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我在民国美容美发 > 第31章 粉黛

第31章 粉黛


日子像苏州河的水,表面平静地流淌,底下却藏着看不见的漩涡。“清爽理发室”的日常依旧以剃头刮脸为主,来的多是街坊邻居和底层职员,闲聊的内容也多是柴米油盐、市井百态。小河如同一个耐心的渔夫,日复一日地撒网,打捞着那些看似无用却可能蕴含价值的碎片信息。

然而,理发终究是男人的生意居多。虽然偶尔也有附近的大婶、姑娘来剪个短发或编个辫子,但次数寥寥。小河看着工具台下那几罐被她用空间里顶级原液小心翼翼“改良”过、香气质地都提升不少的护发油和皂角液,心里萌生了一个念头。

她记得前世店里那些女客对美容护理的热衷,也记得自己那手被周瑾都称赞过的化妆技艺。在这租界,虽然摩登女郎们追逐着巴黎最新的口红和香水,但对于大多数普通职业女性、女工、小职员来说,去高级理发厅做美容仍是奢侈的梦想。

或许……可以重操旧业的一部分?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吸引另一类顾客,打开另一扇“听雨”的窗口。

她将这个想法委婉地告诉了周瑾。周瑾沉吟片刻,点了点头:“可以尝试。女客之间更容易聊些私密话,或许能听到不一样的东西。但务必谨慎,工具和用品要普通,手法也不要太超前,免得引人注目。可以先立个小牌子试试水。”

得了首肯,小河便行动起来。她找了一块小木牌,用毛笔工整地写上“美容美发”四个稍小的字,下面简单列了几项:修眉、敷面、盘发、简易妆扮,价格定得十分低廉,只比普通理发稍高一点。她将小木牌挂在“清爽理发室”招牌的旁边,并不十分醒目。

起初,并没有引起多少注意。直到几天后,一个穿着阴丹士林蓝布旗袍、外面套着旧毛衣、脸色憔悴的年轻女子,在店门口犹豫了许久,才怯生生地走进来。

她叫阿敏,是附近一家纱厂的女工。厂里最近活儿多,日夜倒班,机器轰鸣,棉絮飞舞,她的皮肤变得粗糙暗沉,头发也干枯毛躁。她攒了很久的钱,本想买支好点的头油,路过时却看到了“美容美发”的牌子,那低廉的价格让她心动又迟疑。

“老板……那个敷面……真的能让脸色好看点吗?”阿敏的声音细若蚊蚋,带着女工特有的腼腆和不安。

小河看着她年轻却写满疲惫的脸,仿佛看到了前世许多为生活奔波的女子的影子。她温和地笑了笑:“不敢说多大效果,就是用些土方子,帮你清洁一下,补补水,能舒服些。要不试试?”

阿敏咬了咬嘴唇,最终还是坐了下来。

小河没有用任何超出时代的东西。她先是用温水和自制的、带着淡淡草药清香的皂角液帮阿敏彻底清洁了面部和头发,动作轻柔。然后,她拿出一小碗早就准备好的、用新鲜黄瓜和鸡蛋清调成的糊状面膜,仔细地敷在阿敏脸上。

“闭上眼睛歇会儿,十五分钟就好。”小河轻声说。

阿敏紧张地闭上眼睛,冰凉的触感让她逐渐放松下来。小河则帮她按摩着头皮和肩颈,舒缓着积压的疲劳。

十五分钟后,洗去面膜。阿敏对着镜子一看,惊讶地发现自己的皮肤确实看起来水润通透了不少,虽然距离“美白”还差得远,但那种疲惫感和粗糙感却减轻了许多,整个人都精神了些。

“这……这真好……”阿敏摸着光滑了些的脸颊,有些不敢相信。

接着,小河又用自己那套“改良”过但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头油,帮她将干枯的头发梳理得顺滑光亮,编了一个简单又结实的发髻,既适合做工,又不失整洁。

最后,小河取出自己的化妆工具——几样颜色普通的胭脂、粉饼、眉笔。她没有给阿敏化浓妆,只是用极淡的手法,稍微均匀了肤色,提亮了眉形和唇色,让她看起来气色更好,却又丝毫不显突兀。

当阿敏再次看向镜子时,眼眶微微有些湿润。镜中的自己,依旧是个女工,却找回了些许久违的清爽和朝气。

“谢谢……谢谢郑师傅……”她连声道谢,付钱时甚至有些不好意思,觉得这钱花得太值了。

送走千恩万谢的阿敏,小河轻轻叹了口气。这种用技艺为他人带来微小改变和自信的感觉,是她前世选择这行的初心,没想到在这乱世之中,依旧能带来一丝温暖。

有了阿敏这个活招牌,渐渐地,“清爽理发室”能做些简单美容的消息在小范围的女工、小职员圈子里传开了。陆续又有几个类似的顾客上门,有的是要去相亲,有的是要参加同乡会,都想收拾得精神些。

