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三国:曹操说我天下无敌 > 第43章 询问林浩

第43章 询问林浩


第四十三章  询问林浩

刘协沉默思索,觉得皇后和贵妃言之有理,也就没有多深究。

雷冠骑马,听到了刘协三人在马车内的谈话。

“没想到,这陛下还挺好忽悠的,大当家的扛着皇后和贵妃一晚上,听意思都有些偏袒着大当家!”

……

甄城。

兴平年,十一月。

中间虽然有些坎坷,但曹操也算是顺利迎奉到天子。

毕竟他抢在刘表和袁绍前面,成功完成了迎奉天子的战略。

曹操自封大将军,荀彧为侍中,荀攸为军师,郭嘉为司马蔡酒。

林浩不受公卿制约,直接隶属大将军府。

曹操在甄城临时搭建了一座行宫,供刘协居住和朝廷议事。

对于公卿百官,只要有地方给他们住就行,安置在甄城的驿馆内。

曹操挺反感这群公卿百官们,从洛阳到甄,城一路上闲言碎语实在多。

杨彪更可笑,要求曹操严惩林浩,说什么满朝公卿,世代公候,怎么可能有布衣黄巾同朝为官!

后来曹操实在听不下去,找个罪名,杀了侍中台崇,太书冯硕之后,才让这群公卿们闭嘴。

虽然曹操杀鸡儆猴,但却惹怒了公卿文武。

一日,曹操在大将军府,聚集亲信文武,商议定都之事。

“如今天子迎奉到甄城,但公卿文武似乎不服,我想选一城池定都,增加声望。”

“东郡国内旁边,东平王府的城郭宫室修建完善,我想让天子定都无盐县,诸位有何建议?”

曹操提议问道。

如今长安是去不了了,洛阳也没办法住。

曹操迎奉天子以令诸侯,就必须在自己控制的范围内,选择城池定都。

再以天子之名,诏令天下臣民。

曹操知道,定都一事,不是自己一人说了算。

意料之中。

曹操刚提出来,就遭到了谋士荀彧的反对。

“明公,如今定了颍川和汝南,许县在颍川,离鲁阳很近,城郭宫室,钱粮充沛。”

“颍川一地,有很多贤才,之前战乱逃离不少,但许县建都之后,那些贤才肯定会陆续返回,替明公效力!”

“许县旁边可辖治司隶,以南可俯橄荆州……”

荀彧带头之后,颍川的士人,全都附和谏言!

只有郭嘉和陈昱没有参言。

其余谋士都谏言赞成定都许都,是最合适的位置。

曹操心烦意乱,眉头越蹙越紧!

没想到定都一事,会被这些一直追随自己的亲信谋士,强烈反驳,他们都愿意定都许县。

“奉孝,中德,说说你们的想法。”

曹操察言观色,见郭嘉和程昱一直没参言。

程昱是兖州谋士,内心肯定是想定都东平郡国,随后回应道:“明公,大势之争,黄河以东最好!”

“如果定都在许县,别人容易误会明公是畏惧袁绍之势,退避三舍。”

“颍川又毗邻南阳,刘表也有意迎奉天子去荆州。”

“如果定都许县,主公一旦趋兵出征,刘表肯定虎视眈眈,趁机来抢天子。”

“主公肯定左右为难担忧着,受制于人。”

“袁绍虽然离东平郡国近,但他无心迎奉天子,就算主公外出征战,也不用担忧袁绍来抢天子。”

“乱世之中,明公可扫清寰宇,免得受制于他人。”

“唯有定都东平郡国,才是明智之举!”

话音刚落,公卿文武对程昱的提议,争议不断,持反对意见。

郭嘉见状,摇头叹息,人多嘴杂,不管怎么说都是错,赞成许县,会寒了曹操的心。

赞成无盐,又自绝于颍川派系。

曹操视线落在郭嘉身上。

郭嘉无奈,只能拱手一礼道:“明公,定都一事,颇为复杂,不管是定在许县还是无盐,都会涉及到很多方面。”

“而且,定都是件劳民伤财的事,一不小心,会引起民心愤怒。”

“兖州去年蝗虫灾害,百姓怨声四起,后来实施了屯田制,才稳定了兖州局势。”

“我觉得,两县可比较一下,所消耗的钱粮和役夫,再询问林浩,屯田之民,是否可以满足征调再说!”

郭嘉的一番话,让程昱都忍不住暗自夸赞。

这话谁也不得罪,还提醒曹操,可以征求一下林浩的建议。

林浩现在是典农中郎将,兖州所有屯田的事,都由他负责管辖。

定都一事,无论如何都会涉及到钱粮和役夫!

兖州只要涉及到钱粮役夫,都会涉及到林浩,建造都城,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定都的事,郭嘉成功转移到了钱粮役夫上,谁也不得罪。

这下荀彧也无言以对,乱世之中,钱粮很重要,钱粮在谁的手里,谁就是老大。

眼下,兖州钱粮,没在世家手中,而是在典农中郎林浩府内!

所以。

林浩有话语权,他才是决定定都地点的人。

曹操没有耽误,直接让郭嘉陪同,一起前往东阿找林浩。

那日,林浩将天子迎奉到甄诚,直接交给荀彧,没有片刻停留,返回东阿。

很快,曹操和郭嘉来到了,东阿城典农中郎府内,刚踏入曹操眉头紧蹙,见到一人。

“司马懿怎么会在东阿?”

曹操对司马懿并不陌生,当初兖州蝗虫灾害,司马懿是司隶,三个世家子弟中,第一个点头答应的人!

司马懿欲哭无泪!

谁想在这里啊,如今他已经成了无家可归了。

司马懿和林浩前往甄城途中,司马懿在温县停留,给司马郎说明原因。

兄长司马郎将司马懿逐出司马氏,冠以‘逆子’之名。

如今待在典农中郎将府,以门客身份,帮助林浩处理日常事务。

司马懿的求生欲,让林浩都佩服。

林浩知道司马懿聪明过人,是只幼虎,但还是将其留在身边。

养虎是为了避免死于安乐之间,林浩不傻。

杨彪大言不惭说“满朝公卿,世代公候,怎么可能和布衣黄巾,同朝为官”。

这话早就传到林浩耳中。

林浩留司马懿在身边,就是防患于未来,用他来锤炼道路。

“大将军,我对万岁亭候的才学仰慕,甘愿做门客,侍奉左右。”

司马懿谦虚说道。

郭嘉附和在曹操耳边嘀咕了几句,曹操眼神一闪,撇嘴道:“你被河内司马氏除名,壮士断腕,看来你挺有魄力的嘛?”

司马懿态度谦和道:“我一人过错,不可能殃及家人。”

“迎奉天子,我在其中,大将军请体谅。”

曹操见司马懿对答如流,没有继续寒暄,直接去找林浩了。


  (https://www.02ssw.cc/5037_5037478/1111110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