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刻不容缓
“崇云,这个案子,你打算怎么办理?”
苏明问付崇云。
付崇云说:“这件事情,我的秘书宁明远在上午就向我汇报了。并且市政府提前成立了南坪所办公楼的彻查工作小组。这里面牵涉到星城区区委区政府以及区分局的大批官员。这些都是本土派。星城区的区委书记赵世荣是吴越书记提拔的,区长李廷跟省政府的主要领导詹云鹏同志关系又近。”
付崇云讲起自己的难处:“天南官场的本土势力非常强大,而且有一群老人,在京城也有不小的影响力。我看,刘武陵书记也不容易。”
苏明讲:“该查就要查。今天这件事情被电视台播放出来,说明肯定是得到了江东省主要领导的首肯。这是你的机会,崇云。到了我们这个级别,站队一定要果断。一定要主动出击!不要想着两面都不得罪。人生,本来就是一次又一次选择,一次又一次站队。”
付崇云认真的想了想,说:“我回去研究一下。这两天正好在沪海招商,可以更好的看清形势。”
付崇云永远是这样老成持重,谋定而后动。
他没有敢为天下先的闯劲,他和苏明讲过,他认为历史上取得成就的人,都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刘邦得到江山,但第一个揭竿起义的是陈胜吴广,最大的旗帜是项羽。朱元璋得到天下,他也不是第一个举起反旗的人,一度屈居他人之下。所以,要敢为天下后。
付崇云这种说法并不是没有道理。
所以,苏明也没有继续谈论自己的意见。
他只是说了一点:“这位苏信同志是一个好警察,要珍惜,要重视,要提拔。也要给江东父老一个交代。”
付崇云点头,说:“这是一定的。这期节目播出,苏信一定会被提拔重用。”
然后,他问苏明:“苏明同志,我想知道这个苏信到底是什么来历?他是你的子侄吗?”
苏明明确的点头:“我们之间有血缘关系。”
付崇云点头,他恍然大悟。说:“怪不得你们长得有几分相似。是你的外甥吧,外甥像舅舅。”
苏明微微吸了口气,他没有回答。
付崇云就苏明默认了。
他心里有了主意。无论接下来要查到什么地步,有一个东西可以确认,那就是苏信一定要提拔,一定要重用。
…
柳文之带着苏信到了1号别墅,刘武陵的生活秘书张旭已经站在门口迎接:“柳书记,苏信同志。书记在里面等你们。”
他迎着柳文之和苏信往里走。
两人进到大厅,刘武陵正在一侧的书房练字。
见到两人过来,他放下了笔。走过来:“文之,苏信,来,坐。”
“小张,去泡茶。”
刘武陵请柳文之和苏信落座,他的言辞很亲切。穿着也是居家服。
苏信和柳文之坐在长沙发上,这是老式的布艺加绒沙发。看上去很经典,但实际上坐着非常舒服。
这都是特制的。
工艺要求非常高。
虽然后世搞出很多乳胶、高弹海绵之类的材质,但和这些比起来,各个维度都相差甚远。
“苏信,很久之前,我就想见一见你这位少年英雄。你侦破的国家特大走私毒品案件,为我们在国际上赢得了声誉,甚至在很多其它谈判中,也取得了可喜的效果。我在京城开会,领导就重点表扬了这件事情。说这个案子破的好,破的及时。”
“另外,你救下老革命胡秀兰同志及其孙女,也是一件令我印象极其深刻的事情。可以说,你一个人的效果比过了当天晚上所有参与抓捕行动的公安。”
刘武陵主动聊苏信的过往。
这不仅是对苏信的重视,更是对柳文之的重视。
柳文之的那句‘回家吃饭’已经确立苏信的身份。刘武陵如今和柳文之是结盟的关系。
苏信谦虚表示自己只是做了一点微小的工作,最重要还是集体的功劳。如果当晚没有那些警察的围捕,胡彪不会被逼到绝处,自己也就没有擒获他的机会。至于毒品案,苏信也强调省公安厅以及粤东警方的功劳。
这两个重点案件,刘武陵都看过汇报。他很清楚的知道,苏信就是首功,没有苏信,这两个案子都不可能侦破。
但苏信这么说,证明他心性成熟,张弛有度,没有居功自傲的情绪。
这是非常难得的。
刘武陵心想,怪不得柳文之愿意将自家女儿许配给他。
想来这个年轻人的人品、心性、智慧都是上上之选。
否则,以柳家、吴家乃至李家的门庭,怎么会接纳一个寒门小子呢。
刘武陵认真的观察苏信两眼,苏信相貌堂堂,姿态沉稳,言谈举止都在散发大将之风。
如此年轻,能养出这番气度,极其可贵。
“苏信同志,我刚刚看了电视。了解到你受了极大委屈,你是怎么看待这个案件?”
苏信回道:“书记,柳书记。这个案件从侦查逻辑上来说,非常简单。就是一个搞建筑公司的黑恶势力头目,指使人去砍了讨薪的民工。然后受到了来自公安系统的保护伞的保护。”
“但是,这个案件越简单越粗暴,越反馈出基层法治的溃败。一个黑恶势力头目,敢于在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指使人在街道办门口将民工砍伤,还叫嚣着自己有背景。并且,事实上这个背景还发挥了作用。这是法律的崩坏,也是我们基层警察威信的崩坏。这么下去,社会治理一定出问题,而且是大问题。最直接的后果是,老百姓将来被欺负,不敢找警察,只能忍气吞声。黑恶势力继续做大,成为事实上的潜规则制定者。再接着,基层政府想要治理,还需要这些黑恶势力的协助。形成地上地下两套治理模式。”
“这将成为一个灾难。”
“所以,我希望将这个案子办成一个典型,将它深挖到底,将一切都摊开来,放在阳光下。而且,我建议咱们的媒体再做一期纪录片形式的节目。用一反一正两个节目,告诉广大市民,我们在行动!”
“重塑公信力,刻不容缓!”
苏信讲完这番话,刘武陵极为惊讶。
他有一种惊喜。
他看了看柳文之。
柳文之微笑着点点头。
他内心却像是喝了蜜一样甜:瞧瞧,这是我女婿,他才21岁!
…
(https://www.02ssw.cc/5037_5037079/4397237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