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天龙:开局习得少林七十二绝技 > 第110章 圣僧,虚竹

第110章 圣僧,虚竹


腊月二十二,少室山。

寒风卷过苍茫山脊,古刹檐下铜铃清响,一声声荡入云际。少室山的巨大广场上,早已聚了数千豪杰。有的锦袍佩剑,气度雍容;有的鹑衣百结,风尘仆仆。三山五岳,正邪各派,此刻皆屏息凝神,目光汇聚于北面那座白石高台。但见少林方丈玄慈大师白眉低垂,宝相庄严,端坐如一口亘古洪钟。身后达摩院、戒律院、般若堂诸院首座各按方位肃立,气息浑融一体,暗合佛法阵势,肃穆之气笼罩全场。

忽听得东首人丛中一声带着哭音的娇呼:“誉儿!我的誉儿!”  众人侧目看去,只见一个道装女子疾步冲出,云鬓微乱,眼角含泪,正是镇南王妃刀白凤。她身后跟着数人,当先一人紫袍玉带,面含忧色,正是镇南王段正淳。

段誉浑身一震,回头望去,叫道:“娘!爹爹!”抢上前去。刀白凤一把抓住他手,颤声道:“你这孩子……这些日子去了哪里?叫娘担心得日夜难安……”  说着语音哽咽。段正淳沉声道:“回来便好。江湖风波险恶,此次便跟我们回去吧!”  话虽严厉,眼中关切之色却掩藏不住。

便在此时,西南角上传来一声冷哼,不大,却清晰地钻入每个人耳中。众人望去,却是四大恶人悄然而至。段延庆以铁杖点地,身子凌空虚悬数寸,双目如冷电,直射段正淳。

场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却是数百丐帮弟子之前那条大汉。但见乔峰抱臂而立,身形雄健如山如岳,虽一言不发,那股豪迈干云、睥睨天下的气概,已压得周遭群雄呼吸为艰,不敢直视。

正当万籁俱寂,气氛凝滞之际,山下忽传来一声长吟,震得松枝上残雪簌簌而落:

“吐蕃国师,大轮明王,法驾少室山!”

只见一行仪仗浩浩荡荡出现在山道尽头。前方是八名身形魁梧、气息沉凝的红衣喇嘛,手持经幢、香炉开道。紧随其后的,是十六名精壮喇嘛,以内力共同托举着一顶极其华贵、缀满金铃与五彩璎珞的吐蕃轿辇,轿辇离地三尺,平稳如履平地,缓缓“滑”入场中。轿帘以金丝绣着繁复的曼荼罗图案,在冬日稀薄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轿帘无风自动,向两旁掀起。

一道身影自轿中缓步而出。

来人正是吐蕃国师——大轮明王鸠摩智。

他身披一袭绛紫色镶金边袈裟,头戴尖顶僧帽,面容宝相庄严,肌肤隐隐有玉光流动,一双眸子开阖之间,神光湛然,令人不敢逼视。他手中持着一串晶莹剔透的琥珀念珠,步履从容,仿佛踏着云端而来。

他目光如温和的暖玉,先徐徐扫过全场数千群雄,将在场所有人的震惊、好奇、敬畏尽收眼底,最终定格在高台之上的玄慈方丈身上。

鸠摩智双手合十,执了一个标准的佛礼,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耳中,带着一种令人心折的磁性:

“贫僧鸠摩智,乃吐蕃国师。今日闻得少林宝刹,召开此旷世难逢之英雄盛会,天下豪杰,十亭中倒来了九亭。如此盛况,可谓百年罕见,足见少林为中原武林泰山北斗,领袖群伦,威望隆重。”

他先捧了少林和在场群雄,言语极尽礼貌,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

随即,他话锋微转,语气依旧平和,却多了一份身为求道者的执着:

“贫僧自幼皈依我佛,潜心佛法之余,亦对武学微末之道,抱有几分探究之心。久闻中土少林,乃禅宗祖庭,武学圣地,藏有七十二门绝技,每一项皆博大精深,蕴含无上佛法妙谛,享誉天下垂数百年。贫僧心向往之久矣。”

说到这里,他微微一顿,目光变得更加明亮,带着一种混合着谦逊与自信的光芒:

“常闻佛理需辩方能越明,武学需证方可知真。今日,恰逢此天下英雄齐聚之良机,可谓因缘际会。贫僧不才,愿效古人‘班门弄斧’,就以少林七十二绝技,向少林诸位精研绝艺的高僧大德请教。以为盛会助兴,不知玄慈方丈与众位高僧,可否成全贫僧这点向道之心?”

鸠摩智此言一出,偌大的少室山广场,先是一寂,随即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喧哗!

“什么?身兼七十二绝技?这蕃僧莫不是失心疯了?”

“狂妄!简直狂妄至极!少林七十二绝技,每一门都需穷尽毕生心血,他竟敢夸此海口?”

“看他宝相庄严,不像虚言恫吓之辈,难道……”

不仅群雄骇然,就连少林众僧,也从最初的惊愕化为了浓浓的质疑与怒意。达摩院首座玄难大师脾气最为火爆,此刻再也按捺不住,猛地跨前一步,声如洪钟:

“阿弥陀佛!明王此言,未免太过!我少林七十二绝技,乃达摩祖师及历代高僧所创,博大精深,且彼此功法路数多有不同,甚至相互克制。莫说兼通,便是精通其中三五门,已是百年难遇之奇才!明王虽是吐蕃高僧,但如此狂言,视我少林千年武学为何物?”

