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暴君崇祯:再续大明三百年! > 第六十四章院试之后所有人

第六十四章院试之后所有人


黄昏时分。

京城之内连续贴出十余道告榜。

以成国公为首的京中勋贵操弄京营意图谋反,剥夺爵位抄家夷三族!

二十一卫叛乱,被新任二十一卫提督曹文诏带兵镇压全部伏诛,其家人及背后指使者抄家夷三族。

国子监生违背祖训再丢文人风骨,忠奸不辨已成吸食民脂民膏之蛀虫,剥夺一切特权,取消地方府衙补助,与民等同。

国子监祭酒吴宗达亦为谋反首恶,抄家夷三族,锦衣卫、东厂及礼部即刻进驻国子监彻查,清扫国之蛀虫还天下学子朗朗公平于世。

....

大明的告榜从未如此密集过,就连洪武时期都没有这种情况出现。

非但何人何罪被抄家灭族,甚至谁接替了新的职位都被详细告知。

与其说这是告榜,不如说是将朝堂大事全部告知百姓的杂志报纸。

被信任,被尊重的感觉再次滋生在所有百姓心间。

因为陛下不止这么说,也是真这样做的,所以这一刻京城里的百姓甚至期盼着建奴打到京城之下。

他们期望用实际行动去回馈陛下的这份信任和尊重。

而在城门关闭之前,京城里今日发生之事开始向整个大明辐射。

用不了多久,告榜上的内容和今日所发生之事就会传遍整个大明。

所有底层劳苦之人都会知道,在陛下眼里,他们是多么的重要。

如此告榜这是不合规矩的,但这个时候谁敢站出来反驳直言死谏?

你死谏,皇帝就会满足你。

而锦衣卫,东厂,刑部,大理寺,礼部,吏部,五城兵马司全动起来了。

刑部大理寺拿人,锦衣卫东厂抄家,五城兵马司监督抄家的进程,随后将装满无数马车的金银财报运进皇宫内帑。

按大明律,抄家所得不入国库而进内帑。

所有人都知道会有很多很多人被砍掉脑袋,新帝登基不足一月便兴如此杀伐会被视为不祥。

但现在的京城百姓却拍手叫好,每被抄灭一家便会先吐口水大骂奸佞蛀虫,随后爆发出阵阵欢呼。

仿佛这不是让人恐怖的大兴杀伐,而是一场盛大的节日狂欢。

论掌控民心,没人比得过高坐龙椅的九五至尊。

“陛下真要兴如此大伐?”

御书房之内,黄道周躬身对着崇祯问道。

“若按照如此大伐,京城官员必去半数,而波及向外的官员数量甚至还要超过京城,朝政何置乎?”

黄道周也是心惊不已,他也被陛下的手段给震惊到了。

但若按照这等杀法朝堂上没人干活了,朝政不能正常运转必将让大明陷入停滞。

这个时候没人敢来说这个,但他敢。

因为他,叫黄道周。

一个明知必死还能组建扁担军和满清干上一场的黄道周。

“朝臣蛀虫就如身上癣疖,挖掉会疼会元气大伤,但不挖掉就会毒入骨髓最终丧命。”

崇祯的声音还是很淡,这已经成了他的标配。

“哪怕只留一处,也会导致前功尽弃,黄卿,你可明朕之决心?”

黄道周闻言思忖片刻也是点头。

“陛下所言甚是,是臣思虑不周。”

他自然明白崇祯这话的意思,也明白大明想要政令通畅朝堂高效运转,就必须把只拉屎不干活的垃圾全部剔除。

“但官员何补?”

这也是实际问题,杀人是痛快但也真的没人干活了。

崇祯闻言看向黄道周:“朕打算提前开启科举。”

这话让黄道周一惊,大明科举先院试、乡试,次年会试,会试当年举行殿试,殿试多在三月也叫春闱。

天启七年刚好是乡试年,按照惯例会试在明年初举行,明年三月举行会试,随后是殿试选出状元,榜眼、探花前三甲。

如今是天启七年八月,按照惯例殿试会在崇祯元年开始。

“按照时间推算,会试的时间应在四月之后,如今提前四月时间上实在太过仓促...”

可不等黄道周说完,崇祯便是开口将其打断。

“不,朕说的提前不是会试提前,朕也不打算要这所谓的会试,传令所有通过院试之人即刻进京,朕亲自监考。”

黄道周闻言大惊。

大明科举大体分三级,第一级为院试,属于州县级统考,这一阶段的人被称为童生。

院试成绩分六等,第一等的才能称为秀才,可见县官不跪可临堂不受刑,享受诸多优待。

通过了院试之后是乡试,省一级的统考,三年一次通常在八月举行,考过便为举人。

在大明,举人是可以直接为官的,但要待缺。

哪里缺人了又刚好有领导想起你来了,就可以直接走马上任了。

乡试第一名的叫解元,也是连中三元里的第一元。

乡试通过就可以进京参加会试。

通过会试便为贡生,贡生第一名叫会元,也是连中三元里的第二元。

通过会试的人就已经成功的从千军万马中突围,随后参加由皇帝主持的殿试,共分三甲。

一甲头名为状元,也就是连中三元里的最后一元。

二甲赐进士,三甲赐同进士身。

但凡参加殿试能入三甲者,都会被赐官身开启从政之路,有关系的会留在京城重要部门,亦或者去往地方的富庶之地。

没关系的自然就像海瑞那样,在穷苦的地方一蹲就是几十年的很常见。

这就是大明延续两百多年的科举制度,也正是黄道周吃惊的地方。

越过省一级的乡试,所有通过院试之人全部进京统考,这非但不符合规矩,人数也将会极其的庞大。

然而不等他开口,崇祯的淡淡之音传进了他的耳中。

“太祖、成祖之时,赴京应会试者尽着布衣,风尘仆仆负巨笈而行,然至今时,赴京者或乘马坐辇,衣饰华丽左右仆从相随。”

说完看向黄道周。

“黄卿,如此改变是因我大明民间已富庶无比了吗?”

黄道周闻言当即明白了陛下的意思。

时至今日,真正大明贫苦百姓家的读书人已经连进京参加会试的资格都没有了。

取而代之的全是官宦、富商之后。

“朕准备拨银五十万两,用作进京赶考学子的往返盘缠,以及进京之后的吃喝住宿。”

黄道周闻言当即跪倒。

“臣,黄道周代天下读书人谢陛下隆恩!”


  (https://www.02ssw.cc/5037_5037538/4386660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