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盛唐:我靠挨打改写马嵬坡 > 第九十章 此事古难全

第九十章 此事古难全


杨昱笑着走到台前,看向李龟年,缓缓开口问道:“李先生可会弹水调歌?”

“自然是会的,隋代流传至今的燕月杂曲,商调,我熟得很。”李龟年笑着低语:“六郎这是又有新作了?”

杨昱嘿嘿一笑,压低声音:“偶得一首,应时应景。”

水调歌这东西到底是哪朝哪代冒出来的,他上辈子是不知道的,但是在长安厮混了,没少进出酒楼,还经常听李龟年还有其他乐师奏乐,自然也就多了解了些。

就当是附庸一下风雅,陶冶陶冶情操。

李龟年抱着琵琶,试了试音。

此时窗外天色已近黄昏,一弯新月悄然挂上天际。九月已至,中秋已过,空气中似乎已能嗅到一丝桂子的清甜和秋日的凉意。

杨昱清了清嗓子,朗声道:“今日恰逢李先生在此,小子便借这宝地,再献丑一曲新作的《水调歌》。”

杨昱朝李龟年点了点头,示意他可以开始奏乐了。李龟年倒也不含糊,很痛快地就开始了了演奏。

这曲子也是大曲,分有散序、中序、破三个部分,而杨昱要唱的部分就在这开头的散序到中序的部分。

他老早前就听了这水调歌好几遍,不如说,他第一次知道这曲子时就已经在琢磨着怎么把水调歌头的词填进去了,可以说为了装今日的这个逼他杨某人也是处心积虑。

听到杨昱说要唱这水调歌,杏花楼内也是满堂皆静。这杨才子要唱的居然是乐府古题?这可是极需要才学底蕴之事,非深通音律文墨者不敢轻易触碰。

台上的李龟年也露出了极为期待的神色,他自从上次见了杨昱两日就写出一首词曲都绝佳的《青玉案》之后就笃定这杨昱一定是个音乐天才和文学大家。

杨昱则深吸一口气,回想起苏轼那首千古绝唱,指尖拨动琵琶,先是一段苍凉悠远的前奏,仿佛将人带入皓月当空、孤高旷远的境界。

随即,他伴着音律开口唱道,声音清越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慨叹: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开篇几句,奇崛的想象和飘逸的仙气便扑面而来,将举杯问月、向往天阙又留恋人间的情思表达得淋漓尽致。

酒楼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这空灵美妙的词句和意境攫住了心神。

琵琶声转而变得有些低沉婉转,杨昱的歌声也带上了更深的情绪: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后半阙由宇宙的玄思转入人间的离情,对月怀人,情感愈发真挚深沉。

那“悲欢离合”、“阴晴圆缺”的感悟,道尽了人世无常的无奈,而最后的这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又无比引人动容。

这位杨大才子心中究竟藏着怎样的一个人,才能写出这等词句呢?

有人觉得是这杨昱在思念自家姐姐杨玉环,毕竟全长安的人都知道这对姐弟感情极好,这杨六郎甚至为了自家姐姐远去涪陵只为运一车荔枝回来。

也有人觉着这事儿怕是和那韦念奴有关系,杨六郎要纳妾的事儿也确实是在城中引发过些关注的,据说贵妃娘娘也对这个韦念奴很是满意,还为了这姑娘怼了自家姐姐虢国夫人。

说起来这韦念奴似乎也是教坊司出身?

再一想元结和那海棠的故事,不少人心中的这句“但愿人长久”似乎都变了味道......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个别士子心中纷纷想起了自己曾经倾慕的那些个妓馆佳人,她们翩翩起舞的样子,确实如同落入凡尘的仙子一般。

是了,肯定是杨大才子想起了那韦念奴的娇俏与舞姿才会写出这等饱含深情的文字!

于是一帮人都莫名其妙地觉得自家在和这杨昱共情,再一想,这杨大才子怕不是也想为那元结叫屈吧?

