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帝国崛起:西班牙 > 第480章 劳工协议

第480章 劳工协议


对于俄国国内出现的军用物资短缺的问题,卡洛当然是清楚的。甚至不只是军用物资短缺,俄国国内还出现了粮食短缺的问题。

    随着两大军事集团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关于欧洲资源的抢夺,也成了德法等欧洲列强关注的问题。

    俄国坐拥东欧大平原和乌克兰的黑土地,粮食产量是不少的。但问题是,俄国国内的人口同样也是欧洲最多的,这也极大程度增加了俄国内部的粮食消耗。

    在收成比较不错的年份,俄国还是能进行粮食出口的,并且农业收入也是俄国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但一旦发生天灾人祸,俄国不仅不再是粮食出口国家,反而还变成了主要的粮食进口国。

    相较于其他欧洲国家来说,俄国的粮食亩产量也是比较低的。一方面是因为俄国大部分地区比较寒冷,并不适合粮食的种植。

    另一方面则是俄国农民很少使用化肥,原因也很简单,他们根本买不起化肥。

    俄国自身的化工业有限,市场中大部分化肥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原本的价格加上关税,化肥的价格自然低不到哪去。

    俄国农民本来就是靠天吃饭的,虽然化肥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粮食亩产量,但那也得是上帝保佑,不发生天灾人祸的情况下。

    一旦发生意外,不仅粮食收不上来,购买的化肥也全部亏本,这对许多俄国农民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本身一年的收入就有限,他们自然无法负担化肥这种额外成本。

    毕竟此时的化肥并不是后世那种比较成熟的肥料,取得的效果还是有限的,而且因为产量比较低的原因,价格会更高。

    卡洛很清楚,如果不想办法帮助现在的俄国,俄国未来的命运必定会和历史上一样,因世界大战的失败而爆发革命,最终不仅罗曼诺夫家族被推翻,还被迫退出了世界大战。

    一旦俄国退出世界大战,欧洲的局势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卡洛不希望俄国过早的退出战争,至少也得坚持到战争的大后期才行。

    如何帮助俄国也很简单,其实就是一些物资方面的支持,比如俄国现在稀缺的武器装备和粮食等。

    当然,就算是要帮助俄国,肯定也不是免费给俄国政府的。

    俄国目前啥都缺,但就是不缺人口。另外俄国国内的矿产资源和能源还是比较丰富的,这些也能作为抵押支付给西班牙,来购买西班牙的武器装备和粮食等物资。

    虽然西班牙签订了中立国家条约,但该有的正常贸易还是可以继续的,毕竟西班牙也没有排斥和同盟国的贸易。

    西班牙可以卖给俄国武器装备和粮食,当然也可以卖给德国武器装备和粮食。只不过德国的工业生产能力是完全足够的,他们本身也是粮食生产大国,自然不需要这些物资。

    意大利和奥匈帝国更不用多说,意大利南部地区虽然工业落后,但粮食产量还是相当不错的。

    奥匈帝国则有着匈牙利大平原,不仅不缺粮食,反而还是欧洲主要的粮食出口国之一。

    1911年6月12日,西班牙政府和俄国政府正式签订了劳工协议,约定用劳工作为主体,附带一些矿产资源和能源物资作为抵押,来购买同等价值的西班牙的武器装备和粮食物资以及一些工业产品。

    这些劳工对俄国来说并没有太大的用处,甚至其中部分人对现在的俄国政府还相当不满,留着也只会是祸害。

    当然对于西班牙来说,这些来自俄国的便宜劳动力,发挥的价值其实比普通的西班牙人还要大。

    西班牙国内是需要大量的劳工的,除了日常工业和基础建设所需的劳工之外,西班牙本土还需要建造大量的水利设施来对抗干旱,这些水利设施的修建同样也需要大量的人力。

    这可不是后世那个机械发达的年代,现在修建基础设施和水利设施,靠的基本上都是人力。

    虽然西班牙本土也能提供足够的劳动力,但用西班牙人来充当劳工,对西班牙政府来说并不是明智的选择。

    首先,西班牙的人均年收入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达到了欧洲中上等的水平。

    西班牙的人均年收入已经超过了500比塞塔,大部分工人的收入更是已经超过600比塞塔。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动用数万甚至数十万劳工,光是需要支付的人工成本,就已经是一笔巨大的财政负担了。