鸠摩智面对质疑,丝毫不恼,反而微微一笑,那笑容中带着绝对的自信与一丝怜悯,仿佛在看不通佛法的愚钝之人。他目光转向玄难,合十道:“阿弥陀佛,玄难大师既然不信,贫僧愿以微末之技,向大师讨教一二。便以大师最擅长的——大韦陀杵,如何?”

玄难瞳孔一缩,他精研大韦陀杵数十年,早已臻化境,这蕃僧竟敢指名道姓以此功较量?当下更不答话,沉喝一声:“好!那就让老衲领教明王的高深‘韦陀杵’!”

话音未落,玄难僧袍无风自动,周身骨骼发出一阵噼啪爆响,原本精瘦的身躯仿佛瞬间膨胀了一圈,右臂一抬,并指如杵,一股刚猛无俦、足以开山裂石的磅礴气劲已隔空向鸠摩智轰去!正是大韦陀杵的起手式——韦陀献杵!劲风呼啸,刮面如刀,显示出玄难在此功上数十年的深厚造诣。

群雄见状,无不屏息,心道这蕃僧托大,恐怕要立毙当场!

然而,鸠摩智面对这雷霆一击,竟是不闪不避,同样右手抬起,食指与中指并拢,捏了一个与玄难一般无二的杵印,迎着那澎湃气劲轻轻一点!

“嗡——!”

一声奇异的闷响,并非惊天动地的爆炸,而是如同巨钟被敲响后的低沉共鸣。鸠摩智指尖所发劲力,竟然后发先至,其刚猛醇正处,与玄难一般无二,但其劲力运转却更为凝聚、精纯,仿佛去除了所有不必要的损耗,直指“刚猛”本源!

两股同源却不同质的韦陀杵力在空中相撞,玄难只觉一股更为精炼纯粹的刚猛之力反涌而来,竟将他苦修数十年的功力逼得微微一滞,脚下“蹬蹬”连退两步,方才卸去力道,脸上已是一片骇然!

“你……你怎会我少林正宗韦陀杵?!而且……”

鸠摩智收指而立,宝相庄严:“佛法无边,武学亦然。大师,承让了。”

玄难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他乃达摩院首座,竟在一招之间落于下风,还是在自己最得意的武功上!这简直匪夷所思!

“阿弥陀佛。”  一声佛号响起,执法长老玄苦大师缓步而出,他面色悲悯,眼神却坚定无比,“明王武功通神,老衲佩服。老衲不才,愿以般若掌,再向明王请教。”

玄苦的般若掌,在少林寺中仅次于方丈玄慈,掌力含而不露,慈悲中蕴藏降魔伟力。他双掌一圈,掌影重重,如千手观音,将鸠摩智周身笼罩,掌力如春风化雨,无孔不入,却又带着度化一切的坚定意志。

鸠摩智初时以同样精妙的般若掌应对,两人掌影翻飞,气劲交缠,看似旗鼓相当。但玄苦的掌法圆融老辣,后劲绵长,数十招后,鸠摩智渐感压力,其掌法中的变化似乎已被玄苦隐隐克制。

久攻不下,鸠摩智眼中闪过一丝焦躁,随即被一抹厉色取代。他忽然变招,指法变得空灵变幻,正是无相劫指!同时,他口中竟朗声诵念起玄澄所授的、对应此指法的佛经精义: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经文一出,他指尖的无相劫指力仿佛被注入了灵魂,变得更加虚幻难测,指力穿梭于玄苦的般若掌影之中,竟寻隙而入,逼得玄苦回掌自守!

不等玄苦喘息,鸠摩智招式再变,掌缘变得赤红,隔空劈斩,火焰刀再现!炽热刀气纵横,他口中经文也随之变换:

“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然,金刚亦有怒目,只为降服四魔!”

这蕴含佛理的诵念,竟似乎理顺了他体内不同绝技真气运转的些许滞涩,使得火焰刀的灼烈戾气中,多了一份佛门的刚正与威严,威力更增!

紧接着,拈花指、多罗叶指、因陀罗抓……种种绝技信手拈来,而每一招使出,他都辅以相应的佛经口诀!

“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他一边疾攻,一边口诵真言,招式与经文完美契合,仿佛不是在比武,而是在进行一场宏大的佛法演示!那精妙的招式,配上直指武学本源的佛理,看得全场武林豪杰目瞪口呆,心神为之所夺!连玄慈方丈等少林高僧,也面露极度震惊之色,他们钻研佛法武功一生,也从未想过,武功竟能以这种方式施展!

玄苦在如此诡异而强大的攻势下,只能将般若掌催至极致,苦苦支撑,败象已生!

就在玄苦即将落败,全场皆被鸠摩智神乎其技所震慑之际,一个略显慌张、带着几分憨厚的声音,突兀地从少林寺知客僧的人群最后面响起:

“这……这位大师,你……你这样使得不对。”

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场上高手的耳中。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穿着粗布僧袍、浓眉大眼、鼻孔上翻,相貌颇为丑陋的年轻僧人,正手足无措地站在那里,脸上满是真诚的困惑。他挠了挠光秃秃的脑袋,看着鸠摩智,又补充了一句:

“你强用佛法催动异种真气,看似顺畅,实则如饮鸩止渴,离佛法越远,离魔道越近矣。”

这丑和尚,正是虚竹。


  (https://www.02ssw.cc/5037_5037859/4376607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