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凤袍要加身 > 第50章女子若要有出息必得是天纵奇才?

第50章女子若要有出息必得是天纵奇才?


正月十七,寅时才过,皇城还笼罩在一片灰蒙之中,各处的灯却已经次第亮起。宫人们悄无声息地穿梭于廊庑之间,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几分凝重。今日的朝会非同寻常,谁都知道,这位新晋的摄政王将要颁布一系列重大政令,彻底改变大萧王朝的格局。

谢凤卿立于寝殿窗前,望着东方渐白的天空。侍女们正为她穿上那身玄色摄政王朝服,金线绣成的凤凰展翅欲飞,在烛光映照下流光溢彩。朝服很重,压在她单薄的肩膀上,如同这万里江山,重得让人喘不过气。

“王爷,时辰快到了。”萧御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她转身,见他一身深紫亲王服,玉带勾勒出劲瘦腰身,按剑而立的身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挺拔。不过一年光景,他们从互相猜忌的对手,成了携手共治的盟友。命运之离奇,着实令人唏嘘。

“走吧。”她敛起心神,目光恢复清明。

金銮殿内,百官垂首肃立,呵出的白气在寒冷的空气中交织。他们偶尔交换眼神,却无人敢交谈。一些老臣的胡须上已结了一层白霜,却也顾不得拂去。

龙椅依旧被玄色帷幕遮盖,而一旁的摄政王座已然成为新的权力中心。当谢凤卿步入大殿时,百官齐跪,山呼千岁之声震耳欲聋。她的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空悬的龙椅上,心中涌起难言的复杂情绪。

辰时正刻,朝钟鸣响,余音在金銮殿内回荡。百官倏然肃立,目光齐齐投向丹陛之上。

谢凤卿端坐于摄政王座,玄色朝服上以金线绣成的凤凰在晨曦中展翅欲飞,流光溢彩。她头戴七珠冠冕,垂下的玉旒微微晃动,遮不住那双锐利如鹰的眼眸。萧御立于其侧,身着深紫亲王服,腰束玉带,手按长剑,身姿挺拔如松,目光沉静地扫视全场,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谢凤卿展开第一道诏书,绢帛在她手中发出轻响。她声音清越,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字字清晰传入每个朝臣耳中:

“这第一条嘛还是按照之前说的:天下兵权尽归摄政王府,各州郡私兵限期十日解散,违者以谋逆论处,各位大人应该不会有异议吧。’”

朝堂上一片寂静,唯有她的话语在殿内回荡。几位手握私兵的将领面色微变,却无人敢出声反对。

接着,她展开第二道诏书:“至于第二道嘛,北疆铁道扩建至江南,设三大干线,毕竟老话说的好要想富先修路。火药专营权归盐铁署统一管辖,民间可用但需严格审批。”

这时,新任女相林清音步出朝列。她身着绛紫官服,秀发整齐地束于冠内,虽为女子却英气逼人。她躬身行礼,声音清脆坚定:“臣领旨。铁道扩建可促进货物流通,加强各地联系;火药专营能防患于未然,确保天下安定。”

谢凤卿微微颔首,展开第三道诏书时,语气格外坚定:“最后我最想说的就是要设立女学贡院,与科举同阶,通过考核者可入朝为官。”

此言一出,朝堂顿时哗然。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臣颤巍巍地出列:“王爷!女子为官,自古未有先例啊!牝鸡司晨,惟家之索。这…这恐怕于礼不合,动摇国本啊!”

紧接着,又一位中年文官站出来:“李大人所言极是!《礼记》有云:‘男不言内,女不言外’。女子理当恪守闺训,相夫教子,怎可登堂入室,与男子同朝为官?此例一开,礼崩乐坏,国将不国啊!”

朝堂之上,近半官员纷纷跪地:“请王爷三思!”

谢凤卿目光一凛,周身气势陡然变得凌厉。她缓缓起身,每一步都踏在众人心上。

“自古未有,便从今日始。”她的声音冷如寒冰,“女子之才不输男儿,为何不能为国效力?难道诸位认为,本王也不配站在这朝堂之上吗?”

方才发言的李大人顿时冷汗涔涔:“老臣不敢!王爷天纵奇才,自然非寻常女子可比……”

“哦?”谢凤卿冷笑,“依李大人之言,女子若要有出息,必得是‘天纵奇才’方可?那男子为官,可需个个都是天才?”

李大人语塞,面红耳赤不能答。

此时,一位年轻御史站出来:“王爷明鉴!非是臣等轻视女子,实在是男女有别,各司其职。女子体弱,性情优柔,遇事难免感情用事,恐误国事啊!”

