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家父田舍郎,六元及第震朝堂 > 第46章县试开始

第46章县试开始


五柳先生去了观复书院。

消息像是重磅炸弹,彻底引燃了保定府。

五柳先生本名苏渊明。

两朝帝师,字号五柳先生。

被天下读书人奉为武朝第一鸿儒。

书院所有先生教授,以及学政署的官吏全都站在门口迎接。

“五柳先生,竟然真的是五柳先生!”

“观复书院何德何能,有幸接待五柳先生啊!”

沈无忌等人脸色激动得通红,眼神里全都是对帝师的崇拜和尊敬。

众人也是对苏渊明恭恭敬敬地行了学生礼。

没办法。

苏渊明是天下读书人的标杆,具有相当的名儒效应。

他本人也笑盈盈地接受了众人一礼。

“老夫游历北方,恰好经过保定府,故而就来观复书院坐坐。”

听了苏渊明的话,沈无忌等人险些兴奋地晕过去。

任谁也没想到,苏渊明是专门来给他们指导教育工作的。

“先生,能为我们传业授道是我等的荣幸。”沈无忌的声音也颤抖起来,“学生已经备好薄茶,您里面请。”

在一群人的簇拥下,苏渊明进入了观复书院,沈无忌在一旁小心地讲解关于书院的历史。

也不知道是谁走漏的消息,安宿县的文人也纷纷赶往观复书院,想一见五柳先生真容,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求教的机会。

万一被五柳先生看中,被收为关门弟子也说不定呢。

“老夫会在安宿县逗留一段时间,就住在灵山镇。”苏渊明笑着看向众人,“你们如果有疑问可以来家中请教。”

围观的文人们听到这话,简直幸福得要死过去,竟然真的能向先生请教学问。

唯独沈无忌和孔冲闻有些意外,听苏渊明说的地址,好像和沈家小院只有一墙之隔啊。

…………

沈家小院,时不时地传来朗朗的读书声。

听得苏渊明一阵稀奇,他们读得像是四书五经,却又和四书五经有些不同。

苏渊明本身不是迂腐的读书人,不然也不会成为天下读书人的楷模。

他一直都觉得,现在的学术是最简单的事情了。

人再笨,十四岁还学不会吟诗作对吗?

甚至是他坚持认为,天下幼童四岁就应该入学,八岁之前四书五经论语就应该倒背如流,之后再用八年的时间读完所有经典杂学。之后在国子监深造一年,然后直接参加秋闱。

在他的眼里,学问就是最简单的东西。

为什么儒生们学不会学问?

就是因为学问被历朝历代所谓的名儒注解,把最简单的东西变复杂了。

很好奇,却又拉不下脸面过去询问。

再加上每天来找他请教学问的人,都排起了长龙,只能强忍着好奇。

保定四大才子和沈庆之被隔壁的场面也是吓得不轻,根本搞不清状况。

多方打听之后,才了解了一点儿,是两朝帝师住在他们家的隔壁。

怪不得这么多人过来,原来是一条大粗腿呀。

在古代,想要起飞首先要攀附高枝。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接触学阀,成为学阀的一分子。

老爹他们四个,已经抱上了孔家的大腿。

那自己该如何不着边际地抱上苏渊明的大腿呢?

沈庆之越看隔壁小院越是眼馋。

苏渊明这条大腿,简直太瓷实太粗壮了。

名望、学识、权力、后台、人脉……

近乎一切登顶高峰的buff,全都叠满了。

目光灼热地盯着隔壁小院,沈庆之也开始琢磨起来,该如何拜师。

或者过去探探口风,万一人家没有收徒的打算呢?

或者,攀附上关系之后,做个忘年交也好呀。

新邻居搬过来,里正大人理应过去的,但沈庆之总觉得意图太明显。

最后决定让王玖过去,帮忙维持维持秩序,伺机打探一下虚实。

…………

时间转瞬即逝,很快就到了县试的日子。

苏先生的小院门口,也挂上了不见客的木牌。

灵山镇也彻底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人群也全都涌向了县衙的学署。

沈庆之带着四大才子来到县衙,这里已经聚集了很多学子。

一眼就看到了陈季常,甚至是他能从陈季常的眼里看到很多不屑和鄙夷。

但可惜的是,科考是笔下见真章,眼神不能当饭吃。

随着时间的推移,气氛也变得凝重起来。

沈庆之也终于开始重视这次考试。

通过了县试等于迈进了科考的门槛。

可测试的合格率……

却是十分残酷。

看着周围乌泱乌泱的考生,近乎两千人。

能成功上岸的,最多也就百人。

到了考试时间,学署的大门打开,三班衙役结队维持秩序。

开始逐个点名验明正身,经过详细检查不存在作弊行为才让他们进入考棚。

四大才子打开书箱,把一切用具展示给衙役。

紧跟着便开始脱衣服,鞋袜,甚至很多人被要求当众掰开屁股缝。

和现在一样,每条奇葩的规定背后,总是会出现奇葩的事情。

曾经,某位老兄就是在屁、眼里藏小抄,被检查人员无意中发现的。

笔墨纸砚、干粮也全都没有放过,甚至连馍馍、饼子都要掰开。

验身通过,便在衙役的带领下走向考棚。

县丞周桦骢、县丞苏悯农、学政署的官吏早就等待多时。

“朝廷开科举,意在招募人才。尔等当奉公守法,严格遵守考场规矩,若存在舞弊行为,免除学籍、逐出书院、永不录用。”

周桦骢说这些话的时候,多少有些感慨,当年他科考的时候,每场都要被考官训话。

随后便是沈无忌了,他除了是观复书院的山长,还是安宿县学政署的学政。

掏出演讲稿,当众开始宣读,大概意思就是赞美朝廷赞美陛下,赞美县太爷的。

考棚是临时搭建的,内部桌椅也是临时拼凑的,很多贫困县办县试,都要自己准备桌椅。

县试第一场要考一天,白天开始傍晚结束。

铜锣声响起,衙役们发放草纸和答题纸。

四大才子不知道是不是饿了,在等待放题的时候,竟然优哉游哉地吃起了糕点。

周围的考生纷纷侧目看去,眼里忍不住露出嘲讽之色。

可他们并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屡试不中早就让他们习惯了一切,与其紧张还不如放松一点儿。


  (https://www.02ssw.cc/5037_5037784/1111110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