    反倒是这些从俄国运输过来的劳工,按俄国本土的人均年收入来算,需要支付给这些俄国劳工的薪水很少,比西班牙本土的人均年收入低得多。

    另外更重要的是,让这些俄国劳工去填充那些伤亡率较高的岗位,西班牙政府也完全不会心疼。

    只要不闹出大规模死亡的事件,哪怕死上一部分俄国劳工,也不会对西班牙的声誉以及与俄国的关系造成影响。

    对于这些俄国劳工的去向和作用,俄国政府也基本上是心知肚明的。这笔贸易和实质上的人口买卖是差不多的,虽然没有明说,但欧洲国家也都有相应的默契。

    6月28日,随着第一批物资抵达俄国港口,俄国和西班牙的劳工合作也正式开始。

    7月2日,俄国的第一批10万名劳工也顺利抵达西班牙的港口。

    西班牙对这些远道而来的俄国劳工表达了热烈欢迎,甚至还在俄国劳工抵达港口的当天,免费向这些俄国劳工发放了丰富的食物和安家费。

    这样的举措确实安抚了俄国劳工略有些担忧的心情,让他们变得平静下来,至少不是那么排斥在西班牙的生活了。

    而在第二天,西班牙就开始了对这些俄国劳工的分类。

    早在西班牙政府和俄国政府签订劳工协议的时候,西班牙政府就特意要求过,希望俄国政府对这些劳工进行分类,以不同的民族和地区进行分类,方便西班牙政府进行更进一步的细分。

    为了让俄国政府更有动力去分类这些劳工,西班牙还承诺,只要对这些劳工进行大概的分类,每个劳工可抵的价值可以增加一成。

    这对俄国政府来说就是最好的动力,俄国政府也确实对这些劳工进行了简单的分类,方便西班牙政府对这些劳工进行进一步的分配。

    首先第一点,来自同一个城市或者地区的俄国劳工,是不会被分配到相同的工作地区的。

    这么做也是为了防止他们扎堆抱团,以在异国他乡抱团取暖的方式,形成一股足以对抗西班牙政府的力量。

    将这些俄国劳工全部打散重组,能够最大概率地减少这些俄国劳工闹事的几率。当然,西班牙也是不怎么惧怕这些俄国劳工闹事的。

    毕竟这些劳工拆散之后,每个地区工作的俄国劳工数量最多也只有几千人而已,这几千人又能闹出什么动静呢?

    西班牙对于这些劳工是有一定的防备的,在他们工作地区的附近,会驻扎一支人数上千人的军队。

    一旦这些俄国劳工发生暴动,西班牙军队将以极快的速度镇压,并且确保消息不会被泄露。

    哪怕死几千上万名俄国劳工也不是什么大事,毕竟这年头搞基础建设和水利设施,死人简直是太正常不过的了。

    随着这10万名俄国劳工投入到西班牙本土的水利设施建设当中,西班牙本土的水利设施建设也变得顺利了许多。

    目前的西班牙虽然成功吞并了摩洛哥和葡萄牙,让自己的本土面积超过了百万平方公里,但这并不代表西班牙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先看组成如今西班牙本土的三个部分,西班牙,摩洛哥和葡萄牙各自的问题。

    西班牙的本土面积超过50万平方公里,放眼整个欧洲已经算得上是领土大国了。但问题是,这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当中,绝大多数都是山地和高原,其中梅塞塔高原的面积高达60%以上,这也造成了西班牙中部和南部极度干旱的问题。

    西班牙的平原只有总面积的11%,人口和农业主要集中在四周的沿海区域,内陆基本上都是人烟稀少的地带,除了环境稍好的马德里。

    摩洛哥和西班牙的问题一样,平原主要集中在西北部沿海,中部和南部要么是高山,要么是沙漠。

    葡萄牙的问题要稍小一些,还是拥有面积较大的平原的。但葡萄牙的平原被山地分割成几部分,并没有形成极大范围的大平原,这也限制了葡萄牙的农业发展。

    综上所述能够看出,西班牙目前所占据的上百万平方公里的本土,真正具备价值的也就是那不到20万平方公里的平原区域。

    剩余的超过80万平方公里的山地、沙漠和丘陵地带并不是那么适合发展农业。特别是西班牙内陆数十万平方公里的高原地区,本身就不适合农业的发展,再加上极度干旱的原因,形成了一大片几乎没有人烟的无人区。

    目前在西班牙本土大范围修建的水利设施,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西班牙本土的干旱问题。

    想要完全解决本土的干旱,靠目前的科技是无法做到的,甚至后世都无法做到。

    不过好消息是,哪怕靠着只有20万平方公里的平原地区,西班牙也能养活大几千万甚至上亿人的人口。

    再加上不断修建的水利设施,靠着目前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勉强养活个1.5亿人是完全不成问题的。

