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中立国家条约
西班牙强势夺走了智利和阿根廷的军舰订单,英国政府对此却没有任何反应。
卡洛本来还很诧异,但随着皇家安全情报局的汇报,卡洛也清楚英国国内到底发生了什么。
现任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在5月突然患上了感冒,正当所有人以为这只是一场并不严重的小感冒的时候,爱德华七世却突然病重不起,随后在午夜逝世。
卡洛当然知道爱德华七世是在今年去世的,但具体是什么时候,卡洛早已经忘记。
当得知爱德华七世是因为一场普通的感冒引发的肺炎而去世,卡洛也不得不感慨这个时代医疗科技的落后,并且坚定了不惜一切代价发展医疗科技的决心。
后世并不严重的感冒在这个时代就能要命,不管是国王还是普通人,在这样足以致命的疾病面前都是苍白无力的。
值得庆幸的是,卡洛和玛丽王后,以及几个孩子的身体还是比较健康的。目前西班牙王室还没有孩子夭折,这或许也是卡洛作为穿越者带来的福利吧。
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的突然去世,对欧洲局势肯定是有影响的。
虽然爱德华七世的名声并不怎么好,但无可否认的是,他有效地发挥了维多利亚时代的余热,让大英帝国在这段时间仍然位居世界第一强国。
而爱德华七世也将成为英国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的最后一位国王,同样也是第一位国王。
他的儿子乔治五世迫于英国国内的反德情绪而改变了自己的德国姓氏,这也是后世英国温莎王朝的由来。
乔治五世并不是爱德华七世的长子,他还有一个哥哥阿尔伯特王子。值得一提的是,本应继承王位的阿尔伯特王子患上了和他父亲同样的疾病肺炎,并且在十多年前就已经去世,这也是乔治五世最终能够继承王位的原因。
英国王权的衰弱是有各种各样的原因的,其中有一部分原因要归咎到爱德华七世和乔治五世身上。
虽然爱德华七世在英国国内还算受欢迎,但那主要原因是英国国内舆论的宣传外加维多利亚女王的良好形象,让民众爱屋及乌也喜欢这位维多利亚时代的继承者。
可实际上的爱德华七世,与一位形象良好的国王根本扯不上关系,只能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纨绔子弟。
爱德华七世的形象有多么糟糕呢?
作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进入牛津大学的英国王储,爱德华七世并未成功获得牛津大学的学历。
后来他被迫转学到了剑桥大学的圣三一学院,还是无法顺利完成他的学业,这在英国的历史上也算是少见了。
好在学历并不算什么大问题,也完全影响不到爱德华七世的顺利继位。
真正让爱德华七世名声受损的,是他那堪称夸张的,极其混乱的私人关系。
与爱德华七世私通的贵族妇女多不胜数,当时的许多贵族也都知道自己的妻子与王储私通,但很多都不了了之,甚至有的人还觉得自己沾了光。
这也算是欧洲贵族情妇体系下比较混乱的一面,也是平民根本难以想象的。
别看欧洲贵族同样也奉行一夫一妻制,但欧洲贵族之间有几个情妇和情人是非常正常的。
特别是身份地位比较高的国王,王储和公爵们,情人不到两位数那都是比较少的,有的人甚至和上百人保持亲密关系,和数百上千人有染。
这一点目前也就是西班牙有些不一样。虽然卡洛也有情人,但数量都不多,而且保密工作做得很好。
更重要的是,卡洛的情人都是精心挑选的家世清白的年轻女子,根本不会考虑西班牙贵族的妻子。
这么做不仅是为了王室的形象,同样也是为了国王与贵族之间不会产生裂隙。
卡洛也是这么要求自己的儿子们的,在西班牙王室的带头之下,西班牙贵族之间的关系并没有这么混乱,这也算是卡洛比较满意的事情了。
