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重生八零,从参军入伍开始 > 第154章 自家这娃,是真有出息了!

第154章 自家这娃,是真有出息了!


不到十五分钟,郭咏思已经拍完了七八张照片,他长舒一口气。

“王工头,太感谢了!素材够了,我得赶紧回单位了。”

“这就走?饭都没吃一口。”

“不了不了,单位还有急事。”郭咏思连连摆手,脚下已经朝着吉普车挪去。

王全胜也没强留,笑着把他送上车,看着吉普车扬起一阵黄土,消失在山路的尽头。

直到车影都看不见了,站在一旁的魏科才满脸的不忿。

“嘛玩意儿!这帮坐办公室的,拿咱们当猴耍呢?跑这一趟,油钱都不够!”

“就这么糊弄一下,回去照样领工资,啥也不耽误。哪像咱们,累死累活,一天才挣几个子儿!”

王全胜拍了拍他的肩膀。

“老魏,别这么想。他糊弄他的,咱们干咱们的。”

“咱们累,但挣的每一分钱都实在。他们倒是清闲,可旱涝保收的日子,还能过多少年?”

“以后咱们的机会多着呢!”

魏科愣愣地看着王全胜,虽然没完全听懂,但心里那股子憋屈劲儿,却莫名地顺畅了不少。

中午时分,食堂刚开饭,张海端着个搪瓷大碗,满面红光地跑进了办公室。

“全胜!大喜事!”

王全胜正就着咸菜扒拉着饭,闻言抬起头。

“看你这满面春风的,捡到钱了?”

“比捡钱还高兴!”张海一屁股坐下,咧着大嘴。

“我下月初十结婚!到时候,你可得来给我当大总管!”

王全胜一听,手里的筷子都停了。

“好家伙!你俩这速度可以啊!恭喜恭喜!”

“放心,别说总管,就是要我上灶颠勺,都没问题!需要啥,尽管开口!”

“那俺可就不跟你客气了!”张海憨厚地挠了挠头。

“咱俩先说好,婚前我请你跟老魏他们几个撮一顿。主要是有个事儿,得你掌勺。”

“啥事?”

“卤肉!结婚那天请客,肉菜是大事。我寻思着,咱工地这么多人,干脆多卤点,到时候也给大伙儿都分分。这手艺,整个工地就你最地道!”

这年头结婚,谁家不摆个几十桌流水席,亲戚朋友坐满了院子,吃的就是个热闹和场面。

王全胜完全能想象到那天的忙乱。

他把碗里最后一口饭扒完,擦了擦嘴。

“行,这事儿包我身上。要卤多少,你列个单子,肉钱算我的,就当是给你们随的份子了。”

“那哪儿成!”张海的脑袋摇得像拨浪鼓。

“你帮着忙活就够了,哪能还让你搭钱?再说,这费时费力的,你一个人哪忙得过来?不行不行,钱必须我们自己出!”

“跟我客气啥?”

“这不是客气,这是规矩!”

两人你来我往地拉扯了半天,张海见说不过他,干脆把碗一放,站了起来。

“我先去跟老魏他们说一声!这事儿就这么定了,钱我们出,你出技术!”

话音未落,人已经一阵风似的跑远了。

王全胜看着他的背影,无奈地笑了笑。

人啊,真是到了什么年纪,就得办什么事。

现在的自己,身边都是张海这样忙着结婚的同事。

再过个十年,估计就得跟老魏这帮战友凑在一起,交流孩子的学习成绩了。

再过二十年,愁的又是儿女的婚事。等到了那时候,身边接到的白事请柬,怕是也要比红事的多了。

一辈子,就像一条早已被画好的轨道,大部分人都在按部就班地往前走。

晚上下了工,寒风刺骨,王全胜裹紧了身上的旧棉袄,快步走在回家的路上。

脑子里还在回想着白天的事。

等推开家门,看到屋里那点温暖的灯光和那个熟悉的身影时,心里那点关于人生的深沉感慨,瞬间被暖意融化了。

妻子白兰云正在灯下缝着他的袖口,听到门响,抬起头来,脸上带着温柔的笑。

王全胜的目光落在她身上,心里一动。

不知道是不是最近伙食好了,她原本清瘦的脸颊和身子,似乎都圆润了些。

养出了些肉,气色也比刚来石水沟时红润多了。

真好。

他走过去,从后面轻轻环住妻子的腰,下巴抵在她的肩窝上,鼻尖是她身上淡淡的皂角香。

白兰云身子一僵,随即放松下来,嗔怪地拍了拍他的手。

“干啥呢,一身的土。”

王全胜却没松手,反而抱得更紧了,他心里热乎乎的。

媳妇的身子养好了,是时候该要个孩子了。

王全胜这个年纪,心里头热乎乎的,想的是炕上多双筷子,多添个娃。

而王老汉这个年纪,想的却是给自己和老婆子一人备下一口好棺材。

这事儿,就是命。

王家寨的冬日,太阳懒洋洋地挂着,没丁点热乎气。

王老汉揣着手,蹲在自家院墙根下,吧嗒一口旱烟。

眯着眼,望着山那头水电站工地的方向。

一想到儿子全胜,他那张被岁月刻满沟壑的老脸,就舒展开了。

自家这娃,是真有出息了!

可越是高兴,他心里头那块石头就压得越沉。

老辈人有老辈人的讲究。

人活一辈子,不能到老了还给儿孙添麻烦。

这寿材,就是顶顶要紧的一件。

要是自己走得突然,两手空空,让全胜临时抓瞎,东拼西凑地弄口薄皮棺材,那他到了下边,都没脸见王家的列祖列宗。

这几年,他心里头就没踏实过,夜里翻来覆去,总琢磨着木头的事。

生怕哪天眼睛一闭就再也睁不开了,那才是给全胜添了大乱。

这年头,讲究人家用的是檀木,金丝楠木,那都是给大官大老板准备的。

他们这山沟沟里的庄稼人,最好的念想,就是一口厚实的柏木棺材。

柏木结实,纹理密,埋到土里多少年都不容易朽烂,好用。

早些年,王老汉也在自家后山种过几棵柏树,可山地贫瘠,那几棵树长得歪歪扭扭,瘦得跟长不大的娃儿似的,当柴火都嫌磕碜,更别提做寿材了。

自己的指望不上,那就只能出去买。

烟锅头在鞋底上磕了磕,王老汉站起身,拍了拍屁股上的土,决定再去村里转转。


  (https://www.02ssw.cc/5037_5037058/4387455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