“感情用事?”谢凤卿声音陡然提高,“去年江北水患,是谁不顾身孕亲赴灾区,三日不眠组织救灾?是谁变卖嫁妆,开设粥厂救活数千灾民?是陈尚书的夫人!去岁边关告急,是谁组织城中妇孺日夜赶制冬衣,是谁带头捐出全部首饰充作军饷?是张将军的夫人!”

她目光如电,扫过全场:“而这些夫人们,在诸位口中,只是‘体弱’、‘优柔’、‘感情用事’的妇人?那么敢问,当时诸位又在何处?是在歌楼酒肆吟风弄月,还是在府中高谈阔论女子无才便是德?”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臣颤巍巍地出列,声音因激动而发抖:“王爷!万万不可啊!女子为官,自古未有先例!牝鸡司晨,惟家之索。此例一开,礼崩乐坏,国将不国啊!”

紧接着,又一位中年文官站出来,拱手道:“李大人所言极是!《礼记》有云:‘男不言内,女不言外’。女子理当恪守闺训,相夫教子,怎可登堂入室,与男子同朝为官?”

朝堂之上,近半官员纷纷跪地:“请王爷三思!”

谢凤卿目光一凛,缓缓起身,玄色朝服随之摆动,发出窸窣声响。她每一步都踏得沉稳有力,直至来到众臣面前。

“自古未有,便从今日始。”她的声音冷如寒冰

此时,一位年轻御史站出来:“王爷明鉴!非是臣等轻视女子,实在是男女有别,各司其职。女子体弱,性情优柔,遇事难免感情用事,恐误国事啊!”

谢凤卿尚未回应,女相林清音已朗声道:“张御史此言差矣!去年西北大旱,下官奉命前往赈灾,三日不眠,调度粮草,安置灾民,未见因‘感情用事’而误事。反倒是一些官员,”她目光扫过几位大臣,“因循守旧,推诿扯皮,险些误了救灾大事!”

谢凤卿走向殿门,指着远处隐约可见的女学贡院:“今日起,天下才子,不论男女,皆可凭才学建功立业。有才者,不问出身;有能者,不计性别。这才是真正的天下共治!”

她转身面对百官,目光灼灼:“本王知道,变革总会引来非议。但诸位可曾想过,天下女子半数人口,若都能读书明理,为国效力,我大萧将会何等强盛?闭关锁国,固步自封,才是取祸之道!”

阳光恰在此时洒在她身上,玄色朝服泛起金光,宛如神祇。史官郑重落笔,墨迹淋漓:“正月十七,摄政王颁三诏,兵政合一,女相登朝,开万世之先河。”

巳时三刻,摄政王府密议室。

谢凤卿与心腹重臣围坐在巨大的沙盘前,上面清晰地标注着盐铁火药专营路线图,中原、江南、北疆的重要枢纽一目了然。

“火药民营许可已下发,但利润的十分之一需纳入女学基金。”谢凤卿指尖轻点沙盘上的江南区域,目光锐利,“我们要让天下人明白,经商致富不是罪,但取之于民,必要用之于民。”

萧御接过诏书,盖下监国印,声音沉稳有力:“今日起,经济命脉归天下,不归宗室。这是千古未有的变革,也是天下共治的基石。”

这时,侍卫来报:“王爷,宗室罪碑拓片拍卖完毕,共得白银三百万两。”

谢凤卿眸光微动,想起那些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灾民,心中涌起一阵酸楚。权力之争固然残酷,但最终目的是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她清晰地说道:“全部用于赈灾和铁道修建。每一文钱的去向都要登记在册,定期公示。”

众人领命而去后,谢凤卿独自站在沙盘前,望着错综复杂的路线图出神。萧御轻轻走到她身边,递上一杯热茶:“可是在担心新政推行不易?”

谢凤卿接过茶盏,温热透过瓷壁传到掌心,稍稍驱散了心中的寒意。她望向窗外,轻声道:“变革总会触动某些人的利益,但我更担心的是百姓能否真正受益。这些政令看似光鲜,若执行不当,反而会成为新的负担。”

萧御的目光变得柔和:“有你时时心系百姓,新政必能造福苍生。”

此时,窗外忽然传来一阵喧哗。一个侍卫匆匆来报:“王爷,府外有数十名太学生跪谏,反对女子为官之说。”

谢凤卿与萧御对视一眼,双双来到府门外。

只见数十名身着太学服饰的学子跪在门前,为首的举着一份万言书,高声诵读:“……男女有别,国之大体。女子为官,乱男女之别,逆阴阳之序,必致人伦崩坏,社稷倾覆……”

围观的百姓越来越多,议论纷纷。有人赞同,有人反对,更多人则在观望。


  (https://www.02ssw.cc/5038_5038035/1111110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