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何为中立?
没有想象中的刀山火海,更没有横眉冷目的皇帝。
甚至陛下都没坐在御案之后。
在御书房之中摆了一张小饭桌,陛下坐在饭桌边上,见到自己进来很是随意的招招手。
“国公快坐,陪朕一起进午膳。”
而更让张维贤不可思议的是,正从食盒里往小饭桌上端菜的不是宫女,也不是太监。
而是袁妃。
“臣,张维贤拜见陛下,见过袁妃娘娘。”
“平身免礼,快坐。”
崇祯很随意,随意到这根本不像御书房,而是普通人家相互串门赶上饭点一起吃点的寻常模样。
袁妃微微点头,随后对崇祯施礼后退出了御书房。
整个御书房里,只剩下崇祯和有些惴惴不安坐在对面的张维贤。
后世野史里说,崇祯登基防魏忠贤从中作梗,张维贤亲自抬轿护驾,这才让崇祯顺利进入皇宫登基成为皇帝。
这是杜撰的。
大明就算再礼崩乐坏,也没到需要国公亲自抬轿的地步。
新皇登基要严格按照礼制进行,但张维贤负责的也的确是护卫的工作。
对于眼前这位英国公后世的评价褒贬不一,因为他保持的态度是中立。
更严格上来说他是忠的,但忠的是大明而非皇帝。
但对于这句话崇贤是不同意的,与其说他是忠于大明不如说他是忠于自己的利益。
这位英国公有多强?
就连魏忠贤最得势的时候都不敢跟他嘚瑟,东林党叫的最欢的时候也不敢弹劾英国公府。
但历史上的崇祯并没有得到他的助力,反倒是他的孙子最后一位英国公张世泽在北京城破后,拒绝投降被乱刀砍死。
而现在的崇祯自然知晓这位英国公保持中立的原因。
有自家利益的考量,更多的是被朱家的人搞怕了。
就在英国公进入御书房之前,他刚刚看了让方正化从皇史宬搬来的书册。
皇史宬,是专门存放皇家隐秘的绝密之地,就连开启皇史宬的大门都需要打开十六道暗锁。
而看了这些记载再结合自己前世的记忆,崇祯的脑海里蹦出了两句话。
一.朱家人有卸磨杀驴的传统。
二.大明帝王没有白给。
最典型的就是太祖朱元璋。
太祖时期的砖头都是实名制的,砖上有烧制工匠的姓名,哪块砖在砌墙的时候碎了或者质量不过关。
直接按名抓人一刀咔嚓。
很多人只知道剥皮实草是老朱创造的,但除了剥皮实草之外还有抽肠,钢刷。
钢刷,就是把开水浇在人身上之后,用铁刷子去刷,浇一次开水刷掉一层血肉,直到最后把人刷的只剩白骨才算结束。
而抽肠,就是字面的意思。
用铁钳将人的大肠生生抽出后,再塞入其口吞下。
此外还有秤杆,用大铁钩将活人吊起风干,阉割、挖膝盖等等数不胜数。
洪武时期四大案,空印案、郭桓案、庄妃案、胡惟庸案杀掉的人不计其数。
尤其空印案其实是老朱自己的错,但还是将朝臣杀的尸横遍野。
原因很简单,他认为这些朝臣是垃圾,想换一批。
就这么简单。
他知道胡惟庸不行,也知道这个人头生反骨,但依旧养着让他慢慢壮大。
原因只有一个,废相!
老朱不喜欢丞相也不希望有丞相存在,所以他选择了胡惟庸。
选择胡惟庸的原因也很简单,白痴。
在他眼里胡惟庸就是个白痴废物,而胡惟庸也看出了老朱的意图,所以他疯狂拉人头,意在法不责众。
这样的手段对付任何一个帝王都是好用的,但在老朱这不存在。
你拉多少我就杀多少。
正是因为养肥了胡惟庸,老朱一举废掉丞相制改为内阁议政。
也正是有了胡惟庸,所以才有了亲军督卫府,也就是锦衣卫的前身。
老朱杀了太多人,就导致洪武时期出现了一个极为有趣但又极为讽刺的一幕。
戴死罪。
某犯人被押上大堂后发现,坐在大堂之上的官老爷和自己一样,也是戴着锁链脚铐。
这些都是被定罪处死扔进大牢里的官员,但在老朱看来拿了朕的俸禄没死就得干活。
在大堂上定了别人的死罪,下堂之后他再被砍头或者是流放。
空印案直接定下主印者杀,副职杖一百充军,其中就有方孝孺他爹方克勤。
啥也没干,然后因为这事掉了脑袋。
胡惟庸的案子都过去好几年了,没被杀留下的人觉得自己安全了,然后老朱又弄出个罪臣录,一个没剩全被干掉。
到了这个时候勋贵基本上团灭了。
而那时不管认字还是不认字的人家里都有一本书,大诰!
这本大郜里详细记载了所有被杀之人的罪行,和被处死的全部细节。
之所以家家都存一本大郜,是因为老朱定下的另一条政令。
家有大诰者罪可刑减,意在用来推广。
而洪武时期还有一个让人忍俊不禁,却真实存在的一幕。
官员上朝离家前都会抱抱老婆亲亲孩子,交代清楚谁欠我多少钱,我在家里某某地藏了多少银子之类的,然后当成最后一天去上朝。
散朝时家人在门口翘首以盼,人活着回来了顿时欢天喜地。
啊,我又多活一天。
这不是杜撰,而是真实存在的。
这官太危险自然有想辞官回家的,但这死的更快。
老朱:奸贪无福小人,故行诽谤,皆言朝廷官难做,诽谤朝廷灭你丫满门没商量。
想跑,给咱死来!
老朱之后就是朱棣,这位从小耳濡目染,手里的屠刀不比老朱弱上半分。
从而也催生出了史上最强倒霉蛋,方孝孺。
他爹方克勤是被老朱干掉的,而他,则是被朱棣干掉的。
这方家父子还真的是忠肝义胆,朱棣取代朱允炆后想收服方孝孺。
但好话说尽迎来的却是这哥们的口水。
朱棣大怒:信否朕诛你九族?
方孝孺不屑一笑:诛我十族又何妨?
朱棣满足了他。
但根本没有十族,九族就已经把姨夫和姑父等所有沾亲带故的全坑死了。
但朱棣做到了,他把方孝孺的同学和朋友变成了第十族全部干掉。
这也有了后世那句经典名言。
交友不交方孝孺!
(https://www.02ssw.cc/5037_5037538/4386662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