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刚穿越,被千古一帝抢走半块饼 > 第45章 军府之革

第45章 军府之革


郑国渠的修建,让嬴政在民间获得了“仁君”的美誉。

《秦律》草案的编纂,让他在李斯等法家士子心中,树立起了“圣主”的形象。

但嬴政和陈寻都清楚,无论是民心,还是律法,最终都需要一个最强大的暴力机器,来捍卫,来推行。

这个机器,就是大秦的军队。

“这是上个月,北地郡与匈奴一次小规模冲突的战损报告。”

东宫的书房内,蒙恬将一卷竹简,呈现在嬴政面前,神情前所未有的凝重。

“我军三千锐士,对阵匈奴五千骑兵,胜之。”

蒙恬的声音,低沉而有力,“然,此战,我军阵亡三百余人,伤五百。而战后,因军功赏罚之统计延误,土地封赏之纠纷,竟又引发两起百人规模的械斗,致十余名功勋将士,死于袍泽之手。”

“更可笑的是,”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怒火,“因后勤算度,大军班师之日,粮草,已然告罄。若非将士们沿途渔猎,恐有哗变之危。”

嬴政静静地听着,面沉如水。

一场胜仗,打得如此难看。

胜利的果实,还没来得及品尝,就差点因为内部的管理混乱,而发霉腐烂。

“我们大秦的剑,生锈了。”

许久,嬴政才缓缓地,吐出了一句话。

秦国的军队,无疑是这个时代最强大的。

但它依旧停留在一种粗放的、野蛮生长的模式中。

它的强大,更多是源于商鞅变法以来,深入骨髓的军功爵位制度的激励。

但这部机器,太庞大了,也太古老了。它的每一个齿轮都充满了泥沙,运转之间充满了不必要的摩擦与损耗。

“是时候,给它,也松松土,上上油了。”陈寻在一旁,轻声说道。

于是,继“盐铁司”和“律法编纂室”之后,东宫之内,第三个,也是最机密的改革小组,正式成立了。

这个小组,由蒙恬这位大秦最优秀的新生代将领全权负责!

李斯,提供律法上的支持。

而陈寻,则再次扮演了他那个最擅长的、充满了“异端邪说”的……“首席顾问”角色。

“不,不,不。”

当蒙恬将秦军现行的、记录军功的竹简,展示给陈寻看时,陈寻立刻发出了强烈的反对。

那是一套极其复杂的、用无数不同的符号和文字,来记录斩首、俘虏、夺旗等不同功劳的系统。

每一次战后统计,都需要数十名经验丰富的军法官,花费数天乃至数月的时间,才能勉强完成。

“太慢了!太蠢了!”

陈寻毫不客气地批评道,“等你们把军功算清楚,将士们的热血都凉了!怪不得会为了抢功而械斗!”

他拿来一块巨大的木板,用木炭在上面画出了一个简单的、让所有人都叹为观止的表格。

“看,”他指着表格说道,“这叫‘军功量化积分表’。我们将所有的功劳,都转化为一个统一的、可以计算的单位——‘积分’。”

“斩首一级,记一分。夺旗一面,记十分。俘虏敌将,记五十分……所有的标准,都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我们再用我教你们的‘新数字’,”他在表格的另一侧,写下了一排排简洁的阿拉伯数字,“每一个士兵,都有自己的独立编号。战后,军法官只需要根据战报,将每个士兵编号下的积分,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半天之内,就能将整个军队的功劳,都算得清清楚楚,绝不会有半分差错!”

“有了准确的积分,相应的爵位、土地、钱财赏赐,便可立刻兑现!一个公平、透明、高效的系统,将士们,还会为了抢功而火并吗?!”

蒙恬和李斯,看着那张充满了奇异符号的表格,听着陈寻这番颠覆性的言论,都惊得说不出话来。

他们看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足以将大秦军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都提升一个档次的……“管理之术”!

