统夜郎、邛都,歼灭东胡,占领东瀛的功绩,也换不回你一个赵九元。
一阵风袭来,林间蒲公英的种子被吹起,渐渐飘至半空,他抬手接住一颗小小的蒲公英种子,又见风将它吹走。
风拂过他玉冠也封不住的头发,灰白的发丝飘至眼前,他又喃喃道:“到底是……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此生也算共白头。
(https://www.02ssw.cc/5038_5038185/4365019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