当然,贵族之间比较混乱的关系肯定是无法完全杜绝的。如果因此产生了矛盾,卡洛也是不会有任何偏向的。
这个时代的贵族之间是有决斗这样解决矛盾的最佳方式的,而在西班牙除了决斗之外,也可以选择斗牛来解决贵族之间的矛盾。
对于卡洛来说正好,西班牙的贵族数量实在是太多了些,要是能通过决斗的方式解决掉一些贵族,那也算是好消息了。
这个世界的爱德华七世相较于历史中,他是少了一些成绩的。
历史中的英国早就和法国缔结了同盟条约,法俄协约也早就扩张为了英法俄协约,成为看上去比德奥意同盟更加强大的军事集团。
但这个世界因为西班牙的强势崛起,英国和法国的矛盾并没有缓和,甚至还让西班牙拿到了直布罗陀海峡的控制权。
这也导致英国并没有加入两大军事集团,同时也导致法国协约相较于德奥意同盟来说,综合实力是要差上一些的。
在如此局面之下,英国所面临的挑战是近百年来最大的,困难程度一点也不弱于曾经的反法同盟。
除了两大军事集团对英国霸权造成的威胁之外,新崛起的列强西班牙,也给英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英国引以为傲的皇家舰队被西班牙两次打败,这也让西班牙一跃成为世界第二海军强国,踩着英国进入了超级列强的行列。
这些种种成绩让爱德华七世在英国的名声并不好,民众们对这位行为荒唐并且品行不端的国王是没有任何好感的。
在卡洛得到消息的第二天,英国政府对外公开了国王爱德华七世的死讯,并且公布了爱德华七世的葬礼日期,邀请欧洲各国派出代表参与。
西班牙自然也是接到了英国政府的邀请的。虽然西班牙和英国政府的关系并不好,但该邀请西班牙政府的,肯定还是要邀请的。
虽然卡洛对英国政府也没有太多的好感,但西班牙王室作为欧洲贵族体系的一员,这样的邀请自然也是不会拒绝的。
当然,爱德华七世的葬礼卡洛并不会亲自参与,而是派出了自己的***安·费尔南多王子。
毕竟西班牙王室和英国王室之间没有太过亲近的亲属关系,虽然也能攀上远亲,但这样的关系明显不足以让卡洛亲自前往。
随着英国政府发出邀请,欧洲各国也纷纷同意了英国政府的邀请,包括英国的宿敌法国和俄国也不例外。
值得一提的是,德皇威廉二世不仅同意了英国政府的邀请,还表示将亲自前往伦敦参加爱德华七世的葬礼。
能让德皇威廉二世亲自前往伦敦的原因也很简单,首先,德国皇室与英国王室之间的关系还是比较亲近的。
特别是威廉二世成为德国皇帝之后,与爱德华七世之间就变成了舅舅与外甥的关系。
亲舅舅去世,哪怕威廉二世已经成为皇帝,亲自参与也是非常正常的,正如他曾经亲自参与自己外祖母维多利亚女王的葬礼一样。
另一方面,威廉二世亲自前往伦敦的行为,也有向英国示好的意图。
虽然明面上德奥意同盟国已经压制了法国协约,但只有德国人自己清楚,同盟国内部的问题是很大的。
别看盟友意大利是个列强,但意大利具备作用的就只有海军,意大利陆军更像是花架子,只有人数看起来唬人,实际上没有丝毫作用。
奥匈帝国的陆军倒还算可以,但也就只有常规部队可以,预备役部队的战斗力就已经很差劲了,后续动员的新兵战斗力更是惨不忍睹。
这也导致德国在战争中获得的支援将极其有限,除非能够集中精力率先打垮法国或者俄国,否则德国就得面临法国和俄国的双面夹击了。
德皇威廉二世之所以选择向英国示好,一方面是英国目前的工业和经济十分强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英国的海军能够提供给德国巨大的支持。
一旦同盟国的海军能够压制协约国的海军,德国担忧的后勤补给问题将不复存在,同时还能封锁法国与非洲殖民地之间的联系,让法国本土面临补给不足的问题。
还有就是西班牙不断向法国靠拢的问题。
虽然西班牙并没有表达出明确的和法国结盟的意愿,但在不断向法国靠拢的前提下,未来战争未必没有加入法俄协约的可能。
一旦西班牙加入法国协约,同盟国目前取得的优势将荡然无存。一个西班牙能够发挥的战斗力远超奥匈帝国和意大利,一旦德国面临法俄西三国的围攻,纵使奥匈帝国和意大利超常发挥,德国也将陷入困境,除非有着同等级别列强的帮助。