“这还只是开始。”

陈寻又拿出了一张他绘制的、更为复杂的“后勤保障流程图”。

“打仗,打的,不仅仅是人,更是后勤。”

他指着图上的箭头,“我们要建立一个独立的‘后勤司’。在战前,就要根据作战人数、作战时间、地形气候,精确地,计算出所需要的粮草、箭矢、备用兵器的数量。我们要让每一支部队的动向,都与粮草的运输线,完美匹配。我们要做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我们还要建立‘特种兵’……”

“我们还要进行‘协同作战演习’……”

陈寻脑中的那些,来自于两千年后军事管理学的“常识”,在这一刻,化作了一颗颗重磅炸弹,将这些土生土长的古代精英们,炸得外焦里嫩,三观尽碎。

嬴政没有说话。

他只是静静地听着,眼中那股属于君王的、对人才的欣赏与渴望,变得越来越炙热。

他知道,陈寻,又一次为他,也为这个帝国,指出了一条通往更强大的……捷径。

……

改革,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开始了。

嬴政无法立刻改革整个秦国军队,但他,拥有自己的“试验田”——蒙恬麾下的那支、已经扩编至三千人的东宫卫队。

这支卫队,成了陈寻所有“现代化军事理论”的第一个实践基地。

“军功积分制”,被严格地推行。

独立的“后勤司”,被建立起来。

以小队为单位的“特种渗透”和“协同作战”演习,成了每日的必修课。

这个消息,自然也传到了朝堂之上。

那些老成持重的将军们,对此嗤之以鼻,认为太子殿下是在“胡闹”。

吕不韦,则敏锐地嗅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

他再次感觉到,嬴政正在试图建立一个完全独立于他相邦府体系之外的、属于自己的“军事王国”。

他立刻,以“协助太子操练新军”为名,派出了自己麾下的一名心腹将领,安插进了这支卫队。

美其名曰“协助”,实则是监视与掣肘。

然而,一个月后,一场在咸阳城郊举行的、由秦王亲自检阅的军事演习,却让所有的非议和质疑,都烟消云散。

演习的一方,是蒙恬训练的、这支名为“太子卫队”的新军,三千人。

另一方,则是吕不韦派来的那名将领所统帅的、人数多达五千的、真正的秦国戍边“锐士”。

所有人都以为,这会是一场毫无悬念的、大人教训孩子的游戏。

然而,当演习的号角吹响时,战局却呈现出了一边倒的态势。

蒙恬的“新军”,没有像传统秦军那样,进行大规模的正面冲锋。

他们的阵型,灵活而多变。

一队装备了强弩的“特种射手”,在演习一开始,就利用陈寻计算出的最佳抛物线,对敌方的主将营帐,进行了精准的“斩首打击”。

随即,在两翼,数支以小队为单位的“渗透部队”,如同鬼魅般,穿插到了敌军的后方,对他们的粮草和指挥系统,进行了毁灭性的骚扰。

当那五千名“锐士”,因为主将被“斩首”、后方被骚扰而陷入混乱时,蒙恬和嬴政,才亲率着他们的主力部队,如同一柄烧红的、无坚不摧的战锤,狠狠地,砸入了敌军的阵心!

整个战斗,不到一个时辰便已结束。

高台之上,吕不韦和那些前来观摩的老将军们,看着下方那支以少胜多、进退有据、配合默契得如同一个人的“新军”,都陷入了长久的、死一般的沉默。

他们不是瞎子。

他们都看出来了。

一支战斗力比他们认知中任何一支秦国军队,都更加高效、更加致命的恐怖新军,诞生了。

嬴政,缓缓地从检阅台上站起身。他没有去看吕不韦那张阴沉得快要滴出水的脸。

他的目光,只是平静地扫过自己麾下,那些正对他,发出来自内心的、山呼海啸般欢呼的年轻士兵。

他知道。

他那把用以刺破旧世界、开创新纪元的利剑,已经,磨砺而成。


  (https://www.02ssw.cc/5037_5037678/4382532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