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和史书上不一样的孙传庭
瞎指挥。
这三个字一出,崇祯顿时来了兴趣。
要知道这份作战方案乃是孙承宗和曹文诏联手所作。
老曹的玩法是磨,用粮食逼着皇太极来攻城,更是利用四王同政之法,让皇太极当政来攻时玩命招呼。
让其大败颗粒无收,随后在其他三王当政的时候允其小胜。
以此来奠定建奴内部纷争的开始。
而孙承宗在这个基础上,先是断绝建奴一切物资来源,转而和鞑靼进行互市贸易。
建奴没吃的没物资打大明又打不动,只能去打更弱且有大量物资的鞑靼。
而吃饱了胆子也跟着肥了的鞑靼,也会在建奴最虚弱的时候去主动攻击。
这就会越打越穷,越打越弱。
而腾出手来的大明,也会在这个时候暴起发难。
一举干掉建奴、鞑靼,就连西迁的瓦剌也一并全部干掉。
这个计划崇祯都是拍案叫绝,因为每一个战略的制定都是最合理,也是后世认为最好应对建奴之法。
但这样包含了经济战在内的应敌之法,孙传庭只给了三字评语。
瞎指挥。
王承恩的脸色极为古怪,因为无论曹文诏还是孙承宗,在说对付建奴法子的时候他都在场。
曹文诏的法子让他一个趔趄,孙承宗的法子更让他张大了嘴。
而这个名不见经传,不知道走了什么狗屎运被皇爷叫到御书房的小子,竟然说瞎指挥?
真是无知者无畏。
你觉得自己很有礼貌是吗?
还他妈先问是谁制定的,当皇爷说是咱家制定的还拱了拱手表达一下歉意。
随后说出瞎指挥三个字。
这要是皇爷直接告诉你,这是出自内阁首辅兼兵部尚书,以及提督二十一卫的曹文诏联手所定,恐怕你又会是另外一番嘴脸吧。
这一刻,王承恩已经把孙传庭当成了一个,想用语不惊人死不休来博取皇爷注意力的投机之徒。
一个地方小吏,能懂个屁的兵法。
“为何说是瞎指挥?”
听到陛下发问,孙传庭略微思忖了一下方才开口。
而这一开口直接顶了王承恩一个大跟头。
“以粮诱之使其攻,不可行,费力甚,且变数亦多。”
“可擒其妃,或发其茔,尽去其衣立于城头,亦或出其棺悬于城楼,其怒,不得不攻且必攻之又攻!”
看着依旧一身儒雅坐在锦墩上的孙传庭,莫说王承恩,就是崇祯都是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
用孙传庭的话说,以粮食引诱皇太极来打时间太长太费劲,万一皇太极找到了别的粮食来源就不会上钩。
我们守墙不出,也变相给了皇太极处理内部麻烦的时间。
这太便宜他了。
所以想让他来攻很简单,把他妃子抓来扒光放在城头上,再把建奴祖坟挖了,把棺材板和没烂透的骨头渣子往城墙上那么一挂。
他不想打也得打,而且一次打不下来就会接着打。
不为别的,如果不打他的威信就没了,祖坟棺材板抢不回去他这个皇帝也就不用坐了。
内部的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他。
看着眼前浓眉大眼一身儒雅之气的孙传庭,崇祯终于明白为啥老曹都没干掉的高迎祥,最后被孙传庭干成全军覆没的原因了。
而且还是被活捉的。
“建奴非孱弱之辈,其妃其祖陵必然防守紧密,如何捉其妃发其茔?”
听到陛下发问,孙传庭微微躬身后再次开口。
“建奴者,乃卑贱夷类也,值大明遭变方得窃国以立,然国祚初肇底蕴匮乏,遂以佛为尊。”
“臣闻听建奴皇妃每值朔望,必出城入寺礼拜,且左右扈从寡少,以示心诚。”
这话让崇祯也是微微点头,建奴信奉萨满,但在沈阳建国之后便开始推崇佛教。
而皇太极的妃子为了建奴祈福,也或者是为了向皇太极显示自己的贤惠,初一十五都会出城去寺庙祭拜,且不带多少人。
这话还算正常,但下一句出口之后王承恩差点直接梗死当场。
“棺椁如一,朽骨无别,发冢即可,不必携归!”
意思就是棺材板子长的都一样,人烂了剩下的骨头渣子谁也分辨是谁的,所以不用费那个劲真把棺材板和骨头渣子扛回来。
只要把坟掘了把骨头渣子扬了就行,到时候随便找个破棺材板子往那一挂完活。
你看,是不是很简单。
崇祯心里也是卧了大槽,这他妈还是史书上记载的儒将孙传庭吗?
怪不得他直接否定了老曹以粮食引诱的计策,就他这玩法,皇太极会疯了似的玩命攻城。
老婆让人扒光立在城墙被围观,这脸算是丢尽了。
祖坟让人刨了,棺材板子都被人挂在城墙上了,这要是不打回去这皇帝的位置他是坐不稳了。
这就会如孙传庭所言,他不打也得打,打不下来也得接着打。
“和鞑靼开互市如何?”
这一招是孙承宗制定的阳谋,鞑靼就算明知是计也不得不按照大明的玩法去走。
所以这一刻的崇祯很好奇,孙传庭的战略眼光究竟有没有达到孙承宗的高度。
因为孙承宗制定的战法,是一举图谋大明北部所有敌人的。
就连王承恩也是紧紧盯着孙传庭,他也想知道这个开口就顶自己一跟头的家伙,还能说出点什么来。
他不相信孙传庭能想出比这个更好的办法来,因为制定这个战法的可是孙承宗啊。
然而就在孙传庭微微思忖开口之后,直接顶了王承恩一个大马趴。
“鞑靼性鄙,使其图建奴,善策也。”
意思是鞑靼很贱,让他们去打建奴是个好主意。
“然其驽钝,灭之不若养之,昔太祖收蒙古遗裔,存之利甚博,豢养既久,其效忠中原则笃。”
鞑靼和瓦剌很蠢,杀了不如留着有用,当年太祖不就收服了很多蒙古后裔嘛,那些人对中原极为忠心,让他们去打蒙古人的时候比咱汉人还猛。
“其贵尝享中土富贵,故开互市,并令鞑靼、瓦剌贵胄入京师为质,充互市之使,久养则自为吾人矣。”
鞑靼和瓦剌的贵族都是元朝余孽,都极为向往中原富庶繁华,开互市的时候让他们派贵族前来京师,充当互市使者。
养着养着,他就不想回去了。
养着养着,就都被同化了。
养着养着,鞑靼、瓦剌就成了咱大明的少数民族之一。
崇祯看着说完依旧儒雅坐在那里的孙传庭,脑海里当即蹦出两字。
我凑!
(https://www.02ssw.cc/5037_5037538/4386659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