纵观目前世界局势,同等级别的列强也就只剩下英国一个。换句话来说就是,目前的德国政府已经没得选了,要么拉拢英国加入同盟国,要么就在西班牙没有加入法国协约之前,想办法发起一场闪电战,在敌人没有准备的情况下,优先将法国或者俄国其中的一个击溃。
只要解决了一个敌人,不管是剩下法国还是俄国,西班牙再加入战争的可能性就变得极低。
而且西法同盟和西俄同盟的威胁都不再那么巨大,对于德国来说是完全能够接受的。
对于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向英国王室的示好,法国和俄国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
法国和俄国怕吗?他们当然怕。
要是英国加入了同盟国当中,那同盟国将彻底碾压协约国,而不是目前的略微占据一定的优势。
但怕归怕,法国和俄国倒也没有那么慌乱。
一方面,他们清楚英国不可能如此轻易的就加入同盟国当中。英国人搅屎棍的性格在欧洲那可是大名鼎鼎,他们向来喜欢扶持某个地区两大势力的对抗,并且帮助较弱的那一方。
以英国一直维持的地区平衡政策来看,就算英国选择介入两大军事集团的对抗,选择帮助的也应当是法俄同盟才对。
毕竟此时的德国异常强大,除了德国被公认为世界第一的陆军之外,他们还在大力发展海军,工业和经济也都是远超法俄所拥有的规模的。
另一方面,就算英国加入了同盟国,法俄也是有后手的。
西班牙将成为法俄对抗同盟国的有力保障,相信西班牙也不愿意看到德国在打败法国之后一家独大。
要是法国在这场竞争中失败的话,西班牙可就要直面德国的威胁了。相信西班牙政府也明白这个道理,对于法国来说,英国加入同盟国的最坏局面,应当是英德奥意对抗法俄西,协约国这边也不会差太多。
当然,有应对方案归有应对方案,对于德国正在不断拉拢英国的行为,法国和俄国肯定还是要进行阻止的。
如果能够拉拢英国加入协约国这边,再加上西班牙的帮助,那局势可就大不相同了。
虽然大概率英国和西班牙只能获得其中一个,但如果呢?
这就导致在葬礼开始之前招待各国来宾的欢迎宴会上,能够看到如此有趣的一幕。
英国新任国王乔治五世和英国首相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成为了宴会中最受欢迎的人物,一会儿和德皇威廉二世亲密交谈,另一会儿则和法国总理以及俄国首相彼得·阿尔卡季耶维奇·斯托雷平进行对话。
值得一提的是,在1905年之前,俄国政府和欧洲政府是完全不同的。
俄国是真正意义上的君主独裁制政府,在1905年之前并不设立政府首脑,而是由沙皇亲自担任政府元首,控制着沙皇政府的一切。
虽然首相在1905年之后被设立,但大部分权力仍然由沙皇掌控,这也是俄国相较欧洲各国来说最独特的地方。
此时的俄国首相彼得·阿尔卡季耶维奇·斯托雷平在俄国历史中是相当著名的人物,因为在镇压各种暴动和起义中颇具能力的原因,得到了沙皇尼古拉二世的信任,并且成为沙皇俄国的首相。
虽然他因为对暴动和起义的残酷镇压受到了一些非议,但因为推动了土地改革的原因,也活跃了沙俄帝国的经济,在历史上被誉为沙俄历史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还在一家媒体对俄国民众的调查中,荣获最伟大的俄罗斯人第二名,仅次于13世纪的诺夫哥罗德大公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排名还高于后世红色俄国的诸多人物。
卡洛对于这位俄罗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政治家也是有所耳闻的。甚至卡洛也猜想过,如果这位得到认可的政治家没有过早被刺杀的话,是否俄国能在战争中坚持更长的时间呢?
