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白驹过隙
傅阮阮回到南疆后就安心带娃,工作。
她们合作社的肥皂现在成了军区的畅销品,好几个部队找他们订。
伍元兰自从上次吃了亏后,就再也不让人插手肥皂车间的事,全部让傅阮阮自己决定,包括人选。
宋乐珍没能再进红娘子合作社上班,元弘文就给她找了别的工作。
可是她不甘心。
还是想去肥皂车间,听着多有面子,而且高级,还轻松。
就只是制作的时候花点时间,但是上班时间真的算不得太久。
在傅阮阮从首都回来后,宋乐珍提着礼物来了家里。
傅阮阮诧异,难道宋乐珍不知道元弘文和霍淮安之间的事?
他俩可是竞争对手!
这宋乐珍是咋想的?
宋乐珍这次的态度出奇的好:“阮阮,抱歉,我上次是真的不知道,我太自以为是了,希望你能原谅。”
傅阮阮有些无语:“宋同志,你叫我傅同志就好。”
她的话让宋乐珍有些难过:“我见其他嫂子都叫你阮阮,我……”
都叫,那也不是谁都能叫的呀。
现在大家都是同志称呼,刘君香她们和自己那可是有过命的交情的,她生产都是她们陪着她过来的,张嫂她们还照顾她坐月子,这能比?
也就宋乐珍拎不清。
傅阮阮:“我得她们照顾良多,她们都是以长者的位置看我的,所以就叫我阮阮。”
宋乐珍有些尴尬,傅阮阮的意思是她站在了长者的位置,虽然元弘文确实比霍淮安年纪大,可是,职级没有霍淮安高啊。
另外,宋乐珍才来这里多久,和她啥交情都没有,就这么称呼,傅阮阮那是一点都不高兴。
看着宋乐珍提过来的东西,都是好东西,是元弘文这个人平时不会消费的,看来宋乐珍家里条件不错:“宋同志,这些东西你拿回去,无功不受禄,回头我要是被人举报了,咱俩谁都不好看。”
她话说得直接,因为对宋乐珍这样的人就不要拐弯抹角,有时候她听不懂。
宋乐珍的脸唰地一下就白了:“傅同志,都是些吃的和日用品,还有给孩子的,我也就能买到这些。”
傅阮阮:“你的心意我领了,但是,东西不能收,真不能,这院子多少眼睛看着呢。”
她只是吓唬宋乐珍,大院里的嫂子们现在都是她的耳报神,没有谁会给她添堵。
但是吧,宋乐珍不知道呀。
果然,宋乐珍神色有些不好,讷讷说道:“抱歉,傅同志,我不知道会给你带来麻烦。”
傅阮阮说得语重心长:“你现在知道也不晚,回去吧。”
一副送客的模样,宋乐珍也不好再待着。
回去后左思右想,不甘心,又去找伍元兰。
看到她伍元兰的心就跳得快:“小宋,你这是干啥?”
宋乐珍:“伍主任,我还是想去肥皂车间,那里应该缺人吧?”
伍元兰揉着眉心:“缺人也已经补上了,这会不缺,而且这事是小傅负责,我不插手。”
听到这宋乐珍咬着唇:“那你能不能和她说说,我,我想改过自新,给我一个弥补的机会。”
伍元兰看着宋乐珍,说了句:“我开不了这个口,小宋,以前你没来的时候,你男人可是做过不少事让她男人不愉快的,这事,你以后就别提了。”
啥?
宋乐珍不信:“老元脾气那么好的一个人,怎么可能会针对谁?”
伍元兰无语:“这事你还真别不信,大院里好多嫂子都知道,你家老元没娶你之前那真是个倔脾气,十头牛都拉不回来的那种,他几次比试都输给了霍淮安,就一直惦记着,只要是看上了霍淮安的东西都会去争一把。”
这,宋乐珍还是不解,男人有上进心,这是好事呀,怎么在伍元兰这里反而被唾弃:“伍主任,只要是良性竞争应该问题都不大吧。”
伍元兰打哈哈:“对,你说得对。”
问题是你男人那是良性竞争嘛!
可这话伍元兰又觉得自己不能说:“小宋,你还是回去吧,以后这肥皂车间的事都是小傅负责,你呢,就安心去老元给你找的地方上班,一样赚钱。”
都是工作,不分高低贵贱。
宋乐珍回到家的时候元弘文也到家了,看到宋乐珍闷闷不乐,元弘文也不高兴了:“珍珍,咋啦?”
坐下后,宋乐珍拍了拍自己旁边的椅子:“老元,坐,我想问你点事。”
元弘文坐下后,拿着茶杯喝了一大口茶:“你说。”
宋乐珍:“你和霍淮安之间是不是有什么过节?”
元弘文装傻:“没有呀,我和他就是第一次竞争营长的时候,我被下来,他上了,那会他才二十一岁。”
这还是户口本上的年龄,其实霍淮安的实际年龄更小。
宋乐珍皱着眉头:“就这?”
元弘文点头:“就这点,没别的了,放心,我这人你还不清楚,我与世无争。”
在元弘文回房间换衣服后,宋乐珍又坐了很久,打算明天就去元弘文给她找的地方上班,这次她要虚心,耐着性子,和那些人混熟后,她应该就能打听到点事。
时间过得很快,一眨就到了一九七五年最热的时候,傅阮阮到南疆已经九年。
这几年傅阮阮组织了两个合作社的嫂子一起开了个扫盲班,每天学习语录,从语录里学字,嫂子们进步很快,积极性也很高,就是张志农都夸了傅阮阮。
还是她想得周到。
如今冬天的时候南疆这边的部队不缺蔬菜,农场那边甚至能生产大批蔬菜运送到南疆各个地区。
傅阮阮的事迹被好几个报纸报道,她成了整个军区的红人。
三个孩子又可爱,已经成为了师长的张志农一直倾听着傅阮阮的声音,有不懂的还主动问询,傅阮阮也没藏着,能回答的都告诉了张志农。
所以部队这边的改革也不少。
总之傅阮阮改善了部队同志的生活不说,还给这边带来了新技术,南疆的战士都记得傅阮阮的恩情。
还有好些同志因为身体原因没有药物救治,是傅阮阮和傅鼎山一起研发了新药,他们才能保住性命,对于他们的家人和他们自己来说,傅阮阮的恩情比天大。
傅鼎山在南疆这边也有贡献,立了个二等功才回首都给傅景程带娃。
白驹过隙,霍淮安再次立功,首都军区这边发了很多借调函,打算把霍淮安调回首都。
一九七六年春天,傅阮阮和霍淮安开始收拾行李,孩子们已经九岁,上小学三年级,六岁上一年级,现在已经是懂事的小大人。
(https://www.02ssw.cc/5037_5037322/4385549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