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稳赚的呦,捧油
被赶出东暖阁之后,毕自严仰头看向天穹微微一笑。
“非好女色不信谗言,我大明再出明主,乃天下之福!”
他是故意的。
哪怕听了孙承宗的话,哪怕接到了李邦华的信件他还是当面试探了崇祯的心性。
如果陛下欣然接受随即下旨,那他就会找个机会离开京城,更不会去接手那烫手山芋一样的户部。
如此帝王,不值得辅佐。
当即整理了一下衣袍,转身回到东暖阁之外。
“臣,大明户部尚书毕自严求见!”
这次进入东暖阁,他直接说出了自己对驿站的改革之法。
用后世的话说叫,承包制。
大明的驿站系统极为完善,这也是大明传递消息的速度乃历史之最的原因。
但问题是,驿站是个亏钱的买卖。
亏的不是朝廷,而是地方府衙。
驿卒的饷银需要地方府衙承担,运营的成本也归地方府衙承担,但驿站的房产却归工部管辖,马匹车辆归兵部所有。
也就是说,地方府衙出人出钱却一点股份都没有,想维持驿站的运作就只能向百姓加税。
演化到了现在,这庞大且完善的驿站完全成了地方府衙和地方百姓的累赘。
“欲存驿站,解民与地方之苦,莫若将驿中食宿承揽于当地富商,承揽者先纳抵押,受东厂、锦衣卫、巡察御史及户部监,禁高卖强卖。”
“奏报、军情传送与物资转运,宜分置,即官差赴任、奉差者朝廷予舟车之费,然驿中食宿需自理。”
“勿复征民驿税,驿卒廪禄,朝廷直给。”
“车马仍属兵部,然屋仓划归户部,工部缮之户部予钱。”
毕自严的想法让崇祯很满意,在他的设想里也是这等玩法。
大明每处驿站都修建了大量客房,但这些客房又不是给来往传递公文和军情兵卒住的。
这是给往来官员使用的,根本用不完。
而且往来大臣沾亲带故的,都会被当地官员请到城池之内好生接待。
留下官员的随从在驿站之内大吃大喝,这就是典型的人情世故了。
宰相门房七品官,交好这些官员随从以后说不上什么时候就用得到,但这吃喝的费用最后还是会落到百姓头上。
驿站虽小,但那驿丞却个个贪的满肚子流油。
这让崇祯想到了当年国营旅馆和饭店的主任,铁饭碗,油水多,在本单位里说一不二官威大得很。
这种地方想都不用想,对来往兵卒和转运货物的徭役肯定是没好脸色的,好脸和好酒好菜全给了大人物。
所以按照毕自严的说法,驿站负责转运和呈送奏报、军情这一块必须保留,仓库和军情奏报要和驿站客栈分开。
把客栈和餐饮这一块承包出去,收承包费,想承包先缴纳押金。
还得接受数个衙门的监管,而来往官差自费食宿,然后按照标准和实际情况向户部报销。
驿卒的费用,由户部收取的承包费来支付,将驿站彻底从地方府衙剥离,禁止取消再向百姓征收驿税。
“户部本就在各处驿站及地方府衙设有监税使,可确保驿卒饷银按时发放。”
毕自严说到这抬头。
“当然,是在太仓和陛下内帑一样充盈的情况下。”
而崇祯也是非常简洁的回了他三个字。
“滚出去!”
明末的猛人,无论是武将还是文臣干活的效率超乎你的想象。
毕自严用极短的时间,便是把驿站的事捋顺了,随后第一批承揽驿站的押金和承揽费用运到北京。
但得知他的具体玩法之后,崇祯真想把这老东西拖出去喂狗。
之所以快,是因为他直接找到了两个总承包商。
一个是锦衣卫指挥使方正化,另外一个则是身在辽东的魏忠贤。
他把整个大明驿站的食宿分别承包给了东厂和锦衣卫。
用他的话说,我没工夫挨个地方跑人头也不熟,与其被那些奸商骗了还不如把便宜让给你们。
这样,大明总共有驿站1936处,一处就按每年五百两计算,你们承包给当地商人多少我不管。
差价是你们的,钱也可以等你们和当地商人签订契约之后再给到户部不迟。
他只是找到了魏忠贤和方正化,就直接将年年亏钱成为大明百姓累赘的驿站,变成了九十六万八千两白银的营收。
承包费用只有五百两,但押金却一处驿站要收一千两,只这一下空空荡荡的大明国库,存银就超过了三百万两。
他给了承包商们不得不承包的理由,他说了,我这就去请陛下降旨。
来往官员只得在驿站食宿,不得进入城池接受地方官员吃请,一旦发现按受贿处理。
百姓入住驿站,可持单据在纳赋税之时被抵扣,但只可抵扣住宿费用饭食不理。
你看,他把客源都给你找好了。
这就是典型的接手即盈利啊捧油,我吃亏了,但你们稳赚的呦。
现在的魏忠贤和方正化,那绝对忠心于崇祯的。
所以这就是相当于把皮球踢给了崇祯,我赌你没有比这个更好的办法。
锦衣卫和东厂本就要在整个大明来回出溜的,这事交给他们最合适。
至于贪腐?
户部监察是摆设,还是那李邦华手下的巡察御史都是瞎子?
百姓这个词很宽泛,宽泛到把来往客商也涵盖其中,入住驿站的票据能抵税,你说他们是去住城池里的客栈还是露天搭帐篷?
住了免费的客房,那吃点好的不过分吧?
这CPI不就上来了嘛,有了客源就要采买肉蛋蔬菜以及米粮,那周边百姓的收入不就有了嘛。
对于这种骚操作崇祯是认可的,但这毕自严的另外一个操作让崇祯的嘴角都是猛烈抽搐。
他,让人告诉大批向京城赶来的考生,提一个关于驿站或当地税收的建议,免一夜住宿和餐食的费用。
钱,由户部来出。
然后又告诉那大批考生,沿途但凡你教会一人识字超过十个,免三次驿站住宿餐食。
教会十人,免半月,教会二十人,单程进京的住宿餐食全由户部承担。
耄耋不计,就是岁数大的不算。
随后贱兮兮的跑来告诉崇祯,书生五谷不识,田农目不识丁,且之前从不互动。
如此一来我大明必将出大量亲民懂耕之官,再出识字之民。
大善,大善!
哎呀,钱花的差不多了,陛下内帑如此充盈。
先随便拨个一百万两让臣拿来应急吧。
(https://www.02ssw.cc/5037_5037538/4386655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