    国内大量的山地和高原在经济发展的角度是一种限制,但在军事方面,大量的山地和高原让西班牙本土变得坚不可摧。

    毫不夸张的说,哪怕德国打败了法国,也不可能通过入侵西班牙的方式打败西班牙。

    西班牙本土的每一座高山都是一个大型堡垒,德国想要一点一点拔除这些堡垒,除非耗费巨大的人力代价。

    这也是为什么山地国家防守能力较强,能够在战争中拖延更长时间的原因。比较明显的例子就是阿富汗,帝国坟场可不是浪得虚名的,靠的就是绵延无尽的山脉形成的天然堡垒。

    西班牙和俄国的劳工协议进行的相当顺利,德奥意同盟国甚至都没有任何反对的声音。

    毕竟西班牙的行为也不算违背中立国家条约,西班牙政府既没有拒绝和同盟国的合作,也没有支持任何一个处于战争状态的国家。

    中立国家并不代表着就要完全杜绝和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了,只是暂时终止和交战国家的贸易而已。

    既然目前的欧洲大陆没有爆发任何战争,那西班牙自然有和任何国家做生意的权力,这也是德国没有任何反对意见的原因。

    在之后的8月、9月和10月,西班牙也都分别接收了一批俄国劳工,使西班牙国内的俄国劳工数量一下子超过了50万人。

    虽然国内在源源不断地涌入俄国劳工,但西班牙民众对此也没有什么意见。毕竟这些俄国劳工不会抢他们的工作,俄国劳工的工作都是大部分西班牙人看不上的,他们甚至巴不得希望这些俄国劳工干的越多越好,毕竟只有水利设施修建的越多,西班牙内陆地区的干旱问题才能更好地缓解。

    作为回报,西班牙也向俄国运送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和粮食物资,还包括一系列工业产品,有效缓解了俄国国内武器不足和粮食短缺的问题。

    西班牙本土的工业和经济也因为大量物资出口到俄国的原因,得到了有效的刺激和增长。

    特别是西班牙的军工产业,此时已经进入两班倒的全面生产状态,军工厂的生产速度已经达到极限,每分钟都有大量的武器装备组装完成,进入军工厂的仓库。

    截至目前为止,西班牙为了即将到来的欧洲大战,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武器装备的囤积。

    光是步枪就已经囤积了150万支,另外还有1250挺机枪,1500门各口径的火炮以及3.4亿发子弹、上百万枚炮弹。

    卡洛的最终目标是囤积超过200万支步枪和5亿发子弹,并且将机枪和火炮的数量也提高到3000挺/门以上。

    只有囤积足够的武器装备,在未来战争爆发的时候,西班牙才能通过军火贸易赚到足够的收入。

    现在出售武器赚的是钱,将来出售武器不仅能够赚到更多的钱,还能获得欧洲各国的黄金储备,矿石和其他战略物资等更加重要的东西。

    黄金储备的重要性自然不用多说,不仅能够决定货币的坚挺程度,同样也能用来发行大量的货币,增加政府手中可动用的财政预算。

    目前全世界比较受欢迎的货币一共有四种,分别是价值最高的英镑、使用人数最多的法郎、使用国家最多的比塞塔和使用的列强数量最多的马克。

    法郎靠的是法国曾经的辉煌外加大量发放高利贷取得的成就。在20世纪之前,欧洲各国的通用语言是法语,原因正是法国曾经的强大。

    法郎和法语一样,都是靠着法国曾经的辉煌受到了欧洲诸多小国家的欢迎。再加上法国也拥有大片的殖民地,无形之中也提高了法郎的受欢迎程度。

    英国作为目前实质性的世界霸主,英语和英镑的地位已经在逐渐替代法语和法郎。再加上英镑的价值是欧洲所有货币中最高的,这也让英镑成为最受欢迎的货币之一。

    西班牙虽然也有辉煌的过去,但这段过去的历史太过久远,无法对西班牙的比塞塔有任何加成。

    好在西班牙目前拥有大片的殖民地,再加上曾经属于西班牙殖民地的南美洲国家的支持,让比塞塔也成为受欢迎的货币之一。

    最为不同的就是德国的马克了。德国马克成为最受欢迎货币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德国的两个盟友奥匈帝国和意大利都依赖德国的支持。

    他们需要从德国进口大量的工业产品和武器装备,同盟国之间的贸易结算肯定是要使用最强大的国家德国的官方货币马克。

    正因为有了同盟国的支持,才让德国马克成为最受欢迎的货币之一,有了比肩英镑、法郎和比塞塔的能力。

    在西班牙和俄国的劳工协议合作当中,货币的结算都是采用比塞塔为基准进行的。

    再加上西班牙和欧洲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比塞塔在欧洲各国之间也有流通,而且受到了许多欧洲民众的欢迎。

    除了这四大较受欢迎的世界性货币之外,其他欧洲列强的货币,不管是奥匈帝国的克朗还是意大利的里拉,甚至是美国的美元,在此时都是没什么公信力的。

    在他们本国的土地上使用不会有任何的问题,但到了其他的国家,这些货币的实际价值就要大打折扣了。

    特别是美国的美元,在欧洲的价值是所有列强国家货币价值中最低的。原因也很简单,美国毕竟离得太远,无法提供其他欧洲国家能够提供的货币公信力。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6_5036982/1111066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