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帝国崛起:西班牙 > 第475章 盟友争夺战

第475章 盟友争夺战


随着1909年过去了一大半,欧洲大陆上的局势也变得越来越焦灼。在明面上,两大军事集团各自最核心的国家,德国和法国的冲突变得越来越激烈。

    虽然这个世界没有摩洛哥危机来挑拨两国的仇恨,但德法之间的仇恨早已经传承了数十年的时间,似乎也不用其他意外事件来挑动。

    另一方面,虽然两次巴尔干战争已经结束,但巴尔干半岛的局势丝毫没有变得平静。

    保加利亚在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中遭到了诸多巴尔干国家的背刺,虽然最终也收获了一部分土地,但最终的收获和保加利亚最初的设想明显是背道而驰的。

    保加利亚对背刺自己的塞尔维亚和希腊自然是相当仇恨的,如果不是塞尔维亚和希腊的突然背叛,保加利亚此时应当已经成为巴尔干半岛最强大的国家,斐迪南一世的沙皇头衔也会变得更加名正言顺。

    是的,在巴尔干战争结束之后保加利亚亲王斐迪南一世还是在战争结束之后宣布改称为沙皇,这也是告诉所有保加利亚人,哪怕战争失败了,保加利亚也绝对不会放弃成为南斯拉夫民族带头者的目标。

    这么做也是在提醒塞尔维亚和希腊,保加利亚仍然会卷土重来。迟早有一天,保加利亚还会通过战争的方式重新夺回这些领土,而塞尔维亚和希腊也将成为保加利亚最大的敌人。

    不管是自称为沙皇还是继续坚持保加利亚的大扩张计划,斐迪南一世的背后都是得到了德国和奥匈帝国支持的。

    正因为有着两大列强的支持,才让打了败仗的保加利亚反而成为信心最足的那一个。

    别看塞尔维亚在战争中的收获是最大的,但因为死死得罪了保加利亚的原因,塞尔维亚的处境实际上已经变成巴尔干国家中最糟糕的,基本上可以算得上是腹背受敌。

    本来应付奥匈帝国就已经相当艰难了,再加上吸引了保加利亚的仇恨,这让塞尔维亚在巴尔干半岛的局势可以说是举步维艰。

    更重要的是,在保加利亚战败之后,原本用来针对保加利亚的反保加利亚同盟,实际上也已经失去了作用。

    反保加利亚同盟已经达成了各自的目的,最主要的三个国家,塞尔维亚、希腊和罗马尼亚,实际上也就只有塞尔维亚还希望反保加利亚同盟继续存在。

    巴尔干半岛明面上那个最强的国家罗马尼亚,并不愿意往死里得罪保加利亚。毕竟罗马尼亚还要应对来自俄国的威胁,俄国想要在巴尔干地区扩张的话,首先就得将罗马尼亚纳入自己的统治范围。

    在高度防备俄国的情况下,罗马尼亚如果再将保加利亚得罪死了,局势相比塞尔维亚也绝对好不了多少。

    也正因为如此,罗马尼亚并没有后续继续针对保加利亚的计划,更不打算让反保加利亚同盟继续存在。

    希腊就更不用多说了。希腊的背后站的是大英帝国,和塞尔维亚背后的俄国实际上是有利益冲突的。

    英国巴不得看到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之间继续起冲突,给塞尔维亚背后的俄国制造更大的麻烦。

    至于希腊,希腊已经收获了大片的国土和人口,自然也没有必要再继续针对保加利亚,毕竟保加利亚的陆军战斗力还是相当强悍的,惹急了保加利亚,希腊还真不一定是保加利亚的对手,哪怕此时的希腊在面积和人口方面都已经超过了保加利亚。

    如果说反保加利亚同盟解散对塞尔维亚来说只是一个坏消息的话,那么保加利亚加入同盟国的消息,对塞尔维亚来说就如同晴天霹雳了。

    虽然保加利亚加不加入同盟国他们都会获得德国好兄弟国的支持,但在军事方面,是不是同盟国成员还是比较重要的。

    保加利亚加入同盟国,一旦和塞尔维亚爆发战争,将极有可能引来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干涉,以盟友的名义强行介入这场战争。