这杨家人还真都是急公好义的主儿!

杨昱要是知道这帮人这般庸俗地解读他抄来的这首词,怕是也会哭笑不得----他只是为了装个逼而已,虽说自己心中确实有对姐姐的思念,

但这课文上辈子早就背吐了,加上自家也并非全无廉耻心,知道自己这抄袭不光彩,所以心中有所波澜但也被一种莫名地抗拒感压了下去。

只能再对东坡先生说句对不起了!

杨昱唱罢,曲子便在入破之后节奏骤然变快,舞队顺势入场,边上的羯鼓、拍板等打击乐的也开始了合奏,节奏变得繁而碎,将乐曲中的情绪推向了高潮。

许多人就这么沉浸在词曲的情绪意境之中,尤其是那些离家在外、或是心中有所挂念之人。

有商人想起了远方的妻儿,有文人想起了离散的故友,就连那些看似粗豪的兵卒,也有人偷偷抹起了眼角----他们想起了自家的故乡,想起了自家的亲人,但职责在身,他们这些军汉可没有中秋放假一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李龟年喃喃重复着这句,眼中竟似有泪光闪动,他一生漂泊,见惯了离合,此句词却是直戳心扉。

不知是谁先开始抽泣,随即,唏嘘声、叹息声此起彼伏。满座宾客,无论男女,无论文武,竟大多红了眼眶,甚至潸然泪下。

长安,注定会在他杨昱......或者说是杨昱所伫立的那些巨人们的“才华”之下颤抖。

另一边,元结正在杨府的书房中,听着王维在那边长篇大论自家对于如今这场官司的见解----他之所以能和杨国忠搭上线,靠的还是王维的关系。

杜甫也在一旁,他对于元结这个同年落榜的难兄难弟也是十分同情,二人年岁又相仿,所以最近这段时间下来也就成了朋友。

说来杜甫也觉得有些奇妙,自家虽然落榜了,但如今这心中却没了之前的颓然与失落。

可能是因为李林甫的那个“野无遗贤”过于刻意,摆明了就是要刷掉所有人,反而没有让杜甫感到自家“不如别人”,所以受到的打击更小?

也可能是这一番蹉跎下来,自己身边的朋友确实愈发的多了?除了元结和王伟以外,自家如今居然也能被杨国忠叫一句“子美贤弟”了。

他当初刚来杨府见杨昱的时候那叫一个战战兢兢,但此时......看着杨府大夫人裴柔亲自给她们端茶送水的美艳身影,他觉着自家也是有点杨家座上宾的意思了。

虽然这次没考上官,但也算是受益良多了。

“子美兄......”就在杜甫心中感触万千时,元结在一旁小声地戳了戳他。他这会儿看着还很颓废,黑眼圈很重----自从自己的海棠的死讯之后他就再也没有睡过一个好觉,每天夜里都以泪洗面,过得非常痛苦。

所以王维的长篇大论此刻对他来说就是巨大的负担。

杜甫看向元结,元结则非常小声地问道:“王公一直都这么......滔滔不绝吗?”

“摩诘兄他......确实一直都是这样的,但他讲的都是些有用的,你多听听也好......”杜甫抹了把汗,轻声回应道。

而一边的王维则是完全沉浸在了自家的艺术里面,丝毫没注意到边上的二人已经走神。

而杨国忠则是很认真地听着王维说话,倒不是他真觉得王维在此事上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只是单纯的因为尊重。

毕竟听来听去老王说的重点都在礼部的太常寺如何难对付上,但杨国忠觉得真正要紧的地方在与如何让李林甫把这事儿轻轻放下上面。

毕竟冲在最前面的是自己,最可能迎接李林甫怒火的也是自己。

如何打人脸还不让人生气呢?

此事古难全。


  (https://www.02ssw.cc/5037_5037059/4398724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