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徐霞客
在皇宫正门外修建一处学堂,这不合礼制。
更不合祖制。
但张维贤当即跪地谢恩,因为陛下给了他张家足够的承诺。
知晓张世泽之名,又钦点其第一个入学明堂,这意味着什么英国公比谁都清楚。
而在御书房同样停留半个时辰之久的张维贤,在走出御书房后竟然看见一个人在等他。
魏忠贤。
“奴婢见过国公,前些时日西域进贡一批小玩意,奴婢给国公爷留了一份。”
说着摆摆手,身后的小太监抱着一个花盆走上前来。
“这东西名叫观音刺,西域蛮夷也叫这东西为仙人掌,虽不开花结果,但胜在不用打理也能一直活着。”
呵呵笑了一声后对着仙人掌指了指。
“别看这东西全身都是刺,但其实啊没用,根本就保护不了它,西域那边的骆驼专门以这东西为食,国公爷若是觉得这刺碍眼拔了就是。”
说完伸手摘下一根尖刺:“您看,真的很容易。”
张维贤神色冷峻的看了一眼魏忠贤手里的尖刺。
“这观音刺魏厂公自己留着吧,张某人穿的是盔甲手里握的是刀。”
说完迈步而行,但走出三步后转身。
“常言道人到七十古来稀,魏厂公,你快了。”
说完冷冷一笑转身离去。
他当然听得懂魏忠贤的话外音,别拿京营当护身符,那根本就保护不了你,就像这仙人掌上的刺一样。
看着唬人,其实就是一盘菜。
但他根本不知道陛下对张家的许诺是什么,哪怕自己死了,有陛下在张家就能一直存在。
你个没根的东西也敢跟本国公叫嚣,等朝堂安稳陛下第一个收拾的就是你。
跟我比在陛下心里的重要性,你拿什么玩意跟本国公比?
而看着张维贤的背影,魏忠贤也是冷冷一哼。
“咱家死不到你前头。”
魏忠贤嘴角带着一丝不屑,你他妈根本就不知道陛下给咱家的许诺是什么。
只要陛下在,咱家的侄儿后辈就能一直存在。
跟咱家比对皇爷的忠心,你能什么玩意跟咱家比?
张维贤走后,崇祯在挂在御书房里的地图前站了很久,如今大明的疆域图和后世相比小了太多太多。
天子守国门听着霸气,但辽东一丢北京基本上就成了边陲重镇。
他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去做,也知道自己应该去做什么。
但如今大明的朝堂千疮百孔,不把朝堂理顺让军队发挥出应有的战力,其他改变民生发展经济的事情只能是一纸空谈。
而且想到即将到来的天灾,他的脸上也是出现了一丝紧迫感。
看来,到了让那些人提前出世的时候了。
随后回到御案之后提笔写下数个人名。
第一个写下的名字叫,徐霞客。
这位堪称大明最牛地理勘探学家,他勘探的内容不仅山川河流,更是涵盖了溶洞、火山、温泉等等,而且他是第一个提出岷江非长江之源头乃自金沙江。
这一定论并不准确,因为他的足迹并没有到达青藏高原,却更正了古代认知里岷江为长江源的错误。
他的徐霞客游记,对后世的地理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这位之所以一辈子没有走到青藏高原,有两个重要的原因。
第一,大明并没有把整个青藏高原归入版图,对青藏的管理浮皮潦草根本就没太当回事。
第二,这位是穷游。
他是一个人自费出游探查,而能让他走的那么远去了那么多地方,大明的驿站系统功不可没。
如今的大明有太多没被开发之地,也有太多矿产没被发现开采,而崇祯更看重的还是水系的开发。
想要让经济流通,水路运输乃是重中之重,按照现在的交通环境,去一趟福建往返最少两月。
去江浙也得一个月出头,就这种运输的效率黄花菜都凉了。
而且江南水患冲垮大堤豆腐渣工程是肯定的,但对水系的不了解也是一大原因所在。
而最让崇祯看中徐霞客的,是即将到来的大旱。
因为在徐霞客游记里,记载着诸多他发现的地下暗河,如果把这些地下暗河利用起来,未来的大旱将会少死很多人。
而提前发现这些地下暗河的走势,也能在大水之时提前防范,不至于决堤造成大灾。
所以他决定成立一个专门勘探地理的衙门,有朝廷的扶持和自己的重视,这位徐霞客的成就一定会比前世高出太多太多。
能去到更多的地方,也不至于最后郁郁而终。
第二个他写下的名字叫,潘悸驯。
这人在万历二十三年就已经去世了,可能提到这个名字知道的人不多。
但他创造的束水冲沙治理黄河淤泥堆积改道之法,在后世都是被人称赞不已。
大明治理河道的能人不少,但能和潘悸驯相提并论的并不多,而且崇祯知道他的后人在治理河道方面那也是得了真传的。
有潘家后人再加徐霞客,未来修筑蓄水库以及治理河道他的把握更大了。
而最后写下的一个人名,则是在后世最让人意难平之人。
如果这个人能早些出现,或者早点被发现,明末那大面积席卷华夏大地的瘟疫就死不了那么多人。
吴有性。
他是第一个推翻瘟疫乃外感六淫之说,创造《达原饮》治疗瘟疫的方剂。
其所著《温疫论》哪怕在后世也是被极为推崇。
可惜,他崇祯十四年才崭露头角,而且得不到朝廷的多少助力。
如果提前让此人出世给予大力支持,那席卷整个明末的瘟疫就不会造成那么多人枉死。
甚至在温疫出现之前就能开始防治。
明末的百姓实在太惨了。
而写下这三个人名后,犹豫再三还是没有下笔。
因为他想写的这个人是号称大明第一骂神,欧阳一敬的后人。
能被称为大明第一骂神,就能知道这位欧阳一敬骂人的功力有多强。
之所以骂功强悍战斗力爆表,只要说出他的祖籍就能知道为什么了。
湖北人。
脾气暴躁张嘴就骂,但又骂的极有调理分毫不差。
这位老爷子是嘉靖年间的御史,隆庆三年就去世了,他的后人有没有这份功力实在不好说。
就在他思考这些的时候天色已经黑了。
而王承恩在此时走进御书房:“启禀皇爷,皇后差人请您前去坤宁宫用膳。”
(https://www.02ssw.cc/5037_5037538/4386661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