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赶海风波
宋大江带着一群人赶在天黑之前,赶到附近的杂货店,买了一堆钳子和铁皮桶,又搬走了不少柴火。
指挥田枣去了船上,借了一个大锅和部分材料,在海边垒起了灶台,烧起了水。
现在就等海鲜下锅了。
三十多号人打着手电在港口边上的海滩上分散,两两组合开始到处捡东西。
宋大江带着两个姐姐和田枣,在海边到处飞奔。
宋大江对着沙滩的几个洞说道:“枣,你把盐倒进去,等会里面的东西就出来了。”
“真的?”田枣将信将疑的撒了点盐,被宋大江催促着:“不够,多来点。”
“这么多啊。”田枣心疼的说道:“解放前这点盐可比粮食都贵啊。”
虽然心疼,可是很快就被洞里喷出的水吸引,宋大江伸手一掏,一个蛏子就捞了出来。
“呀,真的啊。这是什么玩意,有贝壳呢。”宋沁沁开心的喊道,她们有好几年没和小弟一起出来找吃的玩了。
“一看就能吃,枣,你多放点在边上洞里。”宋澜澜也拿出一袋盐,在边上弄了起来。
宋大江拿着火钳在边上抓住了好几只螃蟹,还有八爪鱼。
就这还被螃蟹夹了一下,还好他手快把螃蟹爪子扯断了,要不然这一下还挺疼的。
石头缝里还有不少长得怪异的海螺和海星,两个姐姐在上面上捡的不亦乐乎。
“哇,这个海螺好大,还有个角,跟大蜗牛一样。”
“这还有,这是个什么,吸着怎么扣不动。”
宋大江望着眼前的海,主要装备不齐全,要不他就直接带着鱼叉去抓鱼了,眼下黑黢黢的只能在浅滩找了。
宋沁沁拿手准备去抓螃蟹被宋大江喊住:“别抓,用钳子,这玩意打一下手可疼了。”
刚说完,宋澜澜就因为手艺不行,被一个蟹准确命中,疼的她带着螃蟹就往这边跑。
宋大江急忙抓断螃蟹的钳子,才把她救下来,这下两人才老老实实拿着钳子去夹。
“大江哥,快过来,这个缝里有一条黑不拉几的鱼,挺大的。”田枣把宋大江喊了过去。
仔细一看,一只黑色的石斑鱼在石缝里面,看样子得有两斤,也不算小了。
宋大江缓慢的伸手靠近了鱼,猛地一把抓住鱼头,就把鱼捞了上来,鱼的力气很大,来回甩着。
把鱼交给田枣,还专门叮嘱用两只手抓紧,田枣还点头答应没问题。
接到手上没三秒,就被鱼背鳍上的刺来了一下,疼得她大叫一声,把鱼都扔了。
四个人抓鱼,三个人都中招了,还不知道大饼那边咋样,估计好不到哪去。
事实也如宋大江的判断,这群生瓜蛋子下海肯定是要倒霉的。
附近的一群人洋相百出,为了抓点没见过的海鲜,简直是人人带伤。
二胡第一个中了招,一把按住一个螃蟹,然后马上疼的跳了起来。
“救命啊,关西。这螃蟹咬我。啊,卧槽。”
附近的人顿时拿电筒照到他身上,陈关西抓住机会,按下了快门键。
他还没得意多久,一脚踩到了一个海鳗鱼身上,被海鳗鱼转头就咬了脚腕,叫喊的声音比二胡还大。
银元抓到一只大章鱼,被吸住胳膊拉不下来,只能求救,他一个人根本扯不下来。
“唉,唉,快帮帮忙,这个玩意把我手粘住了。”
亮子神奇的遇到一只闲逛的皮皮虾,伸手抓的时候被弹了一下,顿时破口大骂。
亭子在边上嘲笑他,然后马上就被虾屁股扎了手。
还有被石头刮到的、脚滑摔屁股的、被鱼扎到了手的,基本全员带伤。
折腾了两个多小时,三十多号人捡了不少东西,骂骂咧咧的回来了,一脸不爽的样子。
宋大江听到好几次他们在那边叫唤,一问吓了一跳,赶个海基本全军覆没,也是没谁了。
大饼已经煮出一锅热水,海鲜抄一下水下锅用一点底料就变成了麻辣海鲜杂烩。
一群人拿着碗黑着脸望着锅里的海鲜,仿佛有什么大仇一样。刚煮开就开始吃了起来,也不嫌烫。
二胡把螃蟹腿都嚼碎了,这小子根本就不懂怎么吃螃蟹,全是泄愤。
陈关西盯着咬他的鳗鱼,大口吃了起来。夸赞味道不错,不愧是用脚钓上来的。
亮子吃皮皮虾再次被扎了嘴,气的都快升天了,在边上把这个皮皮虾踩成了一堆肉泥。
宋大江都笑喷了,就这群人的怨念实在太强了,虽然都是小伤,但是对他们来说挺丢人的。
毕竟上次打敌特都没有这么拉,这次赶海完全是啥都不懂,带的火钳都不用,硬吹自己很牛,空手就能抓一桶鱼。
还好这年头需求量不大,这些玩意基本处于无人认领状态。海边到处都是,地上对边捡点都是一桶。
好吃是好吃,但是大家的反应都是不顶饱,要不是有底料煮,他们都不愿意吃。
宋大江一拍脑袋,海鲜没油水,海边的人也不能天天吃。但是海带和紫菜可以治疗大脖子病啊。
白天在船上,一帮人忙着卸货,宋大江在屋子里写起了资料。论缺碘对人的影响,建议使用干海带和紫菜做汤,可以有效防止腮腺炎的发作。
想了想又把道路方面的问题说了出来,目前道路不好严重影响车辆寿命,并给出了建议。
写着写着,后面变成了海鲜的烹饪方法,连边上玩的田枣都看进去了。
心想海鲜还有这么多做法,这得带一些回去试试。
宋大江写完这些东西,下船开着车带着陈关西从边上小路驶过。找到了附近的村子。
海边这光秃秃的山,和一排排非常小的渔船,证明这个村子有不少渔民。
宋大江在村口发了根烟,问着过路的人。
“同志你好,请问这边是渔村么?”
路人收到一根烟,美滋滋的回答:“对,我们这个村大多都在打鱼,您是?”
“哦,我是49城来的,在这边看看有没有干的海货,准备买点回去。你们村长或者组长在么?”
宋大江解释道,这村子也不大,指望找到什么干部也不可能,里面只有村里的老头子说话管用,
路人很快将他带到了村里一个篱笆围栏边上,对着里面的木屋子大声喊道:“何大爷,有客人要买海货。”
这个小院只有一个大间的房子,外部的木头都腐蚀了,看样子就不稳定。
一个老头从屋里走了出来,宋大江迎上去和他握手说道:
“你好,我是49城公安部的宋大江,过来看看能不能采购一些海货回去。”
村长大喜,赶忙介绍道:“宋领导你好,我是何守成,是这个村子的老辈子,村里的事我也能做上主。快请进。”
宋大江坐下和村长聊了起来,了解了村里现在急需的难题,就是海里的东西,除了大货,很多基本都卖不出。
能抓到大货都不容易,还得凭运气。反正这海鲜是越吃越瘦,吃久了人受不了。
宋大江打消了用钱的念头,直接提出用油、米面来换。
眼下这个价格一斤油能换十斤干的海货,米面直接一换一。
当然,海参、鱼翅、花胶等东西不在此行列,这玩意在清朝都是高档货。
人家也不缺销路,大酒店多得是有人收。
(https://www.02ssw.cc/5037_5037246/4391846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