一旦俄国在战争中能坚持更长的时间,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的格局是否会发生改变呢?
虽然一切都是未知数,但对于卡洛来说,保护彼得·阿尔卡季耶维奇·斯托雷平不被刺杀,好处肯定是多于坏处的。
对于两大军事集团争相拉拢英国的行为,卡洛也是早有预料的。
按照目前的局势来看,一旦英国加入同盟国那边,世界大战将变得一边倒。
除非西班牙愿意不惜一切代价帮助法国,否则法国被打败也是迟早的事。历史上的一战,法国之所以能够打败德国,除了法国耗尽几乎一代人的代价之外,还有就是英国源源不断的物资补给以及派出的远征军,有效减缓了法国军队面临的压力。
先不管英国政府有没有出全力,总之英国政府是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的。同盟国也正是靠着拖延战术,让德国内部因为物资短缺自己出现了问题,才最终结束了这场战争。
如果英国加入德国那边,德国唯一的缺点将被弥补,这也代表着同盟国将变得更加难以应对。
无论如何,卡洛都不希望听到英国加入同盟国的消息,至少在短时间内是这样的。
如何应对同盟国对英国的拉拢,卡洛也是早有打算的。
在爱德华七世葬礼结束之后,跟随胡安·费尔南多王子一同前往伦敦的外交大臣威廉,就会联系英国以及其他没有加入两大军事集团的欧洲国家,共同签署一份中立条约。
这份中立条约的目的也很简单,那就是承诺在两大军事集团竞争中保持中立,避免两大军事集团的对抗波及更大的范围。
如果只有西班牙牵头的话,这份中立条约起到的效果并不大。但如果获得了英国政府的支持,以英国和西班牙两个超级列强加起来的威望,还是有希望吸引一些实力弱小的国家加入这份中立条约的。
当然,卡洛也不指望这份中立条约就能阻止英国或者其他的欧洲国家加入两大军事集团。
卡洛想要拖住的是英国,让英国政府不要这么早就下场,避免欧洲局势发生较大的变动。
至少也要等到西班牙完全装备飞机和坦克部队,再加上超级无畏舰大规模服役到海军之后,再讨论干涉两大军事集团对抗的事情。
到时候西班牙在海陆空方面都具有极大的优势,哪怕面对英德联手,也不至于完全没有反抗的能力。
甚至如果能够击溃英国的海军,再威胁英国的非洲和亚洲殖民地,相信英国会比俄国更快投降,除非他们愿意失去所有殖民地。
实际上,此时的英国首相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也清楚地意识到了,英国已经站到了十字路口,是时候要选择前进的方向了。
可选择的方向并不多,要么继续保持中立,要么就得加入两大军事集团其中一个。
可不管加入其中哪一方,对英国来说似乎都不是那么合适。加入法俄协约符合英国地区平衡政策的追求,但如果法国重新打败了德国,欧洲局势是否会因此而失衡呢?
别忘了在伊比利亚半岛还有一个英国极其讨厌的国家,正是西班牙让英国近几年遭受了无与伦比的动荡,民众甚至因此产生了对政府的怀疑和不满。
要是让法国重新成为欧洲霸主,再加上西班牙这个新的敌人,英国在地中海的局势将变得举步维艰。
帮助德国打败法国看起来同样也是糟糕的选择。德国已经在普法战争中打败过法国一次了,要是再来一次,法国还有抵抗德国的信心吗?
