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综影视:悲剧角色改造计划 > 第33章 宜修33

第33章 宜修33


(吐槽篇,纯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要说年羹尧这人,那可真是把“功高盖主”四个字演得明明白白了。

本来胤禛心里就憋着股火,没处发呢,结果听说自个儿妹子年世兰在宫里又复位了,那尾巴立马就翘到天上去了——倒不是说他真傻,而是这些年仗着战功太硬,早就把“收敛”俩字忘后脑勺去了。

你想啊,年羹尧手里握着西北的兵权,当年平定叛乱的时候,胤禛是真把他当左膀右臂,私下里都喊他“年大将军”,赏赐流水似的往他府里送。

可这人就这点不好,爬得越高,越觉得自个儿了不起,朝堂上见了皇子不弯腰,跟同僚说话跟训孙子似的,就连给胤禛递折子,那字里行间都带着股子“没我你不行”的傲气。

这回听说年世兰又成了华贵妃,他估摸着是觉得皇上心里还是倚重他们年家,底气更足了。

先是在西北大营里搞特殊,给自己配的仪仗比亲王还排场,吃饭叫“用膳”,睡觉叫“安寝”,活脱脱把自己当成了半个皇上。

底下人劝他收敛点,他眼睛一瞪:“老子在西北浴血奋战的时候,你们在哪儿?皇上都没说啥,轮得到你们多嘴?”

更要命的是他对朝廷派去的官员那态度。胤禛想往西北派个文官帮着打理粮草,按理说这是正常的人事安排,年羹尧倒好,人家刚到营门口,他就让人把官服扒了,在大太阳底下罚站,理由是“看着不顺眼”。

那官员也是两朝元老,就这么被折辱,回京后哭着跟胤禛告状,胤禛嘴上没说啥,手里的茶碗却捏得咯吱响。

但这些都还不算最戳胤禛肺管子的。真正让君臣俩彻底撕破脸的,是那份请安折子。

按规矩,大臣给皇上递折子,里头的字得斟字酌句,尤其是夸皇上的话,更是半点错不得。

那年羹尧大概是写折子的时候正忙着跟人喝酒,提笔就写,写完也没细看,就这么递上去了。结果胤禛翻开一看,脸“唰”地就黑了——里头把“朝乾夕惕”四个字,写成了“夕阳朝乾”。

这可不是笔误那么简单。“朝乾夕惕”是说皇上从早到晚都勤勉谨慎,是臣子对皇上最体面的恭维;

可“夕阳朝乾”呢?倒过来一读,像是说皇上就跟夕阳似的,看着光鲜,其实快落了,哪还有半点恭敬的意思?

可你要是说年羹尧是故意的,倒也未必。他那人,这些年在西北说一不二,早就习惯了别人顺着他,写东西也是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哪会琢磨这字里行间的弯弯绕?

再说了,他可能打心底里觉得,这点小错算什么,皇上顶多笑骂一句“粗人”,转头就忘了。

可他忘了,胤禛是皇上,皇上最忌讳的就是臣子功高盖主,更怕别人觉得自己老了、不行了。年羹尧这错字,往轻了说是疏忽,往重了说,就是大不敬,是在试探皇上的底线。

果然,折子递上去没两天,胤禛就在朝堂上发了火。他没直接提年羹尧的名字,可话里话外全是敲打:“有些臣子,仗着有点功劳,就忘了本分,写个折子都马马虎虎,这是把朝廷的规矩当摆设吗?朕看他们眼里,早就没朕这个皇上了!”

底下的大臣们你看我,我看你,心里都跟明镜似的——这说的不就是年羹尧嘛!有人想替他说句好话,刚要张嘴,就被胤禛瞪回去了:“怎么?还有人觉得他没错?那‘夕阳朝乾’四个字,是能随便写的?”

这话一出,谁也不敢吭声了。谁都知道,皇上这是借题发挥,要开始收拾年家了。

其实年羹尧收到消息的时候,也愣了一下。他捏着那份被退回来的折子,盯着那错字看了半天,嘟囔了一句“写快了”,起初还没太当回事。

直到幕僚脸色煞白地跟他说:“大将军,这可不是写错字的事啊!皇上这是嫌您太扎眼了!”他这才后知后觉地有点慌,赶紧想补个折子认错,可话到了嘴边,又变成了硬邦邦的辩解:“我年羹尧对皇上忠心耿耿,天地可鉴,一个错字而已,至于这么上纲上线?”

