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第44章

那岂不显得自己这个皇子,还有文武百官,都很无能的样子吗?

所以一时间,朱元璋都略显为难起来。

要是凡事都去找朱闲,那自己每年发着俸禄,养着那么多人,都是白吃饭的吗?

连一个想办法的人都没有?

“这个......还是再想想吧。”

朱元璋思考了许久,说道。

刘伯温和徐达闻言,一头雾水。

这是什么情况?

听到李善长如此不靠谱的建议,朱元璋竟然没说什么,而是说再想想?

简直见了鬼了。

按照他的脾气,不应该先训斥李善长一顿才对吗?

难道,其中有什么不为人知的事情?

徐达满心的不明所以。

刘伯温则在思考过后,若有所思的看了朱元璋和李善长一眼。

但是也没说什么,只是颔首表示认同。

“以微臣看,此事可以先暂缓几年,不必着急推行,这几年里,可以先调查清楚各地的民情,然后再逐一商议,怎样处理......”

“不行!”

没等刘伯温把话说完,朱元璋就直接否决道。

接着他还微微皱眉的看了刘伯温一眼。

这个刘伯温,从前还挺有谋略的,现在怎么变得这么墨迹。

人家朱闲都说了,此事务必得快,越快越好,否则等到那些乡绅地主的势力稳固,就更难推行了。

这才是老成持国!

这个刘伯温,怎么就想不到这一点呢?

难道是故意的?

那也不至于......

朱元璋打量了刘伯温半天,只觉得,就是刘伯温这个奇才,也比不过朱闲啊,起码在摊丁入亩的政策上是不如的。

朱元璋越想,脸色越古怪。

难道,这些追随咱打天下的谋臣,竟真不如一个民间少年?

其实,如果朱闲得知这一切,都会忍不住讲句公道话。

刘伯温想不到这一点,也属实不怪他。

一是因为历史局限性,二是因为摊丁入亩的政策,是在历史中慢慢形成的。

朱闲只是照搬最后的成果,自然认识深刻。

看似是拿朱闲和刘伯温比。

其实,是拿千百年来无数古人的智慧,和刘伯温对比。

欺负人也没有这么欺负的。

但现在朱元璋哪里能认识到这一点,只能颇为感慨的摇了摇头。

心中暗道,必须得把朱闲招揽进大明朝廷啊。

有了朱闲,以后刘伯温就算是做木头人也没关系。

此子不比刘伯温之流厉害多了?

但是现在,还得依靠刘伯温献计,于是朱元璋耐着性子说道:“此事必须快,不能拖,你好好想想,还有没有其他办法?”

“这......”

刘伯温见自己献策,居然被直接否决,当即一怔。

他自问,虽然时间太短,自己所献之策有些粗陋,但大致方向应该是没问题的。


  (https://www.02ssw.cc/5037_5037760/4379721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