    塞尔维亚连一个奥匈帝国都只能勉强应付,更别提实力更加强大的德国了。只要德国派遣少量军队,再加上奥匈帝国和保加利亚的围攻,塞尔维亚就会在短时间内被直接攻克,除非俄国或者法国也愿意加入这场战争。

    在保加利亚加入同盟国之后,塞尔维亚也联系了自己背后的俄国,希望能够加入法俄同盟组建的协约国,让自己的处境不再那么尴尬。

    对于塞尔维亚申请加入协约国的想法,俄国还是支持的。毕竟塞尔维亚算是巴尔干半岛为数不多站在俄国这边的国家了,要是放任塞尔维亚被奥匈帝国和保加利亚共同瓜分的话,那俄国在巴尔干半岛可就没有任何话语权了。

    至于为此导致的得罪德国和奥匈帝国的问题,两大军事集团都已经面临如此激烈的冲突甚至战争了,还要考虑得罪他们带来的坏处吗?

    面对同盟国不断的扩张,协约国也是需要在欧洲范围内寻找更多的盟友的。

    法国和俄国几乎没有太多的思考,就同意了塞尔维亚加入协约国的要求。

    也正因为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先后分别加入同盟国和协约国的行为,导致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范围内开始了一场大范围的关于争抢盟友的行动。

    同盟国那边最先拉拢的就是奥斯曼帝国。作为德国所制定的后勤补给线的重要一环,奥斯曼帝国素来和德国之间的关系还是比较良好的。

    原因也很简单,奥斯曼帝国在近代史中和俄国的关系极差,甚至爆发了多次俄土战争。

    奥斯曼帝国是不可能倒向法俄那边的,再加上近段时间奥斯曼帝国的改革获得了德国大量的支持,也进一步加深了奥斯曼帝国和德国之间的关系。

    奥斯曼帝国公开加入同盟国的行为在欧洲并没有引起过多的关注,毕竟奥斯曼帝国此时已经不再是那个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超级帝国,而是一个衰败的几乎只保留小亚细亚半岛领土的落后国家。

    奥斯曼帝国甚至在欧洲还有西亚病夫的称谓,对于法国和俄国来说,奥斯曼帝国加入同盟国的行为带来的威胁实在有限,充其量和保加利亚加入同盟国带来的意义相差不大。

    不过奥斯曼帝国毕竟是掌控着君士坦丁堡海峡的国家,如此光明正大的加入同盟国的行为,也代表着他们要坚定的和俄国作对。

    1909年10月12日,黑山作为塞尔维亚的紧密盟友加入了协约国。

    在塞尔维亚向南扩张了大片领土之后,黑山已经实质性地被奥匈帝国、塞尔维亚和阿尔巴尼亚包围。

    面对来势汹汹的奥匈帝国,黑山只能被迫和塞尔维亚合作,共同应对外来敌人的入侵。

    既然塞尔维亚已经加入了协约国,黑山自然也没有其他的选择,总不可能直接倒向奥匈帝国吧,那样的结局大概率会被吞并。

    除了黑山之外,协约国还试图推动罗马尼亚加入法俄协约当中。

    虽然罗马尼亚一直在防备俄国的入侵,但从他们加入反保加利亚同盟获取南多布罗加也能看出,罗马尼亚对领土的扩张还是非常感兴趣的。

    好巧不巧,奥匈帝国控制的匈牙利地区的特兰西瓦尼亚地区,恰好在罗马尼亚的扩张目标当中。

    也正因为如此,法国和俄国向罗马尼亚开出了奥匈帝国的特兰西瓦尼亚地区的条件,希望罗马尼亚能够加入协约国,共同应对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威胁。

