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天幕:八百就八百 > 第 190 章 早市

第 190 章 早市


【这三个人除了赵构,其他两个都跑不快,你让金人抓一个赵光义看看,转进如风、驴车漂移  屁股微红,有本事抓赵光义啊。

追不上啊大人,千里马都累死两了,就是追不上啊大人。

驴车一夜三百里,不负大宋不负你。

车神不跟你闹着玩的。

这个比不了,这是真抓不着。】

赵光义看着评论区眼里都冒火花了,他现在被打的这么惨,后人还在评论区里说风凉话,这不是火上浇油吗,这是嫌他死的不够快啊。

刘备和诸葛亮正在看评论区的时候。

内侍进来汇报“陛下,丞相,姜维已经请过来了。”

两个听完汇报以后,也顾不得看评论区了,急忙起身去门外迎接去了,不过此时的姜维才十几岁,所以刘备和诸葛亮的热情让他一时间难以适应。

此时张飞和关羽也在赶往成都的路上,他们一接刘备的传信以后,还要把军队安排妥当才能起身,所以耽误了一段时间。

李长风就这样刷视频刷到了晚上,中间也不过起身拿了几次外卖。

可是人古人没想到的事,第二天早上李长风居然早早的起来了。

老朱还是一阵诧异,问旁边的太监“他今天有什么事情吗?我记得他不是没有什么,那什么…”

老朱一时间想不起来后世出国办理的东西是什么了,旁边的太监也不敢贸然插嘴。不过老朱的反应不错,他想到可以用大明的名称代替,就说“他不是没办路引吗?”

“回皇爷,李公子昨天确实没办路引,而且他也没说今天要早起。”

老朱也没继续问下去,就往奉天殿走去,走到半路就想到李长风很少早起,要不要看看说不定会有意外发现呢,于是就让旁边的太监去通知朝臣,今天的朝会取消了。

太监对老朱行了一个礼,就往奉天殿走去。

李世民这时候正准备开朝会,听到外面天幕上有动静,就随口问了旁边人一句,结果所有人都不知道李长风今天要干什么,他昨天也没说过今天要早起啊。

一时间所有人的好奇心就起来了,以他们经过这一个多月观察的经验,李长风没有事是绝对不会起早的,李世民看着下面大臣时不时转过头想去看天幕,想着也没什么大事要处理,干脆带着他们一起去看看吧。

于是李世民就带着所有人,去大殿外面看看李长风也干什么。

刘彻也是好奇,他现在也没什么大事要处理,于是就让人结束朝会,等人都散去以后他就准备看一看李长风要干什么。

就在所有人好奇的时候,李长风走进了一个热闹的街道,里面是都是卖早饭的摊位,然后李长风开始一个一个摊位的开始吃了。

老朱一捂脸,自言自语的说“我究竟在期待什么,就他这样的除了吃和睡,还能有什么事干,我早就应该想到了,还不如去开朝会呢。”

其他时空的皇帝也露出了类似的表情,他们没想到李长风起了一个大早,居然是为了出去吃饭,真是白白期待了这么久。

李长风此时正在早市上逛的不亦乐乎,什么小笼包,油炸糕,牛肉饼,……,每一样都买一点来吃。

天幕下的程咬金看的直流口水,他现在恨不得回家弄只牛杀了吃肉,不过魏征对他的监管太严了,一时间他居然找不到机会,想想他要二十年不能吃牛肉,他就后悔的想扇自己俩耳光,不过他想到上次吃的驴肉还不错,就准备以后吃驴肉了,回头让人多买几头驴回来。

魏征看着程咬金这个样子,决定应该下朝以后去程咬金的府上逛逛,看看牛怎么样了。

天幕下的百姓看着这些美食,直咽口水,他们只能把碗里的野菜汤赶紧喝了,然后下地干活,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李长风吃了一路,最后撑的都有点走不动了,然后就往宾馆走去,然后躺到床上睡了一个回笼觉。

皇帝们看着李长风这样一时间都找不着形容词了,他们从来没见过为了吃一顿早饭,居然能起个大早,然后吃饱了睡一个回笼觉,这和百姓家里养的猪差不多了。

李长风这一觉就睡到了中午,站起身活动了一下后,又躺在床上点开手机刷视频了。

(边塞诗为什么唐朝以后就不行了)

这个标题一出,盛唐时期正在聚会的诗人,都不约而同的看向王维,这让王维有点不好意思了,他心想这次不会在出现大蘑菇吧。

他已经不想再解释了  就怕别人说他是炫耀。

赵匡胤现在打累了正在休息,旁边的赵光义不愧是未来当皇帝的人,现在除了鼻青脸肿的躺在地上喊疼以外,看不出来任何问题,而且听声音还是中气十足的那种。

{边塞诗为什么唐朝以后就不行了?

其实不是边塞诗唐朝以后就不行了,而是大宋的边塞对后人来说确实有点近。

比如辛弃疾的壮岁旌旗拥万夫,在金国腹地千里深入的位置,具体在哪呢?答案是山东济南。}

宋朝前的古人都不知道说什么了,这地方都成敌国领土了,一时间他们不知道谁才是华夏正统了。

程咬金跟旁边秦琼说“我们老家都被这个宋给丢了。”

旁边的李勣也听到了,不过他的脸上没什么表情,毕竟是几百年后的事情了,他也没什么好办法。

{如果济南算边塞,那么中原的定义毫无疑问出了一点问题。

当然这对南宋来说,已经是很北的地方了。

还有再南一点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瓜洲渡在哪在扬州啊,大散关在陕西,而且还是在关中南边,所以大宋这是连关中都丢了。}

宋朝前的古人已经知道原因了,距离太近了,回趟家很容易还写什么边塞诗啊。

{就比如白娘子传奇里面,许仙就被流放苏州,这已经是南宋很北的地方了。}

除了宋朝,其他时空的古人,都不知道怎么样形容自己的心情了,这流放苏州是不是算享福了,从来还没有听说过流放苏州的。

秦朝一般也不往苏州流放,虽然那地方在秦朝时期也不怎么样,不过他们都是送到边境修长城,这样能一举两得。


  (https://www.02ssw.cc/5037_5037245/4391885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