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域外之权
“第四步:这些商户、铁匠、布商等等,他们赚了钱,又要去进货、支付原料、雇佣人手……钱继续流动。”
“第五步:最终,通过各种途径,这些钱的一部分,又会以税收的形式,回流到朝廷手中。”
赵天成画了一个大圈。
“看见了吗?钱,就像水一样,从朝廷这个源头,通过铸币和支出流出来,流入整个社会的协作网络,滋润每一个环节,驱动着粮食、布匹、兵器、劳务等各种实物的生产和流动,最终完成‘养兵’这个目标,然后又通过税收,部分回流到朝廷。朝廷收回这些钱后,可以再次投入流通,或者熔毁重铸。”
“这个循环的关键在于:朝廷必须确保,它发出去的钱,最终能换回它需要的实际资源,比如粮食、布匹、人力等。而这一切能成立的前提是:所有人都认可秦半两的信用,愿意接受它,愿意为了获得它而付出自己的劳务。”
牢房里鸦雀无声。
这个货币流通的模型,将抽象的经济运行具象化地展现在扶苏和章邯面前,冲击力无比巨大。
章邯颤声道:“如此说来……朝廷……朝廷实则是用‘信用’和‘铸币权’,在调动天下资源?若循环顺畅,则国富民强;若循环阻塞,或钱币信用崩塌,则……”
“则天下大乱!”赵天成斩钉截铁,“如果朝廷滥发钱币,比如为了应付巨额开支,疯狂铸钱,但社会实际创造出来的财富,比如粮食、布匹等并没有同步增加,那会发生什么?”
扶苏下意识地回答:“钱多物少……则钱不值钱,物价飞涨?”
“对!这就是‘通货膨胀’!”赵天成点头,“同样一石米,原来卖三十钱,现在因为钱太多,可能涨到三百钱!朝廷发出去的军饷,看起来数额没变,但实际能买到的东西变少了!戍卒要饿肚子!官员俸禄不够养家!百姓积蓄缩水!这意味着朝廷用同样的钱,实际上能调动资源的能力下降了!这是在掠夺所有持有钱币的人的财富!是在自毁信用长城!”
“反之,如果钱币供应不足,比如铜料紧缺,或者朝廷刻意减少铸币,又会如何?钱少物多,则钱更值钱,物价下跌?听起来不错?”
赵天成自问自答,“错!这叫‘通货紧缩’!同样一把剑,原来卖八百钱,现在只值五百钱。工匠赚的钱少了,可能就不愿多生产了。大家更愿意把钱藏起来,因为觉得明天钱会更值钱,能买到更多东西,于是消费和投资减少,经济活动萎缩,协作网络运转放缓,同样会导致经济凋敝!朝廷征税也征不上来实物或钱!”
嬴政在隔壁听得心神震动。
他从未如此清晰地理解钱币数量与物价、与国家调动资源能力之间的关系。
修建骊山陵、阿房宫、长城,征发无数民夫,消耗海量资源,其中有多少是通过变相的通货膨胀来实现的?
他隐隐感到了一种不安。
李斯更是冷汗涔涔。
作为丞相,他接触大量的财政数据,但却从未从这个“货币循环”和“信用”的角度去审视。
赵天成的分析,为他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让他看到了经济治理中远比刑赏、律条更基础、更强大的力量。
维持币值稳定,管理货币供应,其精妙和重要程度,远超他的想象!
蒙毅想的则是军需。
若货币信用崩塌,物价飞涨,朝廷拨付的军费实际购买力大减,军队如何维持?
士卒怨气如何平息?
这直接关系到帝国的安危!
赵天成总结道:“所以,你们现在还觉得,‘钱’仅仅是个方便买卖的东西吗?它还是一件威力无穷的武器,用好了,能润滑协作网,驱动本事增长,高效调动资源,富国强兵;用坏了,就是一把自残的刀,轻则经济凋敝,重则天下大乱,王朝倾覆!”
“你们秦半两的命运,和你们大秦的命运,在这张由无数‘小本事’构成的协作网上,是紧紧绑在一起的!你们现在面临的很多问题,根子可能就在这‘钱’和‘协作网’的关系没理顺上!”
他停下话头,拿起旁边的水碗喝了一大口,留下足够的时间让眼前两人去消化这足以颠覆他们所有认知的、关于货币的底层逻辑。
牢房内外,陷入了一片极度震惊后的死寂。
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知识体系和世界观,艰难地理解和重构着“货币”这个概念。
他们第一次意识到,那小小的、冰冷的秦半两铜钱,其背后所蕴含的力量和逻辑,竟是如此深邃、如此强大、又如此致命。
“最后一一点,也是你们现在可能还感受不深,但未来极为致命的,”
赵天成的声音带着一种预言的沉重,“叫‘域外之权’。”
章邯疑惑:“域外?先生是指匈奴、百越?我大秦与彼等,多为兵戈相见,纵有边市,亦是小宗,钱币如何涉及其权?”
“小宗?眼光放远点!”赵天成毫不客气,“匈奴控弦数十万,占据北方广袤草原。百越之地,丛林瘴疠,物产有异。西域之外,更有城邦小国。大秦再强,也不可能永远靠刀剑与所有人打交道。只要有利可图,边市、走私、甚至官方默许的贸易,就一定会存在!”
扶苏若有所悟:“先生是说,秦半两可能流出国境,用于与异族交易?”
“不错!”赵天成点头,“而且,当秦半两在域外也被广泛接受,甚至成为那些地方交易的主要钱币时,它就拥有了‘域外之权’。这意味着什么?”
赵天成自问自答:“其一,定价之权!大秦的货物出去,卖多少‘秦半两’,域外的货物进来,又值多少‘秦半两’,这中间的差价、兑换的比例,谁说了算?如果秦半两是唯一硬通货,大秦就能影响,甚至掌控贸易的利润分配!其二,影响之权!匈奴贵族手里攒着大把秦半两,他想买什么?是买大秦的粮食铁器盐巴?还是买西域的珠宝、天竺的香料?他的消费习惯,会部分被能提供他所需货物的商人所引导。而大秦商人能提供什么?其三,铸币之利!天下都认秦半两,朝廷每多铸一批足值的钱投入市场,就能从域外换回实实在在的货物!这等于用铜换牛羊、换皮毛、换珍宝!这是无本万利的大买卖!”
章邯听得呼吸急促,作为少府卿,他太明白“铸币之利”的诱惑了:“先生!若真如此,朝廷岂非可坐享其成?何谈致命?”
(https://www.02ssw.cc/5037_5037045/4399214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