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5 章 龙纛前压
这时候李长风又划向下一个视频。
(遇事不决龙纛前压)
天幕下的皇帝看着这个标题兴奋了起来,这是那个皇帝这么硬气,刚好他们刚看了赵宋的靖康之耻,现在心里还有点堵得慌呢,正好看这个来点热血。
嬴政看着这个标题来了兴趣,他感觉就应该这样,这才是一个皇帝的样子,哪怕输了 败了 死了都比赵家的皇帝强。
{国人极致的浪漫绍宋。
群臣向南君独北,不破王庭终不悔。这时候一个红色的人影逆着人流往前面走去,旁边还配了两个字赵玖。}
看到这里以后大宋的皇帝一下子精神了起来,看着这个名字应该是他们大宋的皇帝,还有可能是这个靖康之耻后面的皇帝,就这个语气加上标题,就可以确认这比那两个软蛋好多了,说不定会有一番作为呢,他们要好好看看缓解一下靖康耻带了的情绪。
赵煦这时候赶紧让净身的太监停下来,他知道自己无后,可是听着天幕这个人的语气应该是一个可造之材,说不定就是赵佶的某个儿子呢,如果真是那样那就不能净身了,不过到时候让他生下来过继过来。
这时候净身太监的刀都已经在赵佶的身上划了一道浅浅的伤口了,赵佶听到他哥喊停以后松了一口气,他也是聪明人现在正在暗暗祈祷这个一定要是自己的儿子啊,要不然他就真的被阉了,刚才的情况太吓人了。
赵顼想法放到一边,准备好好看看这个龙纛前压的赵玖,他也需要这个振奋的视频缓解心里的压力。
老朱这时候正带着他的四个儿子在尚书房里翻宋史呢,这和他记忆里的赵宋不一样啊,他的记忆里赵宋都是一群软蛋,现怀疑自己是不是记错了,别问为什么是四个,因为朱棣这时候正在赶往金陵的路上。
永乐时期的朱棣这时候也带着三个儿子翻宋史呢,他们不记得赵宋里面有这么一个硬气的皇帝啊。
忽必烈这时候找人过来询问,得到的答案是不知道这么一个宋皇。
嬴政看着这个场面怀疑了起来,这么软的一个赵宋会有这么硬气的皇帝吗,不过看到外面趴着的胡亥,然后想想自己这么英明神武,还不是有这么一个废柴儿子,说不定这个赵宋家里也能出现了一个变异的。
大汉的皇帝也是不敢相信,前面的那么软蛋,突然出来一个硬气的皇帝,这怎么看都不能相信啊。
{自古功高莫过救驾,可是有一天驾来救你呢,韩世忠知道官家不会放弃他的,可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官家居然亲自来救他了。
那一日官家亲自引龙纛渡河坐镇军中,韩世忠是真的不敢相信官家亲至,龙纛冲阵,这一刻韩世忠是真的懵了,官家居然亲临战场来救自己这一介武夫。
金军也蒙了,刚才还被骑兵冲击的溃不成军的宋军,居然像疯了一样跟着那面龙纛疯狂的往前压。
宋军此时只知道跟着那面龙纛一直往前,往前。}
老朱和朱棣(永乐时期的)此时也蒙了,他翻遍宋史都没找到这一段的记录,按理来说这么大的一件事不可能一点记录都没有啊,可他就是找不着。
李世民看的热血沸腾,感慨道“这才是一个皇帝应该有的样子啊,比那两个好多了。”
北宋的前面七个皇帝拍手叫好,这才是他们赵家的好儿郎啊,看的他们跟打了鸡血一样,恨不得出去找人干一架。
韩世忠这时候也是懵的,这里面居然有他的事,不过这都不重要,现在要考虑是赵玖官家在哪,他现在就去投奔,跟着这个完颜构他也是烦了。
{给朕压过去,那一日龙纛停在了八公山上,如果朕真的死在了这八公山上,遍请李相公在扬州扶持皇嗣即位,若皇嗣年幼将来事有不祥,可让太后再寻南渡宗室继续立嗣主政,如果人心实在不服。
那朕就只有一句话了,宋可亡天下不可亡,如有豪杰能复河山而救万民者,自当取河山自用为万民之主。}
嬴政感慨道“这是真的变异了,和原来那些软蛋不一个样啊。”
刘邦不可置信的说“这赵宋皇室怎么突然硬起来了,这不应该啊。”
老朱和朱棣带着人都快把宋史翻烂了都没有找到,他们两个可不相信赵宋还有这么强硬的皇帝。
{历史本该如此,本能如此,却并非如此,只是可惜了这只是一本小说。}系统还贴心的解释了一下小说是什么。
看到这里以后所有的皇帝都被这突然的转折闪了腰,他们没想到这居然是后世人写的小说,他们还真以为这个赵宋硬气了一把呢。
韩世忠看着天幕一时情急居然吐出来了一口鲜血,毕竟落差太大了,他都准备好誓死追随赵玖了,却没想到这只是一本小说。
嬴政顿了一下说“原来不是变异啊,软蛋还是那个软蛋。”
刘彻对着卫子夫说“我就说哪里不对,原来是后人写的小说啊。”
老朱,永乐时期的朱棣也让人停止翻书了。
老朱“我就说赵宋哪有这么硬气的皇帝,还以为记错了呢,真是瞎耽误功夫。”说完就去批奏折了。
赵匡胤看着最后这一段,直接把怒气化作力量,对着赵光义就开始打了。
赵煦看完以后也死心了,也没说什么就让净身太监继续。
赵佶的心也死了,情绪低落的躺在那里,没多久就开始嚎叫了。
赵顼这时候也找地方坐了下去,他需要缓一缓,就听见旁边的苏轼说“后人写的不错啊,看的我都热血沸腾了,就是可惜这是后人编的。”
赵顼只是抬头看了苏轼一眼,一句话也没说。
苏辙离得远根本来不及捂他的嘴,他也感觉心累啊。
【评论区
多少人希望绍宋才是正史。
绍宋哪都好,唯一的缺点就是它是一部小说。
龙纛前压,给朕压过去。
南宋并不缺名将,可惜就是皇帝不行。
应该是整个宋朝皇帝都不行,有能力的早死了,没能力活的时间还长。
想想哲宗二十五岁就死了,他侄子完颜构活到了八十多。
我觉得可能和赵宋的皇宫有问题,你看在外面的王爷们都没什么问题子嗣也多,反观进了皇宫的都开始病恹恹的,而且子嗣也少。
我记得好像是用了大量的朱砂和含铅的涂料,这些的东西颜色鲜艳还能防虫蛀,但是它有毒啊,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皇帝都是病恹恹的,更不要说生出来的皇子了。】
苏轼看到这条评论大喊“官家快看”
赵顼抬起头看过去,看完以后觉得整个皇宫都不能待了,他现在要搬家。
赵煦这时候也被章惇提醒着看天幕,看完以后决定要搬家。
很快北宋的皇帝就搬出了皇宫,在开封里面找一个临时的住所。
赵匡胤直接就搬到城外的军营里了。
(https://www.02ssw.cc/5037_5037245/4391896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