    从地图上也能看出,如果罗马尼亚加入协约国,对巴尔干半岛的局势还是很有帮助的。

    罗马尼亚与塞尔维亚相邻,这也代表着俄国和法国的物资可以通过罗马尼亚运往塞尔维亚,帮助塞尔维亚更好地抵抗奥匈帝国的入侵。

    塞尔维亚和罗马尼亚也可以连成一条线,再加上凑数的黑山,形成一道坚固的抵抗奥匈帝国南下的防御阵线,确保这条线以南的巴尔干半岛不会遭到同盟国势力的入侵。

    虽然法国和俄国开出的条件非常诱人,但罗马尼亚并不愿意在这样的时刻光明正大的加入协约国当中,这么做会让罗马尼亚将保加利亚完全得罪死,也会给罗马尼亚招来更多更强大的敌人。

    招揽罗马尼亚不成对法俄协约来说是一个坏消息,但好在罗马尼亚也没有表达出明确的拒绝加入协约国的态度,他们只是不愿意在这样的时刻就站队,而是希望在局势更加明朗的时刻谨慎的选择更强大的一方。

    毕竟罗马尼亚王室也是有德国血统的,罗马尼亚和德国也是有着秘密盟约的。对于罗马尼亚来说,他们还真的能灵活站队,在战争中选择最强大的那一方,确保自己始终是胜利者。

    拉拢罗马尼亚不成,法俄协约又将目光放到了其他国家的身上,比如在地中海非常有威望的西班牙。

    说起来,协约国对西班牙的拉拢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目前也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的。

    西班牙和法国签订了一系列合作条约,加强了双方的经济合作,又弥补了因为北非殖民地竞争而产生的裂隙。

    再加上西班牙过早吞并摩洛哥,导致摩洛哥危机并没有爆发,这也让法国和西班牙的关系还算正常,至少没有恶化的趋势。

    但和罗马尼亚一样,西班牙也并不愿意在此时站队。西班牙王室同样具备意大利血统,再加上自身拥有极其强大的实力,不管加入到哪一方,都能得到某个军事集团的强烈欢迎。

    也正因为如此,卡洛是完全不着急的。卡洛希望世界大战打得更激烈,西班牙在最关键的时候下场,既能避免战争前期的巨大伤亡,也能在战争前期赚取足够的收入,从而应对加入战争后的巨额军费开支。

    虽然西班牙并没有明确的加入法俄协约当中,但法国政府与西班牙签订了一份互不侵犯条约,并且再度减少了双方边境的兵力。

    西班牙和法国承诺加强各自的经济合作,其中也包括法国和西班牙在西地中海的合作等等。

    作为除了英国之外最强大的两个殖民国家,西班牙和法国的本土以及殖民地加起来,占据了接近三分之一的地中海海岸线。

    法国和西班牙在地中海的影响力加起来,可是完全不逊色英国在地中海的影响力。特别是在西地中海,也就是马耳他岛以西的地中海区域,英国在这里的影响力都远远不如。

    目前英国在地中海的势力范围已经龟缩到马耳他岛以东,而且主要靠着苏伊士运河来发挥自己的影响力。

    除了希腊这个站队比较明确的支持者之外,英国在地中海区域还真的没什么态度鲜明的盟友,从这方面也能看出目前欧洲局势与原本历史的差异,一定程度上也是导致两大军事集团竞争更加激烈的原因。

    法俄协约在拉拢西班牙,德奥同盟实际上也在拉拢英国。

    德国也不是没有尝试过拉拢西班牙,但取得的成果是非常有限的。还是那句话,西班牙并不愿意过早的站队,对法国和德国的态度都是比较明确的,那就是中立并且愿意进行经济合作。

    既然拉拢西班牙不成,德国和奥匈帝国自然将目光放在英国的身上。

    虽然英国在与西班牙的战争中失败了,但英国海军在此之后公布了一系列的军舰建造计划,在无畏舰和超级无畏舰的进度都赶上了西班牙。

    目前无法确定英国海军和西班牙海军到底谁更强大,但可以确定的是,等到英国建造更多的军舰出来,英国在无畏舰方面还是能够领先西班牙的,除非西班牙也愿意不惜一切代价投资到海军当中,但这是不现实的。

    英国可以将军费的大部分都投入到海军的建设当中,而西班牙还要照顾到陆军的发展,投入到海军军费的比例最多也只有六成。

    这就导致西班牙建造海军的速度远远不如英国,更何况英国本身的财政也是要比西班牙更加富裕的。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6_5036982/1111066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