小河一如既往地认真对待每一位女客。她手法细腻,态度尊重,收费低廉,更重要的是,她这里安全、私密,不会像去那些大理发厅那样让她们感到局促或不自在。女客们在这里放松下来,往往更愿意聊些家长里短、工作辛酸甚至对时局的微小抱怨。

从小河一边帮她们打理头发,一边静静地听着。她从纱厂女工阿敏那里听到厂里日本管工如何苛刻,机器出了故障却不让停;从一个百货公司女店员那里听到日本籍经理的某些令人不安的“爱好”和聚会;从一个小学女教员那里听到课本内容被要求修改,加入了“日满亲善”的内容……

这些信息琐碎而模糊,但小河结合自己历史专业的背景,却能品出不同的意味。她记得大学教授在讲到日本对华经济侵略时,曾详细分析过其“以战养战”的策略,通过控制中国的工业和资源来支撑其战争机器。女工抱怨的机器不停、苛待工人,不正是这种疯狂掠夺和压榨的微观体现吗?女店员隐晦提到的日籍职员异常聚会,是否可能涉及情报交换或特殊任务?女教员所说的课本修改,则是赤裸裸的文化渗透和奴化教育的前奏。

她将这些看似不相关的碎片信息在脑中整合、分析,提炼出可能隐藏的动向:日军似乎在加强对其控制下工厂的生产管制;日籍人员活动频繁,可能有所图谋;文化教育领域的渗透正在加剧。

她不会直接写下分析结论,而是选择在最合适的时候,通过最安全的渠道,将这些原始信息和自己极其谨慎的、基于常理的“猜测”,例如“听闻某厂日夜赶工,机器损耗极大,恐非长久之计”、“近日某处日人聚会似较往常频繁,不知有何庆典”,传递给周瑾。她深知,自己只是一个信息的接收者和传递者,真正的分析和判断,应由组织的专业人士来完成。

周瑾每次收到这些信息,都会深深地看小河一眼,那目光中赞赏的意味越来越浓。她发现“守渡”不仅记忆力超群,更有着出色的信息整合和分析能力,往往能从平凡无奇的闲聊中捕捉到关键线索,而且分寸感极佳,从不越界。

一天下午,店里来了两位特殊的女客。是附近一家日本商社的中国女职员,穿着合体的旗袍,说着流利的上海话和日语,神情间带着一种混合着优越感和疲惫的复杂气质。她们显然是看到了“美容美发”的牌子,被价格吸引,又看店主是女性,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走了进来。

小河心中一动,热情而得体地接待了她们。她同样为她们提供了敷面、护理和简易妆扮服务。过程中,两位女职员用上海话夹杂着日本话闲聊抱怨着。

“课长最近真是的,天天让我们核对那些枯燥的货运清单,眼睛都要瞎了……”

“是啊,而且催得那么急,好像晚一天天就要塌下来似的……好像是什么特殊物资……”

“唉,听说码头那边检查也变严了,好多货船都卡着……”

“还不是因为……算了算了,不说了,烦死了……还是说说晚上去哪跳舞吧……”

她们抱怨得含糊其辞,但“货运清单”、“特殊物资”、“码头检查变严”这些词,却像针一样刺入了小河的耳朵。她面上依旧带着职业性的微笑,手下动作轻柔,心里却飞速运转。

日本商社……紧急核对货运清单……特殊物资……码头检查收紧……结合之前女工提到的工厂加紧生产……这些信息碎片在她脑中碰撞、拼接。

她想起历史书上关于日本在发动更大规模侵略前,疯狂向中国东北、华北等地运输军事物资和人员的记载。难道,这些看似普通的商社贸易背后,隐藏着军事运输的通道?码头检查收紧,是因为中国方面有所察觉加强了管控,还是日方内部流程发生了变化?

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信号!

她不动声色地服务完两位女职员,送她们出门时,还礼貌地表示欢迎下次光临。

当天晚上,她便将听到的关于商社、货运、码头的信息,以及自己基于常理的、极其谨慎的推测,“听闻某些日资商行近期货运繁忙且管控加紧,不知是否与时局有关”,通过紧急方式传递了出去。

这一次,信息送出后不久,周瑾便亲自来了店里,脸色凝重。她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理了个发,但在付钱时,紧紧握了握小河的手,低声道:“消息很重要。辛苦了,‘守渡’。”

小河知道,自己捕捉到的,或许真的是一条大鱼。


  (https://www.02ssw.cc/5037_5037129/4394241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