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天幕:八百就八百 > 第 259 章 张居正改革

第 259 章 张居正改革


两人就这样一边喝一边聊,天幕下的索伦三部就这样听着,时不时露出羡慕的目光。

李长风和张川不知道,他们这一次不经意的聊天,把满清推到风雨飘摇的地步,就连他们最为依仗的索伦三部,也站到了他们的对立面。

“长风,你要是想具体了解,就冬天的时候去一趟哈尔滨,前两年他们都出来表演了,今年应该也不例外。”

“行,那我冬天去一趟哈尔滨。”

索伦三部挠着头想,表演,我们能表演什么,不过无所谓到时候学呗,反正又不是打仗,不会死人,表演就当饭后运动。

而且他们的后人还能读书,真以为他们在深山里当野人,就不知道读书的重要性了,要是读书没用的话,爱新觉罗那群混蛋还读什么书。

满清的皇帝眼前一亮,跟着汉人混,还不是要表演,他们就准备拿这个当突破口,把索伦三部拉回来,要不然就靠着京城这些斗鸡遛鸟的家伙,还不如学崇祯去煤山吊死算了。

要是索伦三部知道了,估计得啐他们一脸,跟着汉人混,好歹还能顿顿白米白面管饱,家里的孩子还能读书;跟着你们混,一天最少饿两顿,而且还要派出去打仗,真当我们不知道怎么选啊。

两人吃完饭以后,就溜达着回酒店了,这一路上都是穿汉服的小姐姐,再加上周围的仿古建筑,仿佛让他们真的置身古代了。

古人看着旁边房子上,各色的霓虹灯看的眼睛都挪不开了,虽然这不是第一次见这种场景了,但还是看着入迷。

比他们更入迷的是特殊时空的战士们,每一次看着这个场景都忍不住的痴迷。

他们两个回到酒店以后,洗漱完躺到床上,张川因为一路奔波,加上干活的原因,借着酒劲很快就睡着了,李长风反而不困,准备继续刷一会视频。

(张居正改革)

朱厚熜看着天幕也不知道说什么了,刚准备把张居正低调处理,让他消失在众人的眼前,好让他多在基层看看,看看以后大明该怎么变革,没想到就出来这档子事,现在估计想低调也不行了。

等天幕介绍完以后,估计就要迎接文官集团的反扑了,他要好好想想下一步该怎么办。

张居正也仔细的看着天幕,准备看看后面是怎么改革的,改革的时候有哪些不足,至于培养新的阶级,还是算了吧,留给他的时间不够,只能尽量延迟他们的反扑时间。

至于朱翊钧,他现在还在考虑新坟去哪修,至于天幕上说的改革,他一点也不放在心上,现在文官集团反扑的太严重了,他什么都做不了。

既然这样还不如考虑一下死后的事,为了给后世买个好,他让人重新抄录一遍永乐大典,就埋在原来的坟里面,希望到时候别去挖他的坟了。

其他时空的皇帝则是拿出纸笔准备记录,他们要多看看后世王朝是怎么改革的,说不定那一条就给他们启发,就算不能生搬硬套,借鉴改良一下也是可以的。

{他是明朝的救世之相,以一身担当天下安危,辅佐明神宗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史称张居正改革。}

看到这里朱载坖愣住了,不是怎么会辅佐我儿子呢,不是应该辅佐我改革吗,我记得张居正比我还大十二岁呢,我还没活过他,一时间朱载坖感觉浑身上下,那都不舒服,赶紧让人传御医,看看身体到底怎么样了。

朱厚熜也眯起眼,张居正辅佐的是他孙子,也就是说他的儿子早死了,这究竟是意外,还是人为,看来要想办法悄悄的养几个天下名医,别到时候死的稀里糊涂。

朱翊钧看着天幕张了张嘴没说话,没想到他的庙号是神宗,民无能曰神,算了算了,人都死了,给什么庙号都行,现在最重要的是新坟修在哪,别在给他挫骨扬灰了。

{张居正出身寒微,却从小聪明,二十三岁就考上了进士,隆庆六年万历皇帝登基。}

朱载坖不可置信的看着天幕,隆庆就六年,掐着一算他就活到了三十五,怎么会这么短命呢,究竟是哪里出问题了,他现在要找御医好好的检查检查。

{张居正代高供为首辅,他肩负国家重任,苟利社稷,同时他也是万历的老师,他对这位未来的皇帝寄予厚望,希望他能成为千古明君。

他在担任内阁首辅的十年间,推行一系列改革。}

朱标敏锐的注意到了张居正的职位,同时心里在想这个内阁首辅什么职位,负责干什么?就单独记录了一下,看看天幕以后能不能详细介绍。

{改革的内容涉及到了,财政,军事官职等多个方面。

首先是一条鞭法,将赋税和徭役合并成一项,以银两缴纳,这一改革简化了收税制度,减轻了农民负担,并增加了财政收入。

其次推行考成法,这是对官吏的考核制度,通过明确职责,规定期限,严格监督来提升行政效率和整顿吏治。

具体来说就是,各级官员的工作事项都被记录在三本账簿上,分别有吏部,都察院和内阁保存,每个月和半年都要检查一次,完成的事被注销,未完成的要进行申报并详细说明原因,要不然就要进行处罚,这一制度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不过也因为过于严厉,引起了不少的争议。}

皇帝们眼前一亮,果然看后世的改革还是能学到好东西的,比如这个考成法就很不错,回头研究研究给每个官员定下任务,完不成就开除,换一个能干好的。

不少的官员感觉到了危险,这样下去岂不是每天都有活要干。

尤其是宋朝的官员更是如此,一个职位有三五个人,不想干了可以甩锅,也可以看到对方不顺眼了卡一卡对方,这日子过得别提有多滋润了,如果推行考核的话,他们还有这种好日子过吗,不行一定要想办法反对。

赵顼和王安石觉得这个考成法不错,现在大宋冗官严重,很多都是尸位素餐之辈,正好可以推行考成法,精简一下官员。

宋仁宗想着这个办法不错,不过太容易得罪人,要不先研究研究,剩下的回头再说。

洪武时期的官员则是一脸苦色,他们本来干的活就多,拿的工资还少,现在还来一个考成法,这日子还怎么过啊,至于反对的话就不要说了,几个月前胡惟庸案砍了那么多人,现在要是站出来反对,会不会让陛下当胡惟庸的余党抓起来砍了,这真是一点活路都不给啊。


  (https://www.02ssw.cc/5037_5037245/4391878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