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暴君崇祯:再续大明三百年! > 第一百六十五章开始吧

第一百六十五章开始吧


“人生下来就是有区别的。”

“有些人到死都不知道为什么而活,所以糊涂。”

“活的糊涂只能成为耗材,只有活的明白才能知道为什么而活,为谁而活。”

他很喜欢自己的衣袖,因为他喜欢巧娘用金丝镶嵌在自己的衣袖上。

“而耗材们最大的悲哀,就是指望自己的苦难和悲伤被上层所看见,从而引起上层的悲悯降下恩赐。”

抖了抖自己的衣袖,马士英微微的叹了口气。

“但殊不知这所谓的恩赐,也是上位者收揽人心的一种手段而已。”

“前唐宣武门对战,谁赢谁正统,谁输谁反贼,所以啊这世间的正义唯有钱之一字。”

“有了钱才能尝遍这世间的美味,有了钱才能知晓什么叫做绫罗绸缎,也能让最美的女人主动脱下衣衫。”

他是真的觉得有些无趣,因为在座这些人根本听不懂他话里的真正含义。

更看不懂这天下局势,都是浑浑噩噩的蠢货。

“去告诉渠家帧,军饷正在盘点核对,先给他五千两,其余的银子两个月后让他派人来取。”

这话一出,下方之人连忙赞叹。

“大人高明,这扣下的军饷两个月足够我们把更多煤炭运到京城,赚到更多银子,而且就算朝廷追查下来也不怕,又不是不给只是晚了两个月而已。”

马士英微微摆手。

“错了,运到的京城的煤炭不能增加,反而要减少,如此朝廷才会拨下更多的银子,也能凸显我大同的重要性。”

“而且我已经和南直隶的那些人联系过了,这蜂窝煤只有在他们手里才能换到更多的银子,干干净净无处可查的银子。”

这话让下方这些人面面相觑,他们实在不明白大人这话是什么意思。

马士英再次摇头,随后对着大同以北的方向轻轻指了指。

这个动作让下方那些人瞬间恍然大悟。

建奴!

若论冷,大明以北的建奴和蒙古为最,而通过南直隶的那些人就能搭上建奴,从而将蜂窝煤卖去建奴之地。

而他们现在也才明白,大人扣发军饷的真正用意。

逼迫渠家帧加入进来,从大同边关将蜂窝煤卖出去,守着煤矿又守着边关。

这才是真正的生财之道。

这些人的后知后觉,让马士英微微满意点头,还不算蠢到家。

随后摆手。

“去安排吧。”

有了足够的银子才能当更大的官,当更大的官才能得到更多的银子。

这就是他的处世哲学,忠君爱国?

值几两银子?

然而就在他刚刚遣散那些人的时候,府衙之外的登闻鼓被陡然敲响。

这让马士英的眉头狠狠一皱。

为了打造太平无事鼓歇案尘的大同,他可谓是费了极大的心思。

将城内百姓的房子全部收到自己麾下,真正的用意就是逼迫百姓不敢告状更不敢说出真相。

他就是用这样的办法,外加一些银子搞定的吏部巡视官员,以及巡察御史的监察。

可已经数年未曾响过的登闻鼓居然被敲响了。

马士英脸色有些阴沉的换上官服,随即朝前堂而去。

面子上的事情他从来不打折,也绝不会给任何人落下口实。

然而当他走上大堂的时候发现,敲响登闻鼓的竟然是一个老者。

“堂下何人,状告何事?”

马士英的眼底闪过一抹阴鸷,看来自己太过放纵这些衙役官差了。

非但让人敲响登闻鼓,更让着老者轻易走进了大堂。

设立那么多告状要交钱的名目,就是为了让人不敢走上大堂。

那老者闻言微微拱手。

“某江西吉水人前来大同经商,状告悦来客栈掌柜冒充官差私下收取行安税和食宁税。”

登闻鼓多年未响,如今非但响了还走上的大堂,瞬间便是吸引了大批百姓前来观望。

马士英闻言双眼微微眯了眯。

原来是一个不懂规矩的江西客商,既然如此不懂规矩那也就不用行商了。

“见官为何不跪?”

就在马士英阴恻恻话音落下之时,老者双手负后。

“怕你担不起。”

这话让马士英的眼内闪过一抹冰冷的杀意:“姓甚名谁?”

那老者微微一哼。

“李邦华!”

这三字一出,整个大堂瞬间一静。

以前的百姓可能不知道谁叫李邦华,但自从有了明刊之后,朝堂上所有大员的名字也是人尽皆知。

“李..邦华...”

马士英惊的从桌案之后站起:“可否是都察院左都御史李邦华大人?”

李邦华没有回答,而是冷冷的看着他再次开口。

“没有都察院左都御史,有的只是当堂状告的一个行商。”

马士英瞬间额头冒汗,他明白李邦华定是来者不善。

“在下有一人证,可否通传?”

马士英硬着头皮点头:“可传。”

虽然李邦华突然出现在大同,让他有些措手不及。

但大同早就被他打造成了铁板一块,况且现在还不清楚李邦华此来何意。

所谓人证来到大堂也是双手负后,对着马士英淡淡开口。

“孙承宗。”

听到这个名字,马士英感觉自己的呼吸都是停滞了一下。

当朝首辅,都察院左都御史全来了....

“马大人,原告和证人已到,是否也该把客栈掌柜那个被告请来了?”

听到孙承宗开口,马士英连忙走下大堂躬身施礼:“是...下官这就派人去把被告押来,两位大人还请上座。”

然而就在他话音落下的那一刻,一道清朗之音传来。

“不必了,人,朕给你带来了!”

这道话音一出,所有人全呆愣当场,能自称朕的普天之下只有一个人。

皇帝。

就在崇祯出现的那一刻,大批锦衣卫随即现身,在众人跪地叩头的同时崇祯走上了大堂之上在椅子上坐下。

“朕听闻大同鼓歇案尘,今日便现场观摩一番,也好让朕领略一下马大人的风采。”

“开始吧。”

马士英在这一刻头脑有些发昏,李邦华来了,孙承来了,就连陛下也来到了大同。

但他知道,如果能度过这一关自己必将飞黄腾达。

随即起身,堂审开始。


  (https://www.02ssw.cc/5037_5037538/4386649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