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白青青
今天早上六点,中纪委调查组就已经抵达了青江市!
青江市四套领导班子悉数到场迎接!
省委办和省纪委两个单位一前一后开道,武警全程护卫,交警开道!
凡是车队所过之处,整个道路实行交通管制,防止一切意外发生!
童书宇不管怎么说都是中纪委副书记,这位副书记可是以手段狠辣而闻名的。
在他手里落马的人数多不胜数,单单是厅级近三年就高达56位、省部级正副职8位!
甚至一些地方提及童书宇三个字,不少官员都是两股战战!
杨澈来的时候,借调函早就下发了,且,童书宇甚至都已经和市委领导这边开了个碰头会。
按照正常流程来说,一般这种案子,纪委内部会先开个常务会,然后下发给相关纪委科室。
中纪委下面科室都有负责各省纪委或因为上访等案件的汇总归纳,等到确认足以立案侦查的时候,会上报常务,召开专门会议。
而这一次,童书宇带着人急匆匆下来,从程序上来说是不符合流程的,但...具体符不符合流程...人家本身就是原则,原则说了算!
中纪委办案点在青江宾馆,同样也是规定酒店。
等杨澈拿着借调函上了三楼之后就看见一群人正在搬桌子,合桌子,市纪委和省纪委同步过来的所有资料都放在了桌子上。
一道道身影此刻正在忙碌着,各司其职的整理着未来一段时间的办案场所。
“那个...同志...我问一下,我是从市纪委借调过来的...在哪报道啊?”
杨澈也是第一次借调,他是真的不太清楚。
毕竟...一次上岸,直接就进入了市委办这个含权量很高的单位!
简简单单过了没多久就成为了童镇岳的秘书。
杨澈面前的女干部一撩头发,风情万种的笑道:“杨澈同志是吧?你跟我来吧,童书记已经吩咐过了。”
对于借调这种事,对于他们而言并不算陌生,纷纷转头看了一眼就收回了目光就继续做着手里的事情。
这位中纪委女干部年龄不大,28岁左右,短发显得很干练,不得不说,颜值也很高,是属于那种小巧玲珑的,小脸看起来很乖很可爱。
“你好同志,我叫白青青,未来一段时间就在一起工作啦。”
白青青笑起来很好看,脸上带着两个小酒窝。
她朝着杨澈伸手,杨澈轻笑一声,和她握手:“你好,白青青同志。”
接待礼仪中,这种握手仅半握,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三秒。
杨澈当然是遵守规矩啦。
有一说一,白青青的手指修长,且肉乎乎的,摸起来很舒服,很白,很软。
白青青吐了吐舌头,一双眼睛都快黏在杨澈身上了。
“青青!别犯花痴啦!童书记说杨澈来了就赶紧带他上去。”
一道声音突然传来,从四楼走下来一个约莫四十,长发扎起的干练中年女人。
白青青转头:“略略略。不听不听。”
然后白青青小声介绍道:“杨澈同志,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们十一室副主任房怡,我们都叫她灭绝师太!”
房怡从楼上下来,看见白青青和杨澈低声说着什么,她的头上也浮现出三道黑线。
“白青青!又在说我什么坏话!”
白青青朝着房怡吐了吐舌头,赶紧拉着杨澈上楼,指了指走廊尽头的一间办公室。
拍了拍自己傲人的胸脯,缩了缩脖子:“童书记可吓人啦,你自己去吧。”
说罢,白青青就赶紧溜了。
就好像走廊尽头有什么可怕的东西一样。
杨澈一脸问号,童书宇吓人吗?他感觉还好吧。
之前在医院的时候,童书记也没有很吓人啊。
想了想,杨澈咽了一口唾沫,好吧,这级别,这身份的存在还是很恐怖的,毕竟是中纪委副书记。
杨澈缓步上前,站在门口敲响了童书宇办公室的门。
咚咚咚。
杨澈敲门。
“进来。”
独属于童书宇低沉声线从里面传来,杨澈这才长吐出一口气,轻轻拧开门把手。
“童书记,我过来报到。”
杨澈拿着借调函,进来之后,熟练的拿起门口柜子上的水壶,将童书宇玻璃杯中的水填满后,这才双手把借调函放在他的面前。
童书宇顺手将他的借调函放在一边,拧开保温杯吹了吹,笑着道:“坐吧。”
领导说坐,一般是有两层意思。
要么是真的让你坐,要么就是意思意思。
身份差距太大的情况下,大部分都是客气客气而已,一定要摆在自己的位置。
“领导,我站着就行。”
童书宇意味深长地看了杨澈一眼,将保温杯重重搁在桌面上。
陶瓷杯底与实木桌面碰撞的声响让整个房间气氛骤然凝固。
“让你坐就坐!”
这五个字像冰锥般刺进耳膜,杨澈立即拉开对面的椅子,只坐了前三分之一位置,腰背挺得笔直。
半个屁股挨在椅子上...他可不敢随意...
“听说,昨天晚上的青江市很热闹啊?”童书宇笑呵呵的说道。
杨澈的cpu都快冒烟了,这话什么意思?
昨天晚上闹得人尽皆知的就是建设局档案室火灾,至于对于他的行贿案嘛,那是纪委的事情。
昨天晚上也就只有这两个事情...后者应该不会,热闹嘛...
“是童书记,昨天晚上建设局档案室发生火灾,消防支队的初步报告是...线路老化。”
线路老化这个原因是放在桌面上的,昨天晚上那么多人都知道...说出来也没关系。
公开的事情,没什么好隐瞒的。
“呵,你信吗?”童书宇轻笑一声,随后道。
杨澈没有回答,这种事情怎么回答啊!
要是对面是童镇岳,他还能说一句,这怎么可能啊,这明显就是在掩盖真相!
可对面的是童书宇!
中纪委副书记!
这种没有尘埃落定的事情,可不能乱说。
体制内,尤其是政坛,一定要多思考,少说话,避免祸从口出。
“童书记,目前正在深入调查,事实尚不可知。”
“作为借调人员,我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关于火灾原因,专业部门的调查结论自然是最权威的依据。”
(https://www.02ssw.cc/5038_5038182/4365537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