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让你回家养鸡,这月子中心什么鬼 > 第229章 男人至死都是少年!

第229章 男人至死都是少年!


林枫把小车车开到田边上,跟教授打过招呼。

    在征得他们的同意后,问那群大学生:

    “你们要试试吗?会开碰碰车的就行。”

    大学生们:!!!

    还有这种好事?!

    “我来,我来!”陈一凡立马报名。

    而柏文韬也不甘落后。

    但李教授却是一马当先,直接坐到了小车车上,问林枫:

    “小林,这咋操作的?你跟我说一下。”

    大学生们:教授是什么时候上去的?

    身为教授,不讲武德。

    林枫:……

    他有些无奈,但还是尽心尽责的给教授解释它的用法。

    “这里是方向盘,控制方向的。”

    “脚下和开车差不多,右边是油门和刹车,但是左脚是控制刀片的。”

    “车上面还有大屏,可以选择是小麦,大麦或者是水稻等功能。”

    “这块,我已经调好了。”

    李教授试验了一下,发现是真的很简单。

    于是,他立马就开着小车车,到旁边的田里面去试验新的农具了。

    看到陆教授和薛教授也是一脸感兴趣的模样。

    林枫就知道,他们等会儿一定也会去试试。

    学生们人微言轻,只能往后面排。

    等他们的教授玩够了,不是干够了,才能上手。

    但薛教授比起去亲身尝试,他更感兴趣的是。

    这个小车竟然能适用这么多种农作物?

    林枫挠了挠头,说:

    “可能是因为它只能起到一个切割作用吧?”

    没有脱粒,粉碎等功能,可不是能适用很多种农作物。

    薛教授一想,也对。

    这个小车,看着高大上,其实就和镰刀的作用差不多。

    他继续问:“那你脱粒咋办?”

    林枫嘿嘿一笑,说:

    “我还有个脱粒机,正准备回家拿呢。”

    薛教授点点头,说:“行,那你回去拿吧,这儿有我们帮你看着。”

    看李教授转的差不多了,薛教授赶紧往田里面走。

    下一个该轮到他了。

    刚刚他还看到了玉米的选项,收玉米的时候一定仔细体会下,有啥差距。

    林枫看着格外积极的老教授们,只能对等在田边上的学生们耸耸肩。

    没办法,谁能拒绝新玩具呢?

    老教授也不行。

    什么叫男人至死都是少年?

    这就是了。

    系统里抽到的脱粒机也是多功能脱粒机,但是有两台。

    一台是供小麦水稻这样的作物使用的,一台是为玉米大豆的等作物准备的。

    一台小小的脱粒机,也带着履带。

    主打的就是一个,哪里想用就开到哪里。

    大学生们此时已经自主的进到田里,把割下来的小麦往田边上堆。

    看到林枫这台新来的小车车都惊呆了。

    柏文韬抱着一大捆小麦,嘴里喃喃自语道:

    “等会儿,我得问问林哥,这玩意儿再哪买的,我也想要一套。”

    他馋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好不好?

    什么手办,什么汽车模型,有这种东西好玩吗?

    不但好玩,还能用。

    买了也不怕挨骂。

    他旁边的马哲斌,看了柏文韬一眼,没说话。

    柏哥家里有钱,买这机器就和买玩具一样。

    但对他来说,还是联合收割机更加实用一点。

    就算没钱雇大卡车,配合三蹦子也能运粮。

    有买这些小东西的钱,直接拿着补助去买一台收割机。

    自己家的地收完了,还能去村里面赚个零花钱,那多合算?

    但试试还是想试试的。

    毕竟,这种既新奇又好玩的农具,估计他也只能在林哥家见到了。

    林枫把它在大田边上停好,先在屏幕上面点动几下,找到小麦选项。

    然后在出口处套上袋子,一切准备就绪。

    现在只要在入口处放上麦穗,机器就能把上面的麦粒打掉,通过机器进入到下面的口袋中。

    然后人只需要把手里剩余的秸秤,扔到一边就行,再换一把就行。

    如果麦子堆的好,直接坐着干也不是不行。

    因为对于新玩具的好奇,不管是林枫还是学生们,都干的都可起劲了。

    没一会儿,李教授他们也走了过来帮忙。

    收割机则传递给了机智的,早已经等在一边的柏文韬。

    “先打这一亩,来个人去把咱们的称给推过来。”

    李教授吩咐道,“看看你们林哥家的一亩地,产出到底是多少。”

    他话音刚落,立马就有两个人,朝着服务站的方向跑去。

    李教授和薛教授他们则蹲下身子,亲自查看从机器里出来的麦子。

    金黄色的麦粒,颗颗都是饱满又圆润。

    光是从长相上来看,就是非常讨人喜欢的样子。

    而且,基本没有什么秸和碎沫,很干净。

    “你们看看,这一穗麦子,基本都是颗颗饱满的,瘪粒啥的基本没有。”

    李教授看了半天,直接从旁边拿过来一枝还没被打谷机摧残的小麦。

    用他自己布满老茧的手,轻轻一抬再一搓,呼口气。

    手心里就是一小把跟袋子里质量一样的麦子。

    陆教授看了好几眼,问:“这是熊蜂的原因吗?”

    李教授摇摇头,“我觉得麦子本身的原因更大一点。”

    “说是熊蜂,其实林枫家的熊蜂,难道没去过咱们那边的田里么?也不可能的。”

    十几个人的共同努力下,很快,一亩地的麦子,就被装袋完成脱粒。

    接下来就到了激动人心的,上称环节。

    李教授看了看那边的袋子,估摸着说:“至少1500斤。”

    陆教授和薛教授脸色一凝,问:

    “真的能有这么多吗?”

    1500斤是什么概念?

    年景不好的时候,小麦出产三五百斤是常事。

    要是每亩地产量能达到800到1000斤,那得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才能达到。

    1200斤以上,那更是凤毛麟角。

    偶尔出那么一亩,农户嘴都能笑歪了。

    16年创下1600斤的记录,至今无人打破。

    如果林枫家的小麦亩产在1500斤,那么……

    几个教授对视一眼,心里的想法都差不多。

    一袋一袋上称,一个数据一个数据累积。

    “卧槽!这已经700了吧?”

    马哲斌心里盘算了一下。

    “嗯,715,还没称完呢。”

    负责记录和计算的同学,使劲的点点头。

    “现在就715了,等称完还不得破纪录啊?”

    ………………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7_5037524/1111092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