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七零:入夜,恶毒女配被他占有 > 第228章 一枚纽扣

第228章 一枚纽扣


市公安局里,烟灰缸里塞满了烟头,地图上,代表案发地的红圈已经有了五个,最新的那一个,孤零零地落在了城南,与第四个案发地城北隔了大半个城区,彻底打破了警方之前所有的区域性排查推论。

  领头的人顶着浓重的黑眼圈,重重叹了口气,抓起桌子上的烟盒:“走吧,再去现场看看。”

  寒风呼啸,刮过枯黄的芦苇丛,发出“沙沙”的悲鸣。几十名公安干警拉起了长长的警戒线,将那片冰冷的泥沼地围得水泄不通。

  每个人的脸上都面无表情,甚至有些麻木。

  他们已经连续奋战了太久,精神和体力都濒临极限,可凶手却像个幽灵,在他们布下的天罗地网中肆意穿行,一次又一次地嘲弄着他们的无能。

  “都给我仔细点!一寸土一寸土地给我翻!就是掘地三尺,也得把线索给我找出来!”局长下了命令。手下的刑警也强打起精神勘察。

  一个年轻的警员跪在湿冷的泥地里,正用小铲子小心翼翼地清理着什么。

  忽然,他的动作一顿,呼吸都屏住了。

  在离遇害者不远处的一丛芦苇根下,一枚被泥浆半掩着的、黑乎乎的东西,在昏暗天光下反射出一点微弱的幽光。

  他不敢大意,立刻喊来了技术员。

  那东西被镊子小心翼翼地夹起,放进证物袋里。用清水冲去污泥后,它的真面目显露了出来——是一枚纽扣。

  这枚纽扣的样式很普通,是那种最常见的圆形四孔扣,但材质却有些特别,是一种颜色发乌的硬塑料,边缘还带着些许粗糙的毛刺,像是劣质品。

  第五个凶杀案现场,除了这枚纽扣,再也没有发现任何新的东西。

  线索似乎又断了。

  物证照片被送到了局里一位刚退下来没几年的老刑警手里。

  这位老刑警姓张,大家都叫他张叔,他当过兵,转业后干了一辈子刑侦,眼神毒辣。

  出了此等重大恶性案件,刚退休的张叔便又被局里揪了回去一起破案。

  他看了一眼物证照片,并没急着下结论,只是沉声对旁边的小年轻说:“去,把原物拿来我瞅瞅。”

  东西送来,张叔隔着塑料袋,将它举到台灯下,翻来覆去地看。

  灯光下,那枚纽扣通体乌黑,却泛着一种塑料特有的、略显廉价的油光。

  “这光泽,不对劲。”张叔喃喃自语,随即让技术员戴上手套,将纽扣取了出来。

  他拿起一根探针,轻轻拨弄着纽扣的边缘。那上面带着一圈细微的、不甚规整的毛刺,像是模具用久了,或是脱模时出了差错留下的痕迹。

  在场年轻的刑警们大气不敢出,只觉得这位老前辈的动作慢得让人心焦。他们恨不得张叔能一眼看穿凶手的祖宗十八代。

  纽扣被翻来覆去的看了好一会儿,他才抬起头对周围人说道:“这玩意儿,我见过。”

  局长的眼睛“唰”地一下亮了:“老张,你认得?”

  “嗯。”张叔点了点头,“这不是市面上能买到的东西。这是部队上,几年前发的一批军用雨衣上的纽扣。”

  “军用雨衣?”一个年轻刑警忍不住插嘴,“那范围可就大了去了!”

  “不一样。”张叔打断了他,“这批雨衣是次品。我记得清楚,是南边一个厂子代工的,因为材料配比出了问题,做出来的雨衣在低温下容易发脆,防水效果也不达标。所以这批货军队压根就没正式列装,只少量流通过一阵子,大部分按规定,该拉去集中销毁了。”

  这么一说,凶手,很可能和部队有关!

  “老张,这纽扣的来源,你有多大把握?”局长还是不放心,又问了一遍。

  “十成。”张叔斩钉截铁,“我这辈子跟军装打了半辈子交道,什么料子,什么扣子,摸一下就知道。错不了。”

  他把纽扣放回证物袋:“局长,咱们必须马上和驻军方面联系!凶手很可能就是军人,或者,是能接触到这批次品雨衣的退伍军人!”

  这样一来,那排查范围就可以大大缩小。

  局长立马动身:“好!我亲自去打电话!”

  命令以最快的速度传达下去。

  半小时后,市里各个驻地军营的气氛陡然紧张起来。

  骇人凶手竟然可能是个军人或者退伍军人。

  这在军中可是大事。若情况属实,可是足以上报国家留档的。

  正在营区操场上监督夜训的陆振川,被通讯员急匆匆地叫了回去。

  “团长,师部紧急电话,让所有营级以上干部立刻去师部会议室开会!”

  陆振川皱眉,这种没有预兆的紧急会议,通常意味着有大事发生。他来不及多想,扣好风纪扣,大步流星地朝师部走去。

  师部会议室里,早已坐满了各营的营长、团长,人人面色严肃,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山雨欲来的压迫感。

  公安局的领导简单说明了情况,再次强调了事情的严重性,随后,一名技术员戴着白手套,将那枚黑色的塑料纽扣,放在铺着白布的托盘上,展示给在场的每一位军官看。

  “各位同志,请大家仔细辨认。根据我们掌握的线索,这枚纽扣,出自一批特定的军用雨衣。我们需要各位协助统计,在你们的管辖范围内,有谁曾经使用、或者现在仍可能持有这种雨衣。”

  陆振川的目光落在纽扣上的瞬间,眉头便紧紧地拧成了一个疙瘩。

  他认得这东西。

  那还是好几年前的事,部队后勤的确处理过一批质量不过关的雨衣。当时的处理意见非常明确——登记造册,统一销毁,绝不允许外流。

  按理说,这种东西早就该化为一缕青烟,彻底消失了才对。

  至于有谁穿过这种雨衣……陆振川的思绪飞速转动,脑海中闪过一张张或熟悉或模糊的脸。

  时间有些久了,又是次品,根本没正经登记过个人领用记录。陆振川一时半会儿竟还想不起谁穿过这雨衣。

  谁会在销毁前偷偷藏下一件不中用的雨衣?


  (https://www.02ssw.cc/5037_5037502/4386974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