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始皇别闹!我就吹个牛你当真了? > 第二百三十七章 此论堪称……石破天惊!

第二百三十七章 此论堪称……石破天惊!


赵天成满足地长叹一声,哗啦从水里站起身,带起一片水花。

他毫不在意地拿起旁边那块粗麻布,胡乱地擦拭着身体,嘴里还在啧啧称赞。

“舒坦!真他娘的舒坦!苏公子,你这事儿办得太地道了!这可比干啃鸡腿强多了!”

他一边套上自己的衣服,一边冲着扶苏咧嘴笑。

“要是能隔几天就来这么一回,嘿,这蹲大牢的日子,也不算太难熬了!”

扶苏也早已从另一只桶中起身,正仔细地整理着自己的深衣,努力维持着那份与牢狱格格不入的仪态。

听到赵天成的话,他动作未停,只是平静地点了点头,语气认真。

“先生既然觉得受用,学生自当尽力安排。此事……学生记下了。”

赵天成哈哈一笑,也没太当真,只觉得这贵公子倒是言出必行。

他重新瘫回那太师椅上,感觉浑身毛孔都透着热气,连日来的阴冷霉气似乎都被驱散了不少,心情也难得地明朗起来,甚至哼起了更加荒腔走板的小调。

扶苏穿戴整齐,看着赵天成那副惫懒模样,没有再多言。

他默默走到牢房角落,那里摆放着几卷空白的竹简。他席地而坐,将竹简在膝上摊开,神情专注,开始一字一句地书写。

他写得极慢,极其认真。

方才热水之中,赵天成那些言论——“边际效益”、“机会成本”,每一个字都需要认真记载。

他竭力回忆着赵天成每一个比喻,每一个拆解,试图将那些看似简单却直指本质的道理,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

“……物之增损,其效非恒。初食一饼,活命之需,效巨;续食之,饱足而已,效减;再三,则成负累。此谓‘边际效益递减’……”

“……筑长城,征夫役,初时民或可忍,然征发愈频,民怨积累愈速,每一新增之役,其激怒民怨之程度,远胜前役。此谓‘边际成本递增’……”

“……抉择之成本,非止眼前耗费,更在于所舍弃之诸般可能中,价值最巨者。譬如铜十斤,铸钱则失犁铧之利,造犁则失钱币之便。择其一路,代价即为另一最优可能之价值。此谓‘机会成本’……”

昏暗的牢房里,只有小刀划过竹简的细微沙沙声,以及赵天成偶尔翻身的响动。

扶苏完全沉浸在了对这些新奇概念的梳理和记录之中,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仿佛在雕刻一件极其珍贵的器皿。

良久,他才放下笔刀,又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遗漏和错讹。

他将这几卷记载着“政治学、经济学”奥秘的竹简小心卷好,贴身收起。

扶苏通过特定的渠道,将这几卷竹简,连同他的一些简要说明,秘密送出了阳狱,直抵咸阳宫深处。

章台宫内,灯火通明,驱散了秋夜的寒意。

秦始皇嬴政屏退了左右,独自坐在御案之后。

他手中紧紧握着那几卷由扶苏秘密送入宫的竹简,目光如炬,逐字逐句地扫过上面的内容。

起初,他的眉头微微蹙起,带着惯常的审慎与怀疑。

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他脸上的神色逐渐发生了变化。

那是一种混杂着惊愕、震动,最终化为一种极度专注和炽热的神情。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竹简上摩挲,仿佛要透过冰冷的竹片,触摸到其中蕴含的惊人力量。

“边际……成本……机会……”

他低声咀嚼着这些陌生的词汇,脑海中却不由自主地将它们代入到无数熟悉的场景之中——骊山陵寝那仿佛永无止境的役夫征发,北疆戍守那逐年递增的粮草消耗,关东诸郡那些叛乱隐患……

以往,他更多的是从“威权”、“震慑”、“必要代价”的角度去思考这些问题。

然而,此刻这把名为“政治学、经济学”的尺子,却为他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精确视角。

他仿佛看到,在帝国庞大的躯体上,无数条代表着“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的曲线正在蜿蜒爬升、交叉、背离。

许多他曾经认为“不得不为”、“利大于弊”的决策,在这把尺子的丈量下,竟显露出愚蠢和危险的本质!

尤其是那“机会成本”的概念,占据他内心深处。

为了修筑阿房,为了追求仙药,所耗费的巨万资源,其真正的代价,竟然是放弃了可能用于整顿吏治、安抚民心、稳固根基的无数“可能性”!

“砰!”嬴政的手掌猛地按在御案上,发出一声闷响。

不是因为愤怒,而是因为内心的震撼过于剧烈。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翻腾的心绪,眼中却闪烁着无法抑制的精光。

他立刻沉声对外吩咐:“速传李斯、蒙恬、蒙毅,即刻入宫觐见!”

夜色已深,丞相李斯、大将军蒙恬、上卿蒙毅三人匆匆奉诏入宫。

他们步入章台宫时,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疑惑与凝重。

如此深夜紧急召见,必有大事发生。

当他们看到嬴政那异常明亮、甚至带着一丝亢奋的眼神,心中的疑惑更甚。

“陛下。”三人躬身行礼。

嬴政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拿起那几卷竹简,递向李斯,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李斯,你先看。重点看其中所述之‘边际效益’、‘边际成本’与‘机会成本’。”

李斯心中凛然,恭敬地接过竹简。

他展开细读,起初神色尚算平静,但很快,他的眉头越皱越紧,呼吸也渐渐变得急促。

作为法家的集大成者,他精于计算利害,善于权衡得失,但竹简上所阐述的这套理论,其角度之刁钻、逻辑之严密、穿透力之强,远远超出了他以往对“利害”二字的理解。

当他读到关于徭役征发的“边际成本递增”分析,以及关于资源使用的“机会成本”论述时,他的手指微微颤抖,额角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这已非简单的治国术,而是一套直指资源调配核心、洞悉人性趋利避害本质的法则!

“陛下!”李斯猛地抬起头,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撼。

“此……此论堪称……石破天惊!若此理成立,则以往诸多朝议决策,皆需重新审视!其视角之毒辣,远超寻常谋略!”


  (https://www.02ssw.cc/5037_5037045/4399202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