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暴君崇祯:再续大明三百年! > 第一百零八章他叫王嘉胤

第一百零八章他叫王嘉胤


孙传庭,见到了名满大明的老夫人秦良玉。

万历年间杨应龙叛乱,老夫人随丈夫马千乘平叛杨应龙一战成名。

马千乘死后,老夫人接替丈夫之职继续领军作战。

天启元年,沈阳、辽阳等地相继失守,天启调秦良玉北上抗金。

秦良玉兄长秦邦屏、弟秦民屏率数千白杆兵先行北上,秦良玉率主力随后跟进。

浑河之战让白杆兵名闻天下,后金被直接打崩溃了。

但也是那一战让最早期的白杆兵死伤殆尽,秦邦屏战死。

刚刚结束辽东大战,奢崇明重庆造反,秦良玉率残部紧急返回四川继续平叛。

没有赏赐。

白杆兵在辽东近乎全灭,但所谓的赏赐近乎于无。

崇祯三年,皇太极围攻北京,秦良玉再次奉旨出川勤王,事毕回返四川继续平叛。

崇祯七年,张献忠攻陷夔州,秦良玉又一次奉旨前去围剿大败张献忠。

崇祯十七年,张献忠再次进犯夔州,崇祯也再次下诏秦良玉前去平叛,但那时候的白杆兵已经被耗光了,以数千兵力对抗十余万叛军不敌战败,那一年老夫人七十岁。

同年,张献忠大举进攻四川,老夫人再次奉诏迎敌,兵力太少又多为新兵最后败在李定国之手。

而哪怕明朝覆灭,老夫人依旧在奉崇祯旨意抵抗张献忠的叛军。

顺治五年,年七十五岁的一代传奇秦良玉与世长辞。

至死,仍是明臣。

至死,仍在奉诏。

孙传庭快步上前,随后对秦良玉行了一个恭敬的晚辈礼。

“晚辈孙传庭,见过老夫人!”

孙传庭知道老夫人是什么样的人,他是打心眼里尊敬这位堪称奇女子的老夫人。

而在他离开陕西之前收到的圣旨最后,有这样一句话。

入川,代朕为老夫人执晚辈礼。

这句话让孙传庭大惊失色,但同时心里也明白这是陛下在告诉他,老夫人在陛下心里的位置。

你,为辅,一切以老夫人为主。

“将军,陛下命末将为老夫人带来一幅字。”

没人在意他的称呼前后不同,因为就在秦良玉打开那幅字之后,所有人的面色都是同时一变。

学就西川八阵图,鸳鸯袖里藏兵符。

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

最让人震撼的不是这幅字的内容,而是落款。

朱由检。

这是陛下亲笔为老夫人写的诗,而且用的并非年号崇祯,而是皇帝本名朱由检。

再结合这幅字诗词的内容,老夫人在陛下心里的地位已经不言而喻。

秦良玉双膝跪地:“臣,秦良玉叩谢陛下隆恩!”

老夫人的眼圈泛红,她一直在苦苦支撑,一直在为大明朝廷苦苦奔波。

如今这一切有了回报。

而老夫人麾下由土家族组成的白杆兵们则是更加的激动,战场从不后退的土家族汉子们泪水湿了眼眶。

陛下知道我们...记得我们。

这幅字和那普天之下独一无二的落款,胜过褒奖圣旨千倍万倍。

“将军,陛下为四川拨银五十万两,粮食二十万石,将由洪承畴将军从陕西运至四川。”

“末将麾下两万兵卒,尽归将军调遣。”

钱来了,粮食来了,援军圣旨全来了。

秦良玉不再孤军奋战,这西南的叛乱将会把这位奇女子的声望推到顶峰。

锦衣卫和东厂的番子早就进入了西南,而四川巡抚朱燮元则是兴奋的对着京城的方向接连叩头。

陛下已经下达旨意,四川将循陕西之法,丈量清查蜀王田亩粮食以贷银方式售卖百姓。

四川的气候粮食可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尤其成都自古便有天府之国的说法。

四川不是没有粮食更不是没有土地,而是这土地根本就不在百姓手里。

最让朱燮元兴奋的是,袁阁老已经从陕西启程入湖广推行陕西之法,最迟数月便会到达四川。

有救了,西南有救了!

他在最乱的时候接手四川巡抚,自然知道四川以及整个西南的问题出在哪。

毫不夸张的说,一个蜀王府的财富能让整个四川百姓吃上三年还有富余。

有了钱粮能,又能从朝廷贷银得到土地种子农具,这四川一旦叛乱被平将会再度成为大明粮仓和银库。

...

陕西乱不起来了,因为叛乱的土壤被陛下从根上断绝。

而且陕西开始了以工代赈,朝廷拨银雇佣陕西百姓修筑水渠,在低洼地段挖掘湖泊。

同时工部来人和陕西当地百姓一起,寻找地势低洼有地下水之地打造水车取水入湖。

陕西一片热火朝天,有郭允厚在陕西的一切都会被推上正轨。

至于基层官员,史可法和袁可立选出的当地举子秀才足够当前之用。

猛如虎给袁可立准备了十名亲兵,这十个人是和他从小长大的兄弟。

袁可立摇头。

而猛如虎当即躬身:“阁老,我等虽为达官(汉化蒙古后裔的泛称)但对大明忠心耿耿,阁老无需忧心。”

看着明显误会自己,以为自己不要他安排的护卫乃是担心这些人都是蒙古后裔的猛如虎。

袁可立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

“傻小子,陛下敢用你镇守陕西这还不够说明对你的信任吗?”

“我不要不是因为他们是达官,而是无人杀我,杀我亦无用。”

“这天下的格局注定变革,杀一个袁可立阻挡不了什么。”

在猛如虎的肩膀上再次拍了拍。

“好好打理陕西,将你麾下兵卒练的兵强马壮,将来向北用兵必有你一席之地。”

袁可立说完登上马车走了,英国公张维贤留下了。

同时留下的还有一部分锦衣卫和东厂的番子。

陕西府谷县,这里也是陕西边镇之一但规模不大。

规模不大兵卒就不算多,正规边军都拿不到饷银更何况他们这个小地方。

过的很苦很苦,比黄莲都苦。

但最近不一样了,陛下下旨补齐欠下的饷银,同时兵卒每月军饷翻倍,军人的地位也是急剧提升。

再加赈灾斩杀贪官覆灭秦王,当消息传到府谷的时候,这里的兵卒也是感觉好日子来了。

其中一人舒服的躺在草堆之中,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好日子就要来了。”

他很普通,因为他只是这些不起眼边军里的一个。

但他也不普通。

因为他,叫王嘉胤。


  (https://www.02ssw.cc/5037_5037538/4386655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