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家父田舍郎,六元及第震朝堂 > 第122章 穷山恶水出刁民

第122章 穷山恶水出刁民


官场,讲究的是资历和传承。

内阁三老,基本都是六部尚书晋升后担任。

不管是年龄还是资历,礼部尚书戴胄都是接替内阁的最佳人选。

但戴胄的履历上还缺一笔,只要主持一场科举考试,他就会变成内定人选。

可万万没想到,老皇帝有意点王杰做会试的主考官。

王杰是出了名的鬼见愁,这是要给天下的考生增加考试难度了。

老皇帝似乎也看出百官的疑惑,看向戴胄笑问道,“爱卿的族侄今年也要参加秋闱吧?”

百官听闻恍然大悟,如果有亲戚要参加秋闱,那就得避嫌了,只是大家都没收到风声,皇帝是怎么知道的?

“回陛下,臣的族侄三年前,因为一些事情错过了秋闱。今年刚参加完科考得了秋闱的资格。”

“他可有高中的把握?”老皇帝之所以关注,是因为三年前的乡试,戴胄的侄子戴春禧考中了解元,外面都说戴春禧是唯一有望连中小三元之人,可不知何故,戴春禧竟然没参见会试和殿试。

提及族侄,戴胄脸上也洋溢自豪,说起来也是眉飞色舞,“戴春禧虽然资质平庸,但胜在刻苦。自由便寒窗苦读没有任何懈怠,说起来倒是有点儿把握。”

戴胄貌似说的很谦虚,但任由谁都听得出来,他对戴春禧抱有很大的希望,若是像传闻那样,戴春禧能连中小三元,戴胄也是脸上有光。

“三年前朕就很期待他的表现,今年更是如此,希望他能连中三元。”

“老臣,谢陛下怜爱。定会将此话转达,让其好好表现。”戴胄感动的眼眶发红。

老皇帝随即看向国子监祭酒孔冲达,“孔爱卿,今年有没有什么热门人选?”

“要说热门人选还是有的。”孔冲达略微沉思,“外面呼声最高的当属保定四大才子了。”

“保定四大才子?”老皇帝笑了,“可是连续霸榜前三的几位?”

“正是他们几个,四大才子之首的沈道正更是考中了小三元。”孔冲达眼生傲娇,“说来也巧,这四人还是臣族兄的关门弟子。”

“朕想起来了。”老皇帝故作惊讶,“这个沈道正,就是沈庆之的父亲,怪不得朕听着就耳熟呢。”

“臣看过他们的文章,破题思路一绝不说,行文也十分老辣。”孔冲达顿了顿,“听说,五柳先生也很看好他们四个,时不时的从旁指点教导。”

“今年秋闱,相较往年多了很多精英子弟呀。”老皇帝笑着看向群臣,“那就下旨吧,敕令内阁大学士王杰为主考官,礼部左侍郎吴敏忠、左督查御史柳公瓒、国子监祭酒孔冲达等人协理。望众卿齐心协力,搞好此次秋闱工作。”

旨意下达,各地方贡院也张贴出告示,立刻引来一片哗然。

见上面写着王杰为主考官,引来无数考生捶胸搓足。

之前已经有了确凿的证据,说明是戴胄主持秋闱,万万没想到变成了王杰。

为了备考,很多人都购买了戴胄的文章苦心钻研,无数考生尝试改变自己的文风,可当告示张贴出来之后,竟然变成了王杰。

王杰虽然是朝堂上的老好人,但背地里别人对他的评价是“多智近妖”,他的文风也十分怪异,根本就模仿不来。

虽然市面上也有很多王杰写的诗词和文章,可临时抱佛脚似乎有些晚了。

…………

细柳河,有一座搬空的村庄,距离铁器厂也很近。

只需要把破败的房舍重新修缮,就能用来做军营。

不管是水战还是陆战,都能得心应手。

最重要的,八百乡勇还可以保卫铁器厂。

工程队在黄老实的带领下,返修工作很是顺利。

这年头,只要钱到位,甲方不干预不瞎指挥,十天能给你修出一座方舱医院。

沈庆之是知人善用的甲方,他懂得专业人干专业的事;黄老实做了一辈子建筑工,第一次打这么富裕的仗,自然也是带着人全力以赴。

各种建筑材料,被牛车拉到了小村子。

仅仅用了七天的时间,残破不堪的小村子,就改造成了一座牢不可破的军营。

八百乡勇安营扎寨,但沈庆之发现,后面来的六百人眼睛里全都是傲娇,根本看不上自己招募的二百人,甚至每次看见沈庆之的时候,眼睛里满满的都是怨气。

也难怪他们心里有怨气,堂堂羽林卫竟然脱掉了正规军的铠甲,跑来灵山镇做乡勇,换成谁谁都接受不了这么大的转变。

六百羽林卫的领头者名叫李德铠,是羽林卫大将军李君献的独生子,也是羽林卫果敢都尉。

只要在镀金三年,李德铠至少只是个游骑将军,若是再去边境打几个胜仗,未来前途不可限量,进入五军都督府化身武将高层也说不定。

可就因为老皇帝的一句话,老爹竟然把他给发配了,他也反抗过,可李君献说了,不去灵山镇就解除父子关系,李德铠这才被迫来了灵山镇。

六百羽林卫之中,也有不少校尉,虽然还领着朝廷的饷银,可当他们到了灵山镇,所有人的官职却全都不复存在了。

六百人,没给人对沈庆之的敌意都很大,他们很不服气,一个十八岁的娃娃哪来的底气领导八百乡勇?

面对他们不服气的表现,沈庆之准备了一场对抗演练。

二百对六百。

李德铠听闻,仿佛听到了天大的笑话,就感觉这是天方夜谭。

禁军,朝廷精锐中的精锐,你二百乡勇就敢挑战六百正规军,谁给你的勇气?

王玖曾试图找过李德铠,让他不要小瞧这二百人,没有人比王玖更了解他们。

穷山恶水出刁民,这二百青年都是沈庆之精心挑选的。

甚至有五十多人,是沈家二房的族人。

别看这二百人身体看上去不是很强壮,但他们下手却狠的一批。

灵山镇守着细柳河,为了看护水源,祖祖辈辈都拎着大刀片子从河西岸砍到河东岸,眼睛都不眨一下。

狠劲儿,那可是从他们爷爷的爷爷的爷爷……一直传承下来的。


  (https://www.02ssw.cc/5037_5037784/1111103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