没了法国抵挡德国的扩张,英国就得自己上了,这对英国来说可是个十足的坏消息。
正当阿斯奎斯首相对这些选择感到为难的时候,在爱德华七世葬礼结束后的宴会上,西班牙外交大臣聚集了好几位欧洲非两大军事集团国家的政府高层,并且提出了签订一份中立条约的提议。
西班牙外交大臣威廉提议,用一份中立条约来限制两大军事集团的扩张,避免欧洲遭受大规模的战争影响。
威廉还承诺,加入中立条约的国家应当互相认可对方的中立性,避免过度偏向某一个军事集团。
如果签署中立条约的国家遭到了两大军事集团的入侵,其余中立国家应当进行一定的物资支持,来确保欧洲局势的稳定,保护众多中小国家的利益。
西班牙外交大臣威廉的提议对于许多欧洲中小国家来说,确实是不错的选择。
选择两大军事集团固然能够得到更多的支持,但这也代表着要和其他的列强为敌,风险同样也是巨大的。
虽然有一些国家秉持着高风险高回报的原则,但对于大部分国家来说,他们还是想要比较安稳和平的环境的,毕竟战争只会带来伤痛和损失。
为了确保中立条约的合法性,西班牙外交大臣还邀请英国政府共同加入中立国家行列,并且由英国和西班牙共同保护这些签署中立条约的国家。
这样的秩序维护者的角色,很明显就是用来刷声望的。两大军事集团纵使再强大,也大概率不会失了智一般疯狂进攻其他的中立国家。
毕竟大部分国家都是君主制,大家都是欧洲贵族体系中的一员,还是要讲一些规矩的。
不讲规矩的会遭到大家的排斥,就算能够赢得战争,也未必能有什么好的结果。
对于西班牙所提议的中立国家条约的事情,英国首相阿斯奎斯还是比较心动的。
签署中立条约能够避免波及两大军事集团的对抗,让英国有着更多的时间可以观察两大军事集团对抗的局势,最终选择比较弱的那一方加入。
另外,还能通过中立国家秩序维护者的角色,来为英国政府刷一刷好感。
之前英国在南非地区对布尔人的屠杀,引起了欧洲社会的不满,这也让英国的国际威望及影响力遭受了极大的损失。
面对这样一个提高国际威望和影响力的机会,英国政府自然是不愿意错过的。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英国政府得避免西班牙通过提议这份条约以及后续维护秩序的行为,在欧洲王室和诸多中小国家当中刷太多的好感。
新任英国国王乔治五世虽然辈分和德皇威廉二世是一样的,但他的年龄比较小,再加上刚刚成为英国国王的原因,在欧洲王室中并没有太多的存在感。
反倒是西班牙国王卡洛,虽然出身萨伏依这样的小家族,但作为列强国家的统治者已经太长时间,自身已经积攒了足够的威望。
一旦西班牙的中立国家条约取得成功,吸引了诸多欧洲国家的参与,这可能会让西班牙隐隐成为欧洲诸多君主制国家的领头者,这是英国政府不愿意看到的。
出于这两种原因,英国首相阿斯奎斯同意了西班牙政府的要求,并且在后续和德皇威廉二世以及法国总统、俄国首相的会面中,公开承诺英国即将签署中立国家条约,在未来数年时间内将保持中立,没有任何参与两大军事集团对抗的想法。
出于自己的目的,虽然英国政府同意了签署中立国家条约,但这份中立国家条约中并没有任何关于退出的惩罚,也没有任何关于中立国家突然宣布加入两大军事集团的惩罚。
这也代表着,在未来的某一天,如果英国政府觉得是时候加入两大军事集团的其中一方,他们会没有任何限制的加入两大军事集团。
这是英国政府想要的,也是他们最终签署这份中立条约的原因,因为此时不仅能够躲避选择两大军事集团的烦恼,还能在未来改变自己的选择,算得上是立于不败之地了。
英国政府是这么想的,西班牙政府自然也是这么想的。西班牙政府也没有提议在条约中添加任何关于退出和违背条约的惩罚,这也代表着这样一份中立国家条约是没有任何限制的,只是名义上维护了这些中立国家的权益,实际上是一份随时可以撕毁的废纸。
当然,就目前取得的成果来看,这份中立条约还是有一定的效果的。不少欧洲小国选择签署这份条约,他们并不愿意被两大军事集团的对抗波及,特别是自身地理位置就位于两大军事集团内部的国家。
七千字大章,求支持!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6_5036982/1111066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