你看,他到这时候还没明白,胤禛真正介意的从来不是那个错字,而是他那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架势。

年羹尧就像个握着好牌却不会打的赌徒,明明手里的筹码足够他安稳度日,偏要一次次往桌子上猛拍,以为皇上永远会让着他,却不知皇权这东西,容不得半点试探。

后来有人说,年羹尧是故意写错的,想看看皇上到底有多能忍。可依我看,他没那么多花花肠子,就是被惯坏了的骄兵悍将,觉得自己的功劳能抵消所有错处。

他哪想到,皇权面前,功劳是双刃剑,能护着你,也能反过来割你的头。

就这么个错字,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胤禛借着这个由头,开始一步步收他的权,先是调走他身边的心腹,再是削减西北的粮草,最后干脆直接下旨,让他卸了大将军的印。年羹尧这才慌了神,可这时候再想低头,已经晚了。

说到底啊,年羹尧不是蠢,是太狂了。他总觉得自己跟皇上的情分不一样,却忘了,皇上毕竟是皇上。

在宫里,在朝堂上,最忌讳的就是把“特殊”当成“理所当然”,年羹尧就是栽在了这点上——他以为妹子复位是皇上还念旧情。

却不知那只是胤禛引他露出马脚的诱饵,而他,果然就这么一步步,走进了人家早就挖好的坑。

(吐槽结束)

华贵妃年世兰复位后,那叫一个变本加厉,在后宫横着走,今天磋磨这个答应,明天刁难那个贵人,闹得鸡飞狗跳。

宜修坐在景仁宫里,听着剪秋的汇报,心里却跟明镜似的。

她看着年世兰蹦跶,不急也不恼,反而像在看一出好戏。年家?年羹尧?宜修心里冷笑: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看着风光无限,可那根基底下埋着的,可是万丈深渊!皇上对年羹尧的不满,她作为皇后,比谁都嗅得更清楚。

“年家……怕是快要到头了。”宜修声音平静无波,眼神却深不见底。

剪秋会意,低声道:“娘娘,华贵妃如此张扬,年将军又……确实招摇。皇上那边,怕是要动真格的了。”

宜修微微颔首。年家这棵大树要倒,后宫多少人等着上去踩一脚,尤其是那个心思缜密的甄嬛。

跟甄嬛可不一样。甄嬛是要彻底把年世兰摁死,而她要的是年家这棵大树倒下来之后,那盘根错节的势力!

年羹尧在朝中经营多年,门生故旧遍布,军中也有影响力。

虽然核心部分皇上肯定要连根拔起,但那些散落的、边缘的、惶恐不安的势力呢?如果能趁他们群龙无首、六神无主的时候,悄悄伸出一只手……

一个大胆又精妙的计划在她心中成型。

这天,趁着夜色,一个毫不起眼、几乎没人认得出来的老嬷嬷,悄悄避开了所有耳目,摸到了翊坤宫的后角门。

她手里捧着一个看似普通的食盒,里面装的却不是点心,而是几本厚厚的佛经。佛经的夹页里,藏着一张薄如蝉翼、用特殊药水写就的密信。

信,最终辗转送到了刚刚发完脾气、正对着镜子生闷气的年世兰手里。她疑惑地打开,当看清上面那几行隐晦却惊心动魄的字时,瞳孔猛地一缩!

信上没有落款,但那熟悉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规矩”的笔迹,年世兰隐隐能猜到是谁——皇后!

信的内容极其简短,却像惊雷一样炸在她耳边:

“树大招风,根基将倾。西北有变,兄危。早做绸缪,保全自身,以待来日。”

这信息太关键了!“西北有变,兄危”,直接点明了她哥哥年羹尧处境不妙,年家大祸临头!“早做绸缪,保全自身”  这是让她赶紧想办法自保!

更关键的是最后那句  “以待来日”,这哪里是提醒?这分明是皇后在向她——或者说,是向她背后那个即将倾颓但仍有残余价值的年家势力——抛出了一根救命稻草!

年世兰拿着信的手都在抖,冷汗瞬间就下来了。她嚣张跋扈,但不代表她蠢。

皇后的意思再明白不过:年家要完蛋了,别人都想踩死你,但我(宜修)可以帮你!至少,能帮你保住性命,甚至……保住一部分荣华?前提是,你得识相,你得知道以后该跟着谁!

“保全自身……以待来日?”年世兰喃喃自语,眼神从最初的惊恐,慢慢转为一种极其复杂的算计。皇后这是要在年家这艘破船沉没前,把船上值钱的、还能用的“货物”都捞到自己船上啊!

她猛地攥紧了那张薄薄的纸,指节发白。巨大的恐惧和对未来的茫然席卷了她。

的确。宜修要的是在废墟里捡金子,在年家倒台后,悄无声息地接收那些惶惶不可终日的残部,壮大自己的势力。她这招,是雪中送炭,更是趁火打劫!

年世兰这个曾经的死对头,此刻在她眼中,不过是一枚可以用来收拢年家残余势力的、有价值的棋子罢了。

年世兰看着那封信,惊疑不定,翊坤宫里的烛火,在她脸上投下摇曳不定的阴影。这根来自皇后的“稻草”,是救命的?还是勒死她的另一根绳索?她得好好想想了……


  (https://www.02ssw.cc/5037_5037126/4394263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