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师傅不愿意教
吃完饭,宋志辉就去忙他自己的事了,没再管刘光天。
刘光天独自回到运输队停车场,心里琢磨着得跟队里的师傅们拉近点关系。
于是,他主动凑上前,跟几位正在休息或收拾工具的师傅打招呼。
那些老师傅们大多只是掀掀眼皮,鼻子里“嗯”一声,或者点个头,算是回应了,态度不冷不热,透着一股疏离感。
整体氛围让刘光天感觉有点怪怪的,仿佛自己是个误入别人地盘的外人。
不过刘光天心态调整得还算快。
他仔细一想,也就明白了其中缘由。
别说现在这年头,就算是在他前世那个网络还没那么发达的时代,尤其是在技术行业里,“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观念根深蒂固,技术壁垒森严。
人家老师傅凭手艺吃饭,怎么可能轻易就把看家的本事教给一个初来乍到的毛头小子?
这么一想,他也就释然了,这种情况再正常不过。
可问题是,他现在是运输队正儿八经的学徒工,按厂里的规矩,理应有个老师傅带着才对。
现在这无人问津的状态,确实有点名不正言不顺。
他把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甩出脑袋,不再去纠结。
整个下午,他依旧像个影子一样,跟在刘建勇旁边看着。
刘建勇在哪捣鼓,他就在哪看着,虽然无聊,但也耐着性子。
就这样,时间很快混到了下班点儿。
总结这第一天,无论是工作进度还是人际关系,收效几乎为零。
刘光天心里琢磨着:
不急,慢慢来,总有机会上手的。
反正真论起技术和理论,他根本不需要人教。
真要论技术,队里大部分人可能还不如他呢。
他对自己系统赋予的能力有着充分的自信,所以心态很稳。
下班后,他先去厕所放水,准备完事儿就回家。
刚从厕所出来,就瞥见刘建勇和队里另外两个老师傅在不远处站着说话。
刘光天本想过去打个招呼,却隐约听到他们似乎在谈论自己,他下意识地停住了脚步,侧耳倾听。
只听一个老师傅对刘建勇说:
“我说建勇啊,那新来的小刘,第一天来,我看你晾了人家一整天,话都没跟人说几句。你这啥情况啊?”
旁边另一个师傅接口道:
“嘿,我倒觉得建勇做得没毛病。”
“那小子来了,一没拜师敬茶,二没表示表示,一点规矩都不懂,凭啥让人家带着他?”
“真当技术是大风刮来的?”
第一个开口的老师傅似乎被说服了,点了点头:
“这倒也是……不过我看那小子年纪不大,也就十六七岁吧?”
“估计是没人提点,不懂这些门道。”
这时,刘建勇才开口,语气里带着明显的不情愿和抱怨:
“带不带的问题先放一边。”
“就算他今天规规矩矩拜了师,我还真不一定乐意带呢!”
“您看看那小子,愣头青一个,啥也不懂。”
“队长硬塞给我,我这好不容易才升到四级,带个拖油瓶得多累赘?”
“再说当初我学技术那会儿,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才熬出来?”
“我凭啥轻轻松松就教给他?”
刘建勇说完,旁边两个老师傅互相看了一眼,没再发表意见。
过了一会儿,三人便各自散去了。
躲在角落的刘光天这才彻底明白过来。
合着不是刘建勇性子沉闷,而是人家压根就不想教,甚至嫌弃自己是个累赘!
而且,拜师?敬茶?
这规矩确实没人跟他提过啊!
他虽然自信技术过硬,不需要真学什么,但也清楚在这个年代,厂里当学徒工,有个名正言顺的师傅是多么重要——
这关系到以后出任务、评级、甚至人际关系。
没有一个师傅带着,很多事都会寸步难行。
看来这事儿确实是他疏忽了,刘光天心里暗想:
虽然他不指望真从他刘建勇这儿学到什么,但这拜师的规矩不能乱。
不过就冲他今天这态度,拜在他门下是绝对不可能了。
这事儿还得从长计议,想想办法换个师傅才行。
他把这些纷乱的想法暂时压在心里,慢慢朝着南锣鼓巷走去。
刚走到95号大院门口,就看见弟弟刘光福正坐在门槛上眼巴巴地等着呢。
一见他回来,刘光福立刻蹦了起来,脸上洋溢着兴奋:
“二哥!二哥!你回来了!”
刘光天点点头,刘光福立刻凑上前,压低了声音,兴高采烈地说:
“二哥!你都不知道!今天我运气真是太好了!”
“我去帮你找那个本子,转了好几圈也没找着。”
“但是!我告诉你个天大的好消息——我在那芦苇荡里捡到一条大鱼!足有四斤多重呢!”
“我拿回来怕放臭了,赶紧就给收拾干净了,现在藏在家里呢!”
“二哥,你说这鱼……是交给家里,还是咱哥俩想办法偷偷弄了吃?”
刘光福说这话时,眼神里带着期待和一丝狡黠。
这倒不是他没良心,实在是以前哥俩在家过的什么日子,他们自己最清楚。
有什么好吃的,从来都是先紧着刘海中和大儿子刘光齐,轮到他们兄弟的,能有点汤汤水水就不错了。
所以刘光福捡到鱼的第一反应,就是藏起来,根本没想过要上交。
刘光天对弟弟的做法完全理解,甚至很支持。
但他想了想,说道:
“鱼是好东西,光咱俩偷偷弄了吃,一来没地方做,二来也有点糟践了。”
“嗯……我看这样,咱把鱼拿到雨水家去,柱哥做饭技术一绝。”
他这么决定有几个原因:
第一,傻柱是厨子,手艺好,鱼交给他做,不算糟蹋好东西。
第二,前两天他们刚在傻柱家吃过饭,这拎条鱼过去,也算是有来有往,不显得突兀;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今天光福去找老师,雨水肯定帮了忙,以后光福学习上还得指望雨水多提点。
第四,他自己也有很多事想请教傻柱——比如粮票的事儿,他中午在厂食堂吃饭急需这东西,指望刘海中肯定没戏,看看能不能从傻柱这想想办法。
最后,就是关于厂里拜师学艺的规矩,傻柱在轧钢厂食堂干了这么多年,肯定门儿清。
自己正好可以请教一下,为以后换个靠谱师傅、打好关系做准备。
有个师傅带着,哪怕不学技术,在转正评级时有人帮忙说话,总比孤军奋战强。
(https://www.02ssw.cc/5037_5037041/4399392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