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重生的我,能掐会算,还学习好 > 193.第193章 ,参观“嫁妆”

193.第193章 ,参观“嫁妆”


第193章  ,参观“嫁妆”

    关于博明石化,姜浩是很了解的,他阅览过博明石化大部分的资料文件。

    但是在纸上看到它是一回事,切身处地的亲眼看到他完全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走在这规模庞大的炼化基地里,看着一个个高大的石化设备,姜浩真的觉得很震撼、一种重工业之美的震撼,它是在真八经的改变世界、生产产品的。

    “真不错啊!”

    戴着安全头盔的姜浩仰望着一个高大的设备,不由地感叹了一句。

    但是同时姜浩心里也在幼稚地偷乐:“这就是娶富婆的快乐啊!老丈人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宋婉,这未来都是宋婉的嫁妆啊!都是我的啊!”

    “早知如此,我还那么努力干嘛!”

    站在姜浩身边的是发改委的一个领导,面对姜浩的感叹,他笑着开口道:

    “这博明石化炼化基地的升级成功,同时也带动了全国石化装备产业的发展,现在我们华夏的石化装备制造产业已经走在世界最前列了。”

    “尤其是博明石化的成功,让两桶油,以及其他的炼化工企业看到了希望,大家都在转型升级,更是为我国的石化装备制造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姜浩点点头,开口道:“所以还是要抓住重点,抓住行业内龙头企业的发展!”

    “这个园区排放问题怎样?”姜浩转身,对身后一位陪同的博明石化的高管问了一句。

    面对姜浩的询问,博明石化的高管很骄傲地开口道:“从开车运行以来,我们整个园区一直保持着污染物零排放!”

    姜浩点点头,这一点是姜浩很看重的,现在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都很关注环保,这么大的石化园区能保持零排放,还是值得骄傲的时候。

    “姜总,江总和整个资本代表团来了,在青鸟市。”这时,姜浩商业秘书马欣彤贴在姜浩耳边悄悄地说了一句。

    “关于‘整合计划’的。”马欣彤补充了一句。

    姜浩点点头表示知道了,然后像是什么都没发生一样,继续着在博明石化的视察。

    在整个炼化基地转了一圈后,姜浩和沙延安、高育红一起来到了“博明石化研究院”。

    这里也是姜浩此行的重点。

    虽然这是姜浩第一次来博明石化,但是他在博明石化还是有很大影响力的,当博明石化完成一体化炼化升级,姜浩就跟宋婉说要注重自己研究院的建设,博明石化就建设了自己的研究院。

    后来宋婉用自己拼多多的股权,从拼多多置换了“拼多多基础科学国际研究院”,这个研究院里的大部分研究员进入了“姜宋科技研究院”,但也有一分部研究员都被分流来了“博明石化研究院”。

    在此基础上,博明石化研究院建立起来了,而且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现在的博明石化研究院已经是国家重点新材料研究院了,它已经开始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了,是整个博明石化的骄傲和未来。

    姜浩此行的目的,就是该研究院的“新型光刻胶”项目。

    博明石化的“光刻胶”生产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了,而且自从博明石化收购住友化学后,博明石化的光刻胶产品已经跟东京应化、大漂亮国杜邦、和JSR,“四分”光刻胶市场了。

    而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就意味着前路要靠自己探索了,“姜宋电子”又要开始走新的“光刻”路线、发展新的芯片技术,所以博明石化的“光刻胶”也面临着新方向的问题。

    光刻胶又称光致抗蚀剂,是一种对光敏感的胶状物质,是微细加工技术的关键性材料,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印制电路板、平板显示、半导体器件等领域。

    光刻胶的性能决定了加工成品的精密程度和良品率,博明石化的光刻胶的性能一直是很不错,但现在,“姜宋电子”的芯片光刻要走新路线了,这也就意味着需要一种新的“光刻胶”。

    现在“姜宋电子”的芯片产能很低,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光刻胶制约。

    其他的光刻胶生产厂家是不会为了“姜宋电子”研发一种新的光刻胶的,因为“姜宋电子”是想要推翻原有的半导体产业,也就是说要推翻它们这些“光刻胶”生产企业。

    他们封杀“姜宋电子”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去帮助他们研发一种新的“光刻胶”。

    所以,博明石化研究院是姜浩唯一的希望。

    这也是此刻姜浩和整个“姜宋电子”面临的问题。

    不像是一种新的计算机语言,那是虚拟的,人脑就能创作。

    当他们想要走一条新的芯片光刻技术路线,这就意味着他们面临的是全产业链问题。

    现在,国内的私企除了华威,在赌上了一切帮助、配合“姜宋电子”之外,剩下的企业都是在看热闹。

    他们甚至期待着“姜宋电子”会垮掉,而且一起拖累华威垮掉。

    这样他们的“组装”产业才能继续发展,不然的话,国内自己能生产了自己的高科技产品了,他们这些“买办”的组装厂还有什么优势?

    “姜教授,您好!”

    “姜教授!”

    姜浩的头衔称呼很多,但是当走进博明石化的研究院,一群研究员还是很恭敬、很亲切地称呼他的学术头衔。

    面对众人的热情,姜浩笑着点点头。

    研究院的院长给姜浩一行人介绍了研究院的一些出彩成果后,沙延安为代表的一些政务人员开始了其他的活动,而姜浩留在研究院观看了“光刻胶”的实验室制备过程。

    姜浩一直是做理论研究的,很少接触这样的大型、先进实验室,更没有自己正式的做过实验,看着实验室里一个个穿着白大褂的科研人员,姜浩总觉得这些人才是正正的科学家。

    看着手里的光刻胶成品,姜浩笑着对实验室的众人开口道:“我虽然不懂光刻胶的生产,但是看到你们丰厚的技术积累,我也看到了希望!”

    跟大家简单的寒暄之后,姜浩私下会见了博明石化研究院的院长饶运和“光刻胶”项目的主持人严学裘。

    姜浩是记得这两个人,因为他俩是秘密参加过“JHSX特训班”的学员,但是具体是哪一期的特训班,姜浩也记不得了。

    私下里近距离的坐在姜浩面前,饶运和严学裘两人还是很激动的。

    他们是“JHSX特训班”的学员,那种新的数学逻辑让他们获得了全新的思路,当以这种新的思路来处理自己的专业问题后,他们进步飞快,也因此,博明石化研究院才会走的这么快。

    而现在,他们已经走到世界前头了,现在他们要根据这种新的数学,拉开一个新时代了。

    所以,当见到姜浩后,他们真的是很激动、很热情的,夸张点来说,他们像是忠诚的信徒见到了“上帝”一样。

    面对其他人对自己的热切,姜浩总觉得很平淡。

    但是面对这些了解过自己的数学的学者那些发自内心的热切,姜浩总有一些受宠若惊的不好意思。

    简单寒暄后,姜浩对两人开口道:

    “关于新型光刻胶的路线和方向我无法给你们提供太多帮助,我能做的就是尽可能为你们提供数学分析,专业的东西我无能为力。”

    “所以我希望你们能给这里带来新的方向。”

    “这个项目成功,你们可能就拉开了新的化学大门!”

    姜浩很感谢曾经的“JHXS特训班”,没有这些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员,姜浩会寸步难行,那就只是一个活在自己世界里的“神经病”。

    “嗯嗯!老师,我们不会辜负您的期望的。”两人热血澎湃的点点头,而他们虽然年龄比姜浩大很多,但是他们还是恭敬的、而又自豪的称呼姜浩“老师”。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6_5036831/1111095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