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刚穿越,被千古一帝抢走半块饼 > 第229章 封赏

第229章 封赏


未央宫,正殿。

随着扶苏的下跪,大殿之上再无派系之分。

所有的人,无论是秦之旧将,还是汉之忠臣,都在这一刻,统一在了那个年幼的君主面前,完成了新秩序的奠基。

数日后,长安城内的秩序,在曹参、韩信等人的强力手腕下,被迅速地恢复了。

吕氏的余党被彻底清剿,朝堂也进行了大换血,所有重要的职位,都由在这次“靖难”中立下功勋的忠臣良将所取代。

这一日,大汉王朝迎来了它新生之后的第一次,正式的大朝会。

年幼的汉惠帝刘盈,端坐在那张对他而言,显得过于宽大的龙椅之上。他的脸上,虽然还带着一丝怯意,但眼中却已不再是之前的惊恐和茫然。

他的左侧,站着的是他的新老师,被尊为“帝师”的扶苏。

他的右侧,则是被他亲口封为“摄政丞相”的曹参。

阶下,文武百官,依照新的次序,肃然而立。韩信、樊哙等一众武将,甲胄鲜明,气势逼人,但那股曾经的桀骜与杀气,却已尽数收敛。

大汉,太平了。

“宣诏!”

随着太监那特有的、悠长的唱喏声,这场迟来的封赏大典,正式开始。

曹参手持早已拟好的圣旨,走到了大殿中央,朗声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拨乱反正,靖难之役,赖诸位股肱之臣,戮力同心,方得克定。今国贼已除,社稷克安,论功行行赏,以彰忠义!”

“丞相曹参,临危不乱,居中调度,有安社稷之大功,着封‘平阳侯’,领摄政首辅之职,总领国政!”

“大将军樊哙,忠勇无双,血战京师,保卫宫阙有功,着封‘舞阳侯’,领京畿大将军之职,总领皇城宿卫!”

“前朝秦王扶苏,深明大义,禅让天下,再定国本,其德足以光耀千古,着封‘大秦仁王’,尊为帝国唯一的‘帝师’,教导陛下,监国辅政!”

“大元帅韩信……”曹参顿了顿,看了一眼阶下那个神情平静的银甲身影。

“于白登山,大破匈奴,扬我国威,于长安城下,力挽狂澜,再造乾坤!功高盖世,本应封王!然,元帅数次上书,言天下已定,愿解甲归田。陛下与内阁,再三挽留而不得。今准其所请。着封韩信为‘淮阴侯’,食邑万户,赐黄金万斤,府邸一座,永享尊荣!”

一道道封赏,被不断地念出。所有立下功劳的文臣武将,都得到了他们应得的荣誉和赏赐。

整个大殿,都洋溢在一种建功立业的喜悦之中。

终于,曹参念完了名单上的最后一个名字。

他缓缓地,将那份圣旨,卷了起来。

然后,他转过身,与御座之上的刘盈,和帝师扶苏,交换了一个眼神。

所有人都知道,这场封赏大典,真正的主角,还未登场。

整个大殿,瞬间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汇集到了那个,从始至终,都穿着一身普通黑衣,安静地站立在百官末席的身影——陈寻。

曹参亲自走下台阶,来到了陈寻的面前,对他行了一个最庄重的大礼。

“陈寻先生。”他的声音,充满了无比的敬意。

“于国难之际,定双线之策,外退强敌,内除国贼。于长安城中,冒九死一生之险,亲手格杀国贼,救陛下于危难。此等功绩,非言语所能形容,非金石所能铭刻。”

他直起身,高声宣布:

“今陛下与内阁、帝师共议!特此,加封先生为‘秦王’!与大秦仁王,并立双王!食邑三郡,位在所有王侯之上!”

“轰!”

这个封赏,让所有不知内情的大臣,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双王并立!这是何等破天荒的荣耀!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陈寻会接受这份,足以让任何人,都为之疯狂的封赏时。

陈寻却缓缓地摇了摇头。

他走上前,对着御座之上的刘盈,和身旁的扶苏、曹参,行了一个平辈之礼。

“陛下,帝师,丞相。”

“我拒绝。”

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却让整个大殿,瞬间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先生……为何?”曹参惊愕地问道。

陈寻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发自内心的、深深的疲惫。

“我是一个早该死去的人。一个来自旧时代的鬼魂。”他缓缓说道,“我所做的这一切,不过是为了还一些旧账,了却一些旧日的恩怨。”

“如今,账已还清,恩怨已了。这个天下,也已经走上了它应有的轨道。”

他的目光扫过韩信,扫过樊哙,扫过曹参,最后落在了扶苏的身上。

“有你们在,我很放心。”

“我累了。”

这两个字,他说得很轻,却让所有听到的人,都感觉到了一种无法言喻的沉重。

“我不想再要任何的权位,也不想再参与任何的谋划。我所求不过是在关中寻一处僻静的庄园,几亩薄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请诸位忘了我。也请史书,忘了我。”

说完,他便要转身离去。

“先生请留步!”

一个清脆的、略带稚嫩的声音,突然,从御座之上传来!

是汉惠帝刘盈!

这个年幼的皇帝,不知何时,已经从龙椅上站了起来。他看着陈寻的背影,眼中没有了之前的恐惧,只有一种孩子般的、最纯粹的孺慕与感激。

“先生救了朕的性命,也救了大汉的江山。大汉绝不能做一个忘恩负义之人!”

他看了一眼身旁的扶苏和曹参,见他们都对自己点了点头。

小皇帝的脸上,露出了一丝与他年龄不符的、属于君王的智慧与决断。

“先生不愿为王,朕不敢强求。”

“但朕的敬意,必须给到!”

“传朕旨意!”他对着阶下的史官,高声宣布!

“朕今日,尊陈寻先生为‘无名王’!”

“有王爵之尊荣,享万户之食邑,却不入史书,不记于宗室名册,以全先生归隐之心!”

“另,赐关中上林苑旁,‘长乐庄’为王府!良田千顷,仆役三百!”

“此外……”

小皇帝缓缓地从自己的腰间,解下了一块代表着他本人身份的、用上等和田玉雕刻的龙形玉佩!

“……再赐先生,‘如朕亲临’玉佩一枚!”

他亲自走下台阶,捧着那块玉佩,走到了陈寻的面前,高高举起!

“持此玉佩者,可见官大一级!可见君不跪!可随意出入宫禁!可……节制天下兵马!”

“先生之命,即为朕之命!”

整个大殿,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被这位年幼的君主,这番惊世骇俗的封赏,给彻底地震撼了!

这哪里是“无名王”?

这分明是,一个凌驾于所有王侯,甚至凌驾于皇权之上的“太上王”!

陈寻看着眼前这个捧着玉佩,一脸真诚地望着自己的孩童。

他知道,这背后是扶苏和曹参的智慧。

他们用这样一种方式,既满足了他归隐的愿望,又给了他足以镇压一切宵小的、绝对的权力。

一股暖流涌上了陈寻的心头。

他知道这份封赏,他无法拒绝。也不该拒绝。

他缓缓地单膝跪了下去。

“臣,谢陛下隆恩。”


  (https://www.02ssw.cc/5037_5037678/4368825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