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刚打下倭国,大明帝王聊天群来了 > 第141章 时代洪流,铁血革新

第141章 时代洪流,铁血革新


“大明帝王聊天群”之内,前所未有的喜悦与振奋,正洋溢在每一位帝王的心头。

透过那神奇的光幕,朱元璋与朱棣等人,仿佛亲眼见证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时代变革。

在元武皇帝朱高爔的统筹与指导之下,历经多朝的协同改革,大明那略显僵化的军事体系,正在完成一场从传统冷兵器,向“火器+战术”深度融合的伟大跨越。

与此同时,以“开放海禁”与“官绅一体纳粮”为核心的经济变革,亦在同步释放着惊人的红利。白花花的银子,正源源不断地从民间与海外,流入那早已干涸见底的国库。

永乐朝,乾清宫内,朱元璋抚着胡须,看着光幕上一份份来自后世的捷报与财政简报,那张不怒自威的脸上,罕见地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咱当年要是也有这些个神器,何愁蒙元余孽不灭,四海蛮夷不服!”

朱棣更是拍案叫好,眼中战意升腾:“好!好一个火器革新!好一个官民协同!咱老朱家的子孙,就该有这等气魄!”

他们这些开国帝王,正在亲眼见证着后世的浴火蜕变,由衷地为这股势不可挡的时代进步而感叹。

嘉靖朝,宁波卫,新建造船厂。

海风吹拂,带来了咸湿的空气与木料的清香。

嘉靖皇帝朱厚熜,身着一身便于行动的劲装,正站在一座巨大的龙门吊高台之上。他的脚下,是一艘艘崭新的福船战舰,龙骨坚固,船身巍峨。无数工匠在其间穿梭忙碌,正按照元武朝传来的精密图纸,小心翼翼地,为这些新式战船安装着锃亮的青铜火炮。

早在数月之前,这位曾经一心修道的帝王,便以雷霆之势,下旨组建了一支全新的海军——“靖海水师”。

这支水师,抽调了福建、浙江沿海最为精锐的驻军,全员配备了由兵工厂仿制的新式燧发枪  。这种划时代的武器,比大明传统的火铳射程足足远了五十步,且因其独特的击发与装填结构,射击速度提升了整整一倍!

水师初成,在海面上进行实弹操练之时,数百支燧发枪的齐射之声,宛如九天惊雷  。那密不透风的弹雨,仿佛一道钢铁与火焰组成的墙壁,在瞬息之间便将百步之外的靶船打得千疮百孔,木屑横飞!

不久前,盘踞在福建外海的倭寇残余势力,便有幸亲身“体验”了这等神威  。当他们驾着小船,妄图故技重施,靠近大明战船进行跳帮作战时,迎接他们的,是足以撕碎一切的弹雨。他们甚至连靠近大明战船百步之内的机会都没有,便被靖海水师打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  。

仅仅三日,这场堪称围剿的战斗便宣告结束。被俘获的倭寇战船多达三十余艘,其首领更是被活捉,直接押解至京师问斩,大快人心!

朱厚熜深知,强大的武器,必须要有优秀的将领来驾驭。他亲自派人,于民间寻访大明抗倭名将戚继光的后人,最终在蓟州找到了其嫡孙——戚明远  。

对于这位将门之后,朱厚熜破格提拔,直接任命其为“火器营参将”,负责在蓟州训练一支全新的、以燧发枪为核心的新式火器部队  。

戚明远不负所望,他将祖辈戚继光独创的“鸳鸯阵”战术,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良  。他将原本的长短兵器配合,与燧发枪的三段式齐射战术完美融合  。长枪手负责构建防线,保护火枪手免受骑兵冲击;而火枪手则以连绵不绝的弹雨,为长枪手与刀盾手,创造出致命的攻击机会。

如此一来,大明步兵的整体攻防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

与此同时,数十年后的万历朝。

辽东,萨尔浒古战场。

秋风萧瑟,吹过这片曾经埋葬了数万大明忠魂的伤心之地。

新任辽东总兵戚金,戚继光之子,正策马立于山岗之上。他的身后,是三千名神情肃穆,气势沉凝的骑兵。这,便是由萨尔浒之战的残部,经历严酷整训之后,重组而成的“铁骑营”  。

士兵们皆身着新式镶铁棉甲,既能抵御箭矢,又不失灵活性。而他们手中所持的,亦不再是传统的长枪马刀,而是一种经过特殊改良的新式火铳  。

此铳的铳管,比寻常火铳加长了三寸,且在下方配备了小巧的支架,可稳稳地架在马背的鞍桥之上进行射击  。这小小的改动,却完美地兼顾了骑兵的机动性与火器的强大威力!

在过去那如同地狱般的三个月里,戚金每日亲自督训,对这支军队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战马飞奔百步之内,必须完成装药填弹!于疾驰之中,亦可稳定瞄准,百步穿杨!”

严苛的训练,换来的是战力的蜕变。

不久前,铁骑营在辽东边境,与一支素来以骑射彪悍著称的蒙古部落,发生了遭遇战。

面对蒙古骑兵那如同潮水般涌来的传统冲锋阵型,铁骑营的士兵们没有丝毫慌乱。他们在戚金的指挥下,不慌不忙地策马、架枪、瞄准、击发!

“轰!轰!轰!”

三轮火铳齐射,瞬间便将蒙古骑兵引以为傲的冲锋阵型,撕开了一道道血肉模糊的口子!人仰马翻之间,斩获首级五百余颗,彻底扭转了自萨尔浒之战以来,明军面对游牧骑兵时的颓势!

除了陆军的革新,大明的海防体系,亦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万历朝开放海禁之后,朱高爔通过聊天群,向朱厚熜与朱翊钧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允许民间商船武装化!

很快,一道新的旨意便下达到了沿海各省:凡吨位超过百石的民间商船,皆可向市舶司申请,合法配备两门小型火炮,以及二十支燧发枪,用以自卫  。

这些武装商船,平时往来于南洋与大明之间,赚取着丰厚的利润。而一旦战时需要,朝廷便可将其征调,随时编入水师,成为一支强大的预备海军力量!

福建商人郑芝龙的庞大船队,甚至不等朝廷征调,便主动协助靖海水师,清剿盘踞在台湾海峡一带的海盗,战功赫赫  。

一个前所未有的,“官民协同”的新式海防体系,正在大明的万里海疆之上,悄然成型!


  (https://www.02ssw.cc/5037_5037803/1111101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