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始皇别闹!我就吹个牛你当真了? > 第一百五十四章 分权制衡?

第一百五十四章 分权制衡?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扶苏失声惊呼,猛地站起!这十字如惊雷炸响,一股刚烈不屈、气冲霄汉的英雄气概扑面而来!

他浑身热血沸腾,激动得声音发颤:“人杰!鬼雄!不肯过江东!此……此乃何等的傲骨!何等的决绝!万年之前,竟有如此掷地有声之语!纵使万年,此气长存!”

这气魄深深震撼了他。

隔壁的嬴政,眼中精光爆射!

这两句诗,如金石交鸣!宁死不屈,虽败犹荣!

此等气节,深合他心中对英雄的定义!

李斯、蒙毅亦被这冲天的豪气所慑。

最后,赵天成声音陡然拔高,慷慨激越如金戈交击:“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当“朝天阙”三字如雷霆般落下,扶苏彻底呆立当场!

他只觉一股重整乾坤的壮志在胸中奔涌咆哮!

那冲冠的怒发、长啸的悲愤、饥餐渴饮的决绝、收拾山河的豪迈……这一切,都在这词中沸腾!

他脸色涨红,呼吸急促,仿佛亲身感受到了那冲天的怒火与不屈的斗志!

这已不是文字,这是灵魂的咆哮!

跨越万年的时光,依然能点燃他胸中的热血!

隔壁的嬴政,霍然握紧了拳头!

虽然极力克制,但眼中燃烧的火焰暴露了他内心的共鸣!

这词中的杀意、恨意、壮志、雄心,与他扫灭六合时的心境何其相似!

“饥餐胡虏肉”、“渴饮匈奴血”,此等睚眦必报、誓灭仇雠的狠厉,深得他心!

“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更是帝王功业的终极宣示!

此词之力量,足以令山河变色!

他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万年之前的“文辞”,竟能蕴含如此恐怖的力量!

李斯面无人色,这杀伐之气,透过墙壁都让他心惊胆战!

蒙毅胸膛剧烈起伏,若非身处禁宫,恨不能拔剑起舞!

牢房内外,一片死寂,唯有那惊心动魄的词句余韵在众人心头轰鸣激荡。

扶苏久久无法言语,心神完全被那万年之前的金戈铁马、壮怀激烈所占据,看向赵天成的眼神,充满了前所未有的狂热与敬畏:“先生……此……此等雄文……真乃……真乃出自万年之前凡人之手?学生……学生……”

他已震撼到语无伦次,对那孕育出如此绝唱的“宋朝”,产生了无法言喻的神往。

赵天成看着被彻底“震麻了”的扶苏,嘿嘿一笑:“嘿,这才哪儿到哪儿?那宋朝能立国三百年,除了这些词啊句的,治国理政上也折腾出不少动静。特别是那个叫王安石的,搞了场轰轰烈烈的大变法,那就先从政治上开始说起!”

赵天成挠挠头,“宋朝的官制挺有意思的,总结起来就是‘强干弱枝’,‘分权制衡’,皇帝老儿防人跟防贼似的。”

“强干弱枝?”扶苏不解。

“就是拼命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权力。比如,把地方精锐部队都抽调到京城当禁军,地方上就留点老弱病残维持治安,这叫‘强干弱枝’。”

“分权制衡呢?”扶苏追问。

“就是把宰相的权力也拆得七零八落。宋朝初年设‘中书门下’管行政,‘枢密院’管军事,‘三司’管财政,这三个机构互不统属,都直接对皇帝负责。后来觉得中书门下权力还是大,又设‘参知政事’当副宰相,分散主宰相的权。地方上呢,派‘知州’、‘知府’去管理,但同时又派‘通判’去监督知州知府,通判可以直接向皇帝打小报告。这还不算完,还有御史台专门负责监察百官。”

“总之,就是让官员之间互相盯着,谁也别想一家独大,大权最后都集中在皇帝手里。”

嬴政在隔壁眼神微凝。

这套分权制衡之术,虽显繁琐,却深合帝王驾驭臣下之心。

秦虽集权,但似无如此细致分化的制衡体系。

李斯则默默思索:分权确可防专权,但效率是否低下?政令通达是否受阻?

“那……朝堂风气如何?”扶苏更关心精神层面。

“说到这个,就得提宋朝的‘祖宗家法’了。”赵天成语气带上了一丝调侃。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黄袍加身得的天下,自己心虚,也怕手下武将学他,所以立下规矩要‘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特别优待读书人。其中一条特别有名的,就是‘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

“不杀士大夫?”扶苏失声惊呼,隔壁的嬴政、李斯、蒙毅也瞬间屏息!

这在奉行严刑峻法、动辄连坐腰斩的秦朝君臣听来,简直匪夷所思!不杀?那如何震慑?权威何在?

“没错,基本不杀。”赵天成肯定道,“最多就是贬官、流放。所以宋朝的官员,尤其是那些言官御史,胆子特别大,动不动就敢指着皇帝鼻子骂,批评朝政更是家常便饭。虽然有时候很烦人,但也确实起到了监督作用,皇帝和大臣做事情多少得顾忌点。”

扶苏震惊得无以复加,喃喃道:“言官可直谏君王……不因言获死罪……此……此真乃士人幸事!然则,君王威严何在?政令如何畅行?”

嬴政脸色铁青。

在他心中,皇权至高无上,岂容臣下如此放肆?

不杀?

那置律法于何地?

置君王威严于何地?

简直荒谬!

然而,他心中又有一丝极微弱的念头:若真能广开言路而不惧报复,或可知晓更多下情?此念刚起,便被强大的帝王本能压了下去。

此法断不可行于秦!

李斯内心亦是翻江倒海。

法家重刑赏,以严刑峻法立威。宋朝此法,完全颠覆其认知。他本能地感到危险,却又隐隐觉得这种制度下,或许能减少一些欺上瞒下。

“威严?”赵天成笑了,“宋朝皇帝靠的不是杀人的威严,更多是靠制度、靠官僚体系本身来维持统治。当然,皇帝不爽了,把官员贬到天涯海角吃荔枝,或者像王安石变法时把反对派统统赶出京城,那也是常有的事。不死人,但整人的法子多着呢。不过总体而言,宋朝的士大夫阶层地位很高,活得相对比较有尊严。”


  (https://www.02ssw.cc/